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李劼人《死水微澜》有什么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学】李劼人《死水微澜》有什么艺术特色?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精致,最完美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

在情节结构的整体构思上,《死水微澜》颇具匠心。

这部小说以西南内陆一个偏僻的成都郊外小镇——天回镇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杂货铺老板娘蔡大嫂的三次婚恋为情节主线,通过对她个人命运及情感轨迹的描写,突现了官府,袍哥与洋人等各方力量的牵制与消长,并借由蔡大嫂内心世界泛起的层层微澜,使读者看清了当时一潭死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如何在外国入侵势力的步步紧逼之下而渐生微澜的。

人物介绍:1)蔡大嫂(邓幺姐,邓幺姑):泼辣好强,长相漂亮。

2)罗歪嘴:袍哥组织的一员,蔡傻子的表哥,为人豪爽,其实他的嘴并不歪。

3)顾天成:是个粮户,常常在省里混,有做官的亲戚,进出过衙门,也有做官的心肠常想闹点官派。

4)刘三金:罗歪嘴所包养的妓女,为人奸诈,暗中帮助撮合罗歪嘴和邓幺姐。

5)蔡傻子(蔡兴顺):杂货铺兴顺号的老板,父亲死后继承父亲的铺子,兴顺号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大铺子,性格和他的父亲一样老实儒弱愚钝,禁止食客长期赊账,除了自己的表哥罗歪嘴。

后来经一个食客介绍娶了邓幺姐。

《死水微澜》以小见大地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段时间的时代风貌与社会风俗的变迁,并试图由此民间视角再现本民族的过去和发展,深入探寻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生巨变的内在原因,俨然是一部形象化的“小说近代史”。

《死水微澜》的历史叙述独特,其史诗性质与蜀地习俗的展现结合紧密,成为了一部近代的巴蜀风俗史。

李劼人自觉地秉承了法国“大河小说”重风俗民情的特点,对蜀中景象,乡土风情和民俗庆典一一给予了精确细致的描摹,如天回镇的地理风貌与赶场盛况,东大街“上九”夜的元宵灯会,青羊宫老子诞辰之际的赶庙会以及借韩二奶奶之口所描述的成都文殊院,会馆和名小吃等,市井气息,民俗色彩分外浓郁,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

这部小说的民俗风物描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单纯的文艺目的,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增强了小说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而且也为相关的“民俗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基于其固有的民间本位思想,接受并借鉴了法兰西的文化精神与文学创作经验,主动与当时的革命主潮保持一定距离,具有“非英雄”化的审美追求。

《死水微澜》的主要人物蔡大嫂,罗歪嘴及顾天成等都是民间亦正亦邪,鲜活生动的“圆形人物”,其中最具神采的自然莫过于核心人物蔡大嫂。

1)这是一个复杂矛盾,不安分的女人,她聪慧善良,美丽动人,性格却刚烈泼辣,叛逆开放,她的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来自民间的原始生命活力与激情。

2)她是地地道道的“川辣子”,其气质秉性源于不遵礼法的巴蜀文化传统,但又隐约带有包法利夫人的某些影子,在对物质生活和情爱生活的热烈追求上不遗余力。

其思想性格与行为表现蕴含着中国新旧时代变迁过程中全部的生动内涵。

3)作者还原了人类的本性——那种善恶并存的人性,坚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遵从生活自身的逻辑,真实细微地刻画了她从邓幺姑到蔡大嫂到罗哥的情人再到顾三奶奶的每一次转变,揭示出这一人物极其复杂的人格心理,使其成为中外小说人物画廊中又一个经典艺术形象。

在语言形式的开拓上,李劼人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的文言,川西的民间方言以及欧化的书面白话语言调和在一起,创造出一种雅俗互现,中西合璧,极富地方特色的现代白话文。

在《死水微澜》中,他的这种现代白话文与地方人物及民俗风习的描写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与美感,增强了小说的地域性与生动性,提升
了小说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历史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又体现着纯正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整体上已经具有了“大河小说”的风貌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