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汉阳区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汉阳区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告诫阴霾(mái)蕴藏(yùn)眼花缭乱
B.崛起洗濯(zhuó)桎梏(gù)魂牵梦萦
C.决别蓦地(mù)憧憬(chōng)一如即往
D.睿智翱翔(áo)馨香(xīn)恍然大悟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⑴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____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

⑵哆哆嗦嗦,你的根须碰到了几星泥土。

那是你与阴影______的支点啊,小心地聚拢了。

⑶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____进了光的信息。

A.瞅抗拒嵌
B.瞄抗衡嵌
C.瞅抗衡镶
D.瞄抗拒镶
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汉与闻庆成为第6届军运会闭幕式出彩的两个城市。

B.国内最大足球主题公园将在沌口开发区投入试运行。

C.全市中小学生将免费获赠一本《国学经典读本》。

D.武汉中学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阅读热潮。

4.将“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

”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对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多么巨大的贡献!(A)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B)袁隆平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C)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隆平高科”为名的股票亮丽登扬。

(D)“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明代福船
①在中国科技馆一层“华夏之光”展厅有一件叫“明代福船构造”的展项。

你未必听过“福船”,但你一定知道郑和七下西洋,乘风破浪,往来于汹涌深邃的远洋;也一定知道抗倭名将戚继光,历时十余年,扫清东南沿海的猖獗倭患;还有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渡海东征,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

他们的船队和水师的主要船型正是福船。

②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物产丰富,气候温暖,生产的杉、松、樟木等耐海水木料,利于造船和航运。

另一方面,福建临近南北急流的黑水洋,自古常有突发性狂风恶浪,这也使闽越先民具备丰富的航海经验,早在先秦时期,那里的古人便制成了首尾尖高的独木舟。

③三国时代,吴国在福建沿海设有专门的造船工场,作为孙吴政权的重要水军基地;在西晋初期,福建能建造有8个水密隔舱的海船;到了唐代,福建海船在坚固性、稳定性、适航性和水密隔舱的安全设施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宋代在福建设造船指挥所,造船场遍布沿海各地;元代时,福建造的大船载重量则更胜一筹。

④可以说,宋、元时期福建造船业已是全国首屈一指,宋朝的使船多为福船或按照福船建造。

此时,福建的泉州甚至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⑤福船与沙船、广船、鸟船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明代福船是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

正是有了上述的历史源流,才造就了明代福船的辉煌。

而明代福船即使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条件下也能“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这成就了明代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的多次壮举,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文/桂诗章、陈康,摘自《科学少年》2015年第3期,有删改。


5.文本第①段简述郑和等人事例的作用是什么?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读者熟悉的故事引起话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介绍郑和等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C.引出郑和等人的船队和水师的主要船型是福船。

D.与第⑤段首尾呼应。

6.围绕“福船”,文本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下列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福船得名的原因
B.福船的发展历史
C.福船与“海上丝绸之路”
D.福船的重要地位
7.下列选项与文本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福建生产的杉、松、樟木等耐海水木料,利于造船和航运。

B.到元代时,福建造的大船载重量更胜一筹。

C.宋、元时期,福建的泉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港。

D.“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指的是:福船、沙船、广船和鸟船。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柄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将使楚使:出使。

B.吏二缚一人诣王诣:到……去。

C.齐人固善盗乎善:擅长。

D.所以然者何然:然而。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之习辞者也
A.子将安之
B.犹恶子之声
C.有闻而传之者
D.闻之于宋君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与大臣的“密谋”表明楚王是有意刁难晏子。

B.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

C.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D.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知错就改。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

(10分,每空2分)
⑴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⑶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白写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题目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粽子里的乡愁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

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冬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谓“子孙粽”。

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

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硷。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硷味的灰汤粽。

那股子
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同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

真个是门庭若市。

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棕,一个个地分。

忙得不亦乐乎。

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

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

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
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

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

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
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

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

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
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
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

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

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

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

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

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

”我连忙给她
一个大大的灰汤粽。

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

”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
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

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

”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

”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

”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份。


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

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

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

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

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文/琦君)
13.灰汤粽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
14.依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⑴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⑵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15.文本记叙了两件“我”和母亲给乞丐施舍粽子的事情。

请说说在这两件事中,母亲分别告诉了“我”怎样的人生道理。

(4分)
16.文本题目“粽子里的乡愁”的含义有哪些?(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7.在学校举办的“书香满校园”主题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筹建一个“图书角”,方便大家借阅图书。

请你拟定两条“班级图书借阅制度”,并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4分)
18.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就阅读纸质书与阅读电子书展开了辩论。

你认为阅读纸质书的好处比阅读电子书的好处更多,你准备这样对对方辩友说:___________。

(100-120字)(4分)
七、(50分)
19.按要求作文。

(50分)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
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

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海,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勿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 B
3. D
4. D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6.A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D 9.B 10.D
四、(14分)
11.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擅长偷东西吗?(“得无”、“善”、反问语气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2.(1)自古逢秋悲寂寥;(2)尚思为国戍轮台;(3)何当共剪西窗烛;(每空2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4)贬官,对朋友的担心与思念。

(共4分,每空2分。


五、(18分)
13.颜色:浅咖啡色;味道:有硷味;气味:特别清香;功效:有助消化。

(共4分,每点1分。


14.(1)母亲的话改变了“我”对乞丐的看法。

(2分)
(2)我不能过和你一样幸福的生活(或:我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和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学习。

)(2分)
15.(1)做人要善良,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2分)(2)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2分)
16.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灰汤粽)、送粽子习俗的怀念;(2分)对善良的母亲的怀念;(2分)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惆怅)。

(2分)
六、(8分)
17.围绕“班级图书借阅制度”拟定答案即可。

(共4分,每点2分。


18.围绕“阅读纸质书的好处比阅读电子书的好处更多”答题,言之成理,得2分。

语言表达通顺连贯得体,得2分。

七、(50分)
19.详见作文组组长评分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