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王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⒈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⒉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初步体悟诗句的美妙。
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会用适当的方式理解古诗文。
教学过程:
一、品味诗句之妙
1.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初唐四杰之首”的诗人——王勃,这一节我们就深入了解他(齐读课题)《少年王勃》,王勃给我们留下了著名的诗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⒉学习第三段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自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这两句话的意思。
①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指读指导:天连着水,水连着天,这样的水面一定怎样?宽阔,读出辽阔的感觉。
指导:“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能够更缓更轻吗?
②配乐朗读这段话。
你读得真美,你就像在朗诵一首诗啊,这段文字就像一首诗。
出示: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范读;指名读。
读出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们来合作朗诵吧。
③看图试着背诵。
好一派迷人的秋景啊!能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把这段话背出来吗?自己先试试。
指名背。
⒊诗句、课文对照
灿烂的云霞、孤单的野鸭、一望无际的天空、浩淼无边的江水,这迷人的秋景在王勃笔下汇成一句诗:“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从上面的这段话中你能理解王勃写的诗句吗?你理解了什么词?请你再读读这句诗。
(你读出了诗的节奏)
读着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把课文中的描写顺序变一变)(把自己设想成王勃,加上适当的内容)这样的景色让你觉得怎样?(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这句诗)诗句描写的景色真美,一千多年来人们特别欣赏它。
你能感受王勃哪里写得好?特别是和课文中的描写比起来你又觉得有哪儿写得特别妙的?(读出你的理解)
这句诗写得真是太妙了!不同的人读到这14个字就像同学们一样有着许多感悟,同学们可以查找资料,也可以留着以后慢慢品味,不管怎样,这样的诗句都会让大家感叹王勃是个——?(板书:奇才)
二、领会“奇才”之“奇”
过渡:从课文的哪里可以读出王勃是个奇才呢?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浏览课文。
⒈都督拍案叫绝
(出示)“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1)真是奇才
这里两个奇才?不觉得重复啰嗦吗?这说明什么?请你读出强调的意思。
这里有两个感叹号,请读出由衷的赞叹之情!
一起读!
(2)“拍案叫绝”
读人物的话可不能忽视了前面的提示语,都督赞叹王勃是奇才时有什么动作?出示:拍案叫绝
①理解字:案是桌子、茶几。
绝:选择恰当的意思(1)断绝(2)完全没有了(3)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得上。
拍着桌子大声说——
②用你觉得合适的方式读“拍案叫绝”。
(指名,声调表情动作)(齐读)
光读这个词不过瘾,咱们也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3)忍不住
你有过忍不住的时候吗?不是假装的、怎么都控制不住、本能的反应
可以设想阎都督听到如此绝妙的诗句心情怎样?激动、兴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指名读全句,其它同学虽然没能站起来读出声,但是可以通过你的表情、你的动作来把这句话表现出来。
女生读逗号之前的前半句,男生读逗号之后的后半句。
(板书:!)
⒉写作过程
是啊,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么精炼、这么精彩的诗句,怎么不令人赞叹呢?让我们再来回味王勃写作的过程吧!默读课文2—4小节,用“——”划出有关词句。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
①(划线: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胸有成竹”看出王勃怎么样?谁来读一读?王勃怎样做到胸有成竹的?(这对我们写作也很有启发)“文思如泉”他才高八斗,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流出。
“笔走如飞”正因为他文思如泉,所以写起来很快。
②谁能读出王勃这种奇特的才能?
指导读句子:“让我来试试吧!”这句话除了体现了王勃有把握、有信心之外,你还读懂了什么?王勃虽然年少,却不自高自大,很有修养。
指读整个句子。
③随着课文的描述,奇才王勃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次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齐读)
⒊其他客人
王勃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而都督邀请的其他客人听说要写一篇庆贺文章时,是怎么表现的?
出示:重阳节那天,前来参加宴会的人很多。
都督要求客人写一篇庆贺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指读。
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为什么?写不出来啊!你想到什么词语描写这副情景?(面面相觑、汗流浃背……)指名读句子。
②有人悄悄说这些客人真是差劲,我请同学读这个句子(出示)当都督听说王勃很有才气,就邀请他来参加,可见这些客人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有才气的)可以看出什么?(即兴写文章有难度)是啊,虽然都能舞文弄墨可这一时半刻哪里会想出什么佳词妙句啊?所以,这些人——请你再读这段话。
而王勃呢?指名读。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
③这临时的庆贺文章难倒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王勃却一气呵成写完了。
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我们男女生分别读这两段话。
(男女)在座的客人不敢答应,正说明王勃才气过人。
(女男)
⒋背诵
于是—(出示,引读)“当那位都督……“奇才,真是奇才!”
①现在你说出王勃写作的情景吗?试试看。
出示:王勃,突然,地说:“!” 他,,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这句时,竟:“!!”
②指名背。
⒌说话
在座的其他客人读到王勃写的这句诗时会怎样反应?如果你也参加就是其中的一位客人,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写下来,交流。
(板书:真是奇才!)
⒍当时的人们赞美他,今天我们读着《滕王阁序》依然在赞叹。
齐读第5段。
三、积累诗句,升敬佩之情
⒈少年王勃的才华让所有人惊叹,所有人佩服,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来齐诵这千古名句(出示诗句)。
这句话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中精彩的一句。
⒉王勃还写了不少精彩的诗句。
(1)特别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广为传诵。
(出示)齐读。
①这句话什么意思?指读。
②这句诗可以用在什么时候?点击出示句意,指名读。
③当你们与朋友分别时,就可以用上这句诗(齐读)表达真挚的友情。
(2)在他写的《秋日别薛升华》这首送别诗中的“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也是一句别致的诗句。
(3)还有《滕王阁》这首诗中的句子(出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也广为传唱,这句中的“空”字还有一段故事呢!
这千古流芳的诗句是文坛奇才王勃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大声地读课题——少年王勃!
四、课外延伸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文学奇才。
比如:神童骆宾王等,课后可以读读他们的故事,相信你会得到很多启示。
古诗的魅力无穷,不仅在于古诗本身所描绘的诗情画意,还有背后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我们这篇课文就是写了王勃写作《滕王阁序》的故事,其实课文中写阎都督“竟拍案叫绝”的“竟”这一个字还有一段精彩的细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读。
背一背古诗句,再读一读这些古诗的故事,一定能给你的古诗词积累增添更多趣味!出示:课后作业:⒈读一读文学奇才的故事。
⒉背一背古诗句,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
板书:
少年王勃
奇才!真是奇才!
平顶山市叶县龚店乡中心小学刘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