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重点课件+讲义+练习 (2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本 原因
资源的有 限性与人 类需求的 无限性的 矛盾
直接 原因
短期经济 利益与长 远环境效 益的矛盾
原因的 性质
矛盾冲突
表现
社会 伦理 道德 原因
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 局部利益 自身利益而以邻为壑的态度,对污染物不 与整体利 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使污染 益的矛盾 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
1.国外某些国家向中国转移输入“洋垃圾”的实质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C.资源输出 D.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
2.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 境问题 B.很多发展中国家环境自净能力强,可以自然分解更 多的垃圾 C.发展中国家可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 发展 D.转移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原因及特点。 2.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特点三者的内在联系。 3.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
2.环境污染
3.生态破坏
4.全球环境变化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资源的 有限性 与人类需求的 无限性 的矛盾。 2.短期 经济 利益与长远 环境 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 整体利益 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 大众利益 的矛盾。
5. 华盛顿时间 2017 年 6 月 1 日下午 3 时 36 分, 美国总统特朗 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 《巴黎协定》旨 在通过改变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减少全球温室气体 排放,对抗气候变暖。美国的这一做法反映了环境问题产 生原因中的________矛盾。 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 B )
个人行为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不负 和大众利 责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益的矛盾
2.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人类发展而出现的,究其 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而解决环境问 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 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1)不断增长 (2)增加 提高 低
(3)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生产规模不断 扩大,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多,而地球上能源资源 的数量是有限的,可能会带来能源问题,即因需求急剧 膨胀而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
[总结深化] 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如下表所示:
解决措施 保护环境,防治 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禁止滥捕、 滥杀野生动物, 建立自然保护区 减少废弃物的排 放,防止石油泄 漏等,加强海洋 环境管理
工业生产过程中 排出的废弃物流 海洋 入海洋,近海石 污染 油的开采、加工 和运输等造成石 油污染
[对点演练] 2017 年 7 月 2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禁止洋垃圾入 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外公布。该方 案明确,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其中,2017 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 烈的固体废物;2019 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 代的固体废物。据此回答 1~3 题。
6. 下列环境问题不能够反映当代环境问题的规模全球 性特点的是 A.臭氧层破坏 B.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 C.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问题 ( D)
知识点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
[问题探究] 读教材 P4 图 1.4,探究下列问题。 (1) 该图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呈现出 ________的趋势。 (2)在工业社会,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人口 数量爆炸式________,人均消费水平大幅度 ________,资源利用 率________,浪费严重。 (3)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可能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
答案:(1)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渍化。成因: 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 (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成因:风力 搬运堆积。
1.读下面漫画,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
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拓展延伸] 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措施
环境 问题
主要原因
影响
解决措施
毁林,尤其是 热带雨林的破 全球 坏;燃烧矿物 变暖 燃料,排放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 利用技术和效率, 状况,导致世界各国 采用新能源,加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强国际合作,植 树造林
生态 破坏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 全球环 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为,使 境变化 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 类的生存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区别
联系
①环境污染会导致生 态破坏 ②生态破坏也会影响 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 后果 ③当前发展中国家的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生态 活动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生态破坏,而发达国 破坏 家的环境问题则主要 引起环境退化 表现为环境污染 指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大 环境 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 污染 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质 量下降
(
)
(
)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解析:第 2 题,大量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破坏 问题;进入环境的废物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问 题。第 3 题,即使人口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 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控制住世界人 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 问题的关键。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对点演练] 结合下面两幅图,回答 1~2 题。
1.两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A.资源短缺 C.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D.全球环境变化
(
)
2.该类环境问题的形成主要与人类 A.排放废弃物有关 B.获取自然资源有关 C.农业生产活动有关 D.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
)
解析:第 1 题,左图反映的为大气污染,右图反映的为 固体废弃物污染。第 2 题,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在生产 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 能力而导致的。
答案:1.A
2.D 3.C
4.下列个人行为有可能影响大众利益的是 ①某中学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原捕杀藏羚羊 耕还湿地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
)
②不法分子在青藏高 ④三江平原退
③娱乐场所的噪音扰民
解析:不法分子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在青藏高原捕杀藏羚 羊,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影响了大众利益;娱乐场所的 噪音扰民说明个别人为了自己娱乐而影响其他人的工作、 学习或休息,损害了大众利益。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增多,直接危害人 体健康,对生态环 境和农、林、牧业 造成破坏
使河湖水酸化,影 响鱼类、森林和农 作物生长,腐蚀建 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害人体健康
环境 问题
生物 多样 性锐 减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造成生 态环境的污染和 破坏,滥捕、滥 杀野生动物等
影响 使人类生存环境恶 化,限制人类生存 发展的选择机会, 甚至严重威胁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危害海洋生物,破 坏海洋生态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削 弱人类的生存基础
环境 问题
主要原因
影响
解决措施 逐步减少并禁止 氟氯烃等消耗臭 氧物质的使用, 积极研制新型制 冷剂,加强国际 合作 减少人为硫氧化 合物和氮氧化合 物的排放,研究 煤炭中硫资源的 综合开发利用
臭氧 人类大量使用 层破 氟氯烃等消耗 坏 臭氧的物质 燃烧矿物燃料 排放大量硫氧 酸雨 化合物和氮氧 问题 化合物等酸性 气体
解析:③应为环境污染引发的水污染。
答案:C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 2~3 题。
2. 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3.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 的矛盾是 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 )
解析:第 1 题, 国外的垃圾转移, 其实质是利用其经济优势, 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监管漏洞, 向外转移污染物。 第 2 题, 没有选择在其国内处理污染物,可以看出该污染物具有污染 环境的特性,必然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第 3 题,这不能说是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发达 国家把污染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只是把污染问题转嫁他人 而已,对于全球而言没有效益可言——只能是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
过程的 不可逆 性 规模的 全球 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
(× )
2.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因此环境问题的产生只与人 类活动有关。 (×)
3.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人口 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 )
4.原始森林破坏以后可以重新人工造林,说明环境问题具有 可逆性。 (× )
答案:1.C
2.A
知识点二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 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 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 现为以下四点矛盾冲突。
原因的 性质
矛盾冲突
表现 地球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并且分布不 均。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 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在不断增长,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 恒的矛盾。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 口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 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 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 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地区在 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 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特点
表现
举例 农药DDT在大规模 使用几十年后,才发 现会损害一些动物和 人类的健康 原始森林被砍伐后, 不可能恢复到原始森 林本来的面貌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 坏、酸雨等
全球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 危害的 时间很长 的过 模极大、 不可预见性 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人类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 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 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 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表现 资源 短缺
成因 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 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 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 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表现 环境 污染
成因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 复杂,而且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 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 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 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 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答案:C
5.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解析:第(1)题,依据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图中的 信息,在冲积平原上分布着灌溉干渠,说明该地的农业为灌 溉农业,由于区域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若大水漫灌易引起土 壤盐渍化。第(2)题,聚落分布在山麓地带的洪积—冲积平原, 沙地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易受风沙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