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语文园地四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_3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教学设计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内容。

“书写提示”是继以前笔顺规则基础上讲点的笔顺规则。

“日积月累”是一篇唐朝诗人贾岛写的《寻隐者不遇》。

全诗通俗易懂,言简义丰,是一篇非常合儿童阅读古诗佳作。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经过大半年语文学习,对汉字笔顺规则已经掌握了一些,通过熟字的书写观察,引导他们总结点笔顺规则,水到渠成。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通俗易懂,只是题目相对于六七岁的孩子难理解,通过词义讲解和学生研讨来理解这首诗。

【教学目标】
1.通过熟字的书写观察掌握点的笔顺规则。

2.理解、背诵《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初步体会作者寻人不见的心情和古
诗表现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1.掌握点的笔顺规则
2.理解、背诵《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教学难点】
理解《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体会作者寻人不见的心情和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笔顺规则
课件出示熟字“三”、“林”、“十”、“八”、“小”、“月”、和“国”,让同学书空,复习以前学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和先外后内再封口。

设计意图:温故为学习点笔顺规则做准备。

二、学习点的笔顺规则
1.探究点的笔顺规则。

课件出示熟字“主”、“门”、“书”和“我”,让同学书空这四个字的笔顺,根据这四个字的笔顺,小组探究:点在什么情况下先写、在什么情况下后写?(通过身体部位理解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2.小结点的笔顺规则。

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
点。

(板书)
3.巩固点的笔顺规则。

(1)找一找。

写出符合此规则的其他字。

(学生上黑板写)
(2)写一写。

让学生把书上52面的字描一描,写一写。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养成按照笔顺规则书写的良好习惯。


(3)评一评。

评讲学生书写作品。

(4)记一记。

打开班班通“畅言”,让学生听一听、记一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让学生自己总结点的笔顺规则,借此培养学生分工协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多媒体班班通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
1.读准古诗,弄清字义。

借助拼音,读正确古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词。

打开班班通“畅言”,把学生反馈过来的难读的、不理解的生字词圈出来,集体读,师生解答。

2.理解古诗。

小组探究这首古诗写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3.听读古诗。

利用班班通“畅言”听。

小老师带读。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一读。

4.巩固训练。

课件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小组探究让学生自己读古诗、理解古诗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后延伸
品读、背诵《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体会作者寻人不见的心情和古诗表现的
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品读、背诵古诗可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

板书设计:
点的笔顺规则:
点在正上方
或左上方,先写点
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