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一、引言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公共卫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存在漏报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漏报调查目的
了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漏报情况,分析漏报原因。
评估漏报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影响。
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漏报调查内容
调查范围: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海关等报告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病种:根据国家规定,对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漏报调查。
调查时间: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和漏报调查需要,确定调查时间范围。
调查方式: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四、漏报调查方法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报告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了解漏报情况。
现场调查: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进行现场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漏报病例与已报告病例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漏报原因。
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漏报率,分析漏报影响因素。
五、漏报调查程序
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的、范围、病种、时间等,设计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方法。
实施调查:组织调查队伍,分工负责数据收集、现场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等工作。
数据整理与质量把控: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和清洗,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漏报率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