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2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乐音的三要素是、和,其中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2.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3.如图所示人的外耳廓相当于一个声波收集器 , 声波进入耳道后引起鼓
膜 , 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三块听小骨组成的精巧杠杆系统传到耳蜗
中,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将振动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听觉区,于是产生了听觉。
4. 蜜蜂飞出去采蜜时 , 双翅每秒振动 440次 , 采蜜后双翅每秒振动 300
次。
养蜂人是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 来判断蜜蜂是去采蜜 ,
还是采了蜜回巢。
5.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
塑料球弹起。
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中激起向周围传播
的,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
7. 摩托车的排气管末端装有一个粗肚细颈的器,它能减弱发动机产
生的。
8.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
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11.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 B.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C.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13.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
是()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
1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16.科学家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眼睛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17.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18.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三、实验题(共18分)
19.(6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编号
A 钢20 0.3
B 钢20 0.7
C 尼龙丝30 0.5
D 铜40 0.5
E 尼龙丝40 0.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会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20分)
20.(6分)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
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
21.(4分)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举出两例即可)
22.表中记录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铅(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请对上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两个关于声音传播规律的信息:
(1);
(2) .
23.看图说理:
(1)观察甲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2)观察乙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乙
甲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2
参考答案
一、
1、音调、响度、音色、音调
2、7;1
3、震动
4、音调
5、响度;音调;双耳
6、空气;声波
7、消声;噪声
8、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二、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 B 16、C 17、C 18、D
三、19、(1)D,E (2)C,A,B,D
四、20、1020m
21、植树,种草;设置隔音板(墙);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
22、固体、液体和空气都可以传声;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慢,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得快
23、(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2)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