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伏立康唑致不良反应4例报告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伏立康唑致不良反应4例报告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5T11:23:13.5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0期作者:陈静
[导读] 结论临床应用中需高度重视注射用伏立康唑所致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伏立康唑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汇总我院近期使用注射用伏立康唑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做出具体的阐述。

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可能会导致胸闷、心悸、气促、头痛、大汗、视觉障碍、房颤等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后,不良反应均好转或痊愈。

结论临床应用中需高度重视注射用伏立康唑所致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伏立康唑;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伏立康唑为新一代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的三唑类药物,其注射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感染[1]。

随着注射用伏立康唑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研究时有报道[2-4]。

本研究汇总我院近两年应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其临床应用安全性问题。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活动后喘息、气促1月余,加重7天”于2017年12月22日入院。

体检查体:T 36.5oC,P 58次/min,R 20次/min,BP 120/55 mmHg。

患者神志清醒,急性病面容,双肺呼吸音粗,喉部及双肺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及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5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2.64%。

血气分析:pH值:7.42,PaO2:93 mmHg,PaCO2:40 mmHg,SaO2:97%。

入院后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部感染。

医嘱予头孢甲肟静滴抗感染、甲强龙静滴降低气道反应性,同时辅以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

2017年12月26日,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未见好转,医嘱将抗生素升级为美罗培南注射液加强抗感染治疗。

2018年1月4日,患者出现鹅口疮,考虑口腔内念珠菌感染可能性大,予氟康唑静滴抗念珠菌感染。

2018年1月9日,复查肺部CT显示,肺部病灶较前明显加重且有空洞形成,且抗生素疗效甚微,考虑肺部曲霉菌感染可能性大,治疗上停用氟康唑注射液,改用注射液伏立康唑(200 mg,ivgtt,qd)。

当日中午12时许,静滴伏立康唑1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促明显加重表现。

考虑患者不适系伏立康唑所致不良反应,立即予以停用伏立康唑,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1h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第二日,医师考虑患者存在肺曲霉菌感染,仍考虑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调整滴注速度,滴注时间大于1.5h,且密观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

当日静滴过程中,患者未再出现不适。

之后连续8d,缓慢静滴伏立康唑,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适。

病例2:患者,男,8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6年,加重伴喘息气促2天”于2017年11月8日入院。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

体检查体:T 37.3oC,P 103次/min,R 20次/min,BP 129/62 mmHg。

神志清醒,急性病面容,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入院后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并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

2017年11月15日,患者口腔内出现鹅口疮,肺部感染未抗生素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考虑患者存在真菌感染,予以加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200 mg,ivgtt,bid)。

2017年11月16日下午17时许,患者静滴伏立康唑后,出现头痛、大汗不适。

医师考虑患者不适系药物副作用,予以停用伏立康唑,停用后头痛、大汗不适明显缓解,第二日已痊愈。

病例3:患者,男,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10余年,再发加重1天”于2018年1月31日入院。

体检查体:T 36.7oC,P 72次/min,R 20次/min,BP 123/75 mmHg。

神志清醒,慢性病面容,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

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并空洞形成可能性大,并予抗生素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

2018年2月7日,结合患者症状、CT检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医师考虑患者合并肺曲霉病可能性大,予以加用注射用伏立康唑覆盖真菌治疗(200 mg,ivgtt,bid)。

2018年2月9日,患者诉静滴伏立康唑后出现视近物黄色,视物模糊。

医师考虑患者视觉障碍可能系伏立康唑所致副作用,予以停用,改用卡泊芬净继续抗真菌治疗。

停用伏立康唑后,患者视近物黄色不适逐渐好转。

病例4:患者,男,89岁,因“咳嗽咳痰气促5年,再发加重3天”于2017年11月11日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部感染。

体检查体:T 37.4oC,P 112次/min,R 20次/min,BP 179/100 mmHg。

患者神志清醒,慢性病面容,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及明显干啰音及少量湿啰音。

入院后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同时辅以平喘、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

2017年11月13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未见好转,同时口腔内出现鹅口疮。

医师考虑患者高龄,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予以注射用伏立康唑覆盖真菌治疗(200mg,ivgtt,q12h)。

当晚22时许,患者静滴伏立康唑约30 min后,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患者端坐呼吸,气促明显,躁动不安,心电监护示:BP 140/78 mmHg,P 174次/min,SPO2 92%。

立即予以胺碘酮150 mg静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按、沙丁胺醇雾化后患者症状好转,心率逐渐降至100-110次/min。

医师考虑患者出现房颤,且既往无房颤病史,目前原因不明,但出现时间点为静滴伏立康唑之后,考虑为药物副作用可能性大,予以停用,改用卡泊芬净继续抗真菌治疗。

之后患者未再出现房颤不适。

2 讨论
注射用伏立康唑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用药,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文献报道,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视觉障碍、精神症状、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过敏等。

注射用伏立康唑所致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经停药等处理后即可减轻或痊愈[5]。

本文报道的4例ADR,分别为胸闷、气促、头痛、多汗、视觉障碍以及房颤,不良反应的转归均为痊愈或好转。

例1患者第一次滴注过程中,由于使用常规滴速输注伏立康唑,患者使用后出现胸闷、气促不适,经停药后,患者不适好转。

由于患者有使用指征,且无其他更好替代方案,第二日医嘱再次使用该药,采用降低滴速的方式(滴注时间>1.5h)后,患者使用过程中未再出现不适。

有研究表明,滴注速度往往是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6]。

输注伏立康唑过程中应适当调低输液速度,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可避免一些输液反应。

例2患者输注伏立康唑后出现头痛、大汗不适。

对于头痛不适,说明书中已有载明,但大汗不适,查阅文献及说明书均未见报道,所以该患者ADR报告判定为新的类型,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是否有大汗不适现象。

例3患者出现视觉障碍不适,近年来相关报道时有出现,大多为可逆性、一过性反应。

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不过有学者指出其可能与人群的代谢功能有关
[7]。

例4患者出现房颤不适,说明书中刊载为较少见的不良事件,但也应在今后的药物治疗中予以重视。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观患者生命指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给患者造成严重损害。

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于使用注射用伏立康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进行药学监护,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他们对药品安全使用的认识。

近来年,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的报道越来越多[8-10],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给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课题项目(B2017191)
参考文献
[1] 张弨.伏立康唑的药效学研究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8,23(1):116-120.
[2] 王晓梅,张林.84例伏立康唑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17,36(12):1432-1436.
[3]钟册俊,唐光敏,周陶友,等.伏立康唑少见不良反应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12):1081-1085.
[4]单文雅,饶跃峰.伏立康唑注射液引起肺部感染患者幻视症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8):781-782.
[5]田洁,彭菲,张贵宁,等.我院伏立康唑致不良反应30例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17):2350-2352.
[6]朱萍,蒋正立,赖海丹.药物静脉滴速的合理控制[J].海峡药学,2011,23(9):174-176.
[7] Imataki O,Ohnishi H,Kitanaka A,et al.Visual disturbance comorbid with hallucination caused by vorieonazole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J].Int J Hematol,2008,88(1):3-6.
[8]陈旭,侯继秋,陈亚丹,等.临床药师进行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在假阳性真菌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3):313-315.
[9]余静洁,杨四涛,周星,等.基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成功干预药物相互作用3例[J].医药导报,2017,36(8):879-883.
[10]李学娟,刘四喜,陈泽彬,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J].中国药房,2017,28(32):4499-4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