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患者双眼形态相似性研究
近视眼眼球形态结构的改变及其对眼内压的影响
![近视眼眼球形态结构的改变及其对眼内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335e21752d380eb62946d60.png)
· 117·
角膜厚度 大 约 每 增 加 76. 76 μm, 眼 屈 光 度 会 上 升 1 D, 这种差异可能与样 本选 择有关。 近视 眼角 膜厚 度变化可能与近视眼眼轴改变有关, 有学者研究显 示眼轴较长的患者角膜厚度较薄, 即眼球有扩张的 近视眼, 其角 膜较 薄[ 12] 。有 学者 认为 人 为因 素 也可 影响角膜厚度, 如配戴接触镜和屈光手术, 因而研究 近视对角膜厚度 的影响时应尽 量避免人 为因素干
没有统计学意义。研 究结 果的差 异可 能是 研究对 象
的人种、检 测 方 法、设 计 思 路 和 样 本 规 模 不 同 造 成
的。国内有些研究显 示不 同程度 的近 视眼 眼压有 显
著差异, 眼压随眼 轴长度和 屈光度数 增加而升 高。
6. 0 D。此外, > 10 D 者为重度近 视眼。近 视眼按屈
近视对角膜厚度是 否有 影响 国内外 学者 的观 点
光程度分类的 病 理 意义 是 相 对 的, 屈 光 度 高 低 与病 不一, Nemesure 等[ 7] 研 究 认 为角 膜 厚 度 随 近视 程 度
变情况并不完 全 一 致或 平 行, 仅 可用 于 大 致 了 解近 加深而变 薄。李 镜 海 等[ 8] 研 究显 示, 屈 光 度不 同 中
众多 文 献 报 道 CCT 与 Goldmann 压 平 眼 压 计 ( 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 GAT) ( 目 前 广 泛 认 为其为眼压测量的“金标准”) 的眼内压测量值呈正相 关, CCT 每 增 加 10 μm, 眼 压 值 约 增 加0. 38 mm Hg。 角膜厚度 不同致角 膜硬度 不同而对 眼压测 量值产生 影响, 角膜薄可导致眼压低估, 厚角膜可导致眼压高 估。高度近视者由于眼球壁硬度低, 实际眼压应比 所测得的眼压偏高, Lasik 术后、角膜变薄测得的眼压 偏低, 但实际眼 压 不低。方 圆 等[ 15] 发 现 正常 人 群的 GAT 测量值 与 CCT 相 关, 当 CCT 为520 μm时, GAT 值最能够反映真实的眼压情况, CCT 偏离 520 μm 越 远, GAT 的测量 偏 差越 大。GAT 均 不受 角 膜 屈 光度 和前房深度的影响。故 而剔除 测量 仪器对 眼压 的影 响, CCT 是 否 影 响 近 视 眼 的 眼 内 压 需 进 一 步 探 讨。 眼压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随着屈光度的增加, 眼轴长度亦显著增加, 因而屈光度对眼压的影响可 能是近视眼眼轴的改变影响眼压的体现。
单眼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学研究
![单眼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形态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c04b30580216fc700afd49.png)
组 的 上 述 参 数 分 别 为 (41 1 ) f6  ̄ . D,1 ± .) (. ̄ .) 一 . ± . 、02  ̄ . , . ± 4 .+ . D、 . 03 (_ 08D、 4 0 D,03 01 一 . 01 ( 0 8 一4 ) 3 0 2 3 0 0 9 38
03) m, 88 5 ) ( 5 4 ) m ; 组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 ) 眼 轴 长 度 与 等 效 球 镜 度 在 高 . m ( .± . 。 1 _ 0m 两 2 3 8 及 7+ / 00 。 9 5
【 关键 词 】 近 视 ; 眼 球 形 态 学 ; 角 膜 非 球 面 形 态 ; 角 膜 表 面 曲 率 ; 眼 轴 ; 前 房 深 度 ;
前 房容 积
Bi e r o he antr o s g e o h e e n om t y f t e i r e m nt f t e y i unia e a g m yo a afe l t r l hi h pi p i n ̄
中华喔 兰与 堂 堂苤查
笙 鲞箜 塑
P Q P
!pl !患者 眼前节形态学研究
郑 林 燕 薛安 全 陈世 豪 周 雯 王 勤 美
【 要 】 目的 了解 高度 近 视 眼 眼 前 节形 态 的结 构 特 点 , 讨 高 度 近视 眼 与 中低 度 屈 光 不 正 眼 的 摘 探
Z E i—n ,XU n qa H NG Ln yn E A - un,C E h— a ,Z U We , W G i— e.E e Ho il H N S iho HO n AN Qn m i y s t , pa
We z u Me c l n ho dia Co lg le e, W e z u 2 27, C na n ho 3 50 hi
近视眼不同矫正方式的双眼视功能研究
![近视眼不同矫正方式的双眼视功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d065df79563c1ec4da7144.png)
近视眼不同矫正方式的双眼视功能研究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佩戴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GP)和框架眼镜(SP)矫正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及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120例近视眼患者,按矫正方式不同分为RGP组(60例)和SP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RGP组的AC/C比率平均值、近距离水平隐斜、近距负融像性聚散、远距负融像性聚散等数值均优于SP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远距离水平隐斜、近距正融像性聚散、远距正融像性聚散等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与SP相比,近视眼患者配戴RGP 的矫正效果良好,可改善双眼视功能,有利于患者视力矫正,值得推广。
标签:近视眼;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框架眼镜;双眼视功能近视为临床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1]。
近视眼常因辐辏功能、调节异常出现视疲劳,需保证舒适、清晰、持久的良好双眼视功能。
目前临床主要建议佩戴SP矫正真性近视眼,虽取得一定矫正效果,但对双眼视功能的改善不尽如人意。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2-3],RGP 矫正近视眼能够防止近视屈光度加深,适用性高。
为探讨近视眼患者佩戴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GP)和框架眼镜(SP)矫正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及价值。
笔者2013年3月—2015年1月间选取120例近视眼患者,分别给予其RGP和SP进行矫正,旨在改善双眼视功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20例近视眼患者,按矫正方式不同分为RGP组和SP组,每组各60例。
RGP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8~16岁,平均年龄(11.3±0.7)岁;SP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9~17岁,平均年龄(12.4±0.9)岁。
全部病例均经眼部健康检查、角膜地形图、医学验光、双眼视功能检测确诊;联合光度处于-2.50~-7.00D之间,散光度≤2.50D,每年度数增长≤0.75D,两眼联合光度相差≤1.00D;均无眼部器质性病变,无其他病史。
近视人群视盘旁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近视人群视盘旁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形态学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5a42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d.png)
近视人群视盘旁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形态学相关性研究邢潇英【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12【总页数】4页(P2084-2087)【关键词】近视; 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盘形态; OCT; 视盘旁萎缩灶面积【作者】邢潇英【作者单位】215000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苏州市眼视光医院视光科【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屈光不正是全球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1-2]。
全球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3-4]。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青光眼的发生与近视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亚洲人群中[5-6]。
这可能和视乳头旁萎缩灶的形成和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变化有一定的联系[7-8]。
然而,对于近视患者,特别是中国人群近视患者的视乳头形态学研究极不充分。
此外,视盘倾斜是近视的一大特征,这是由眼轴延长导致视神经与眼球连接生物力学改变引起[9]。
视盘倾斜与视乳头形态学改变可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不足。
OCT是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非常有效的手段,具有简便快速、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的特点[10]。
本研究目的为通过OCT分析中国人群近视患者视盘倾斜和形态学的一般改变,并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前瞻性研究。
选取2019-01/05于我院视光中心就诊患者61例95眼,其中男23例39眼,女38例56眼,年龄19~51(平均27.76±7.05)岁,屈光度-3~-13.25(平均-7.66±2.11)D,眼轴23.53~29.46(平均26.58±1.33)mm。
纳入标准:屈光度≥-3D,最佳矫正视力≥5.0,无脉络膜新生血管,无葡萄膜炎、黄斑水肿、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既往眼部疾病史,且愿意配合检查。
排除标准:既往内眼手术史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视网膜的全身疾病,OCT图像信号强度<6(最大强度10)或者图像模糊,患者检查配合不佳。
Smart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
![Smart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cb55b9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c.png)
Pearson ccrrelation analysiz waz used to analyze the ccrrelationz betteen measurement parameterz. The study protoccl
waz approved by an Ethier Committee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e Eye Hospital ( No. 2019KY-17 ) . Written informed
Ocolar Diseases , Eye InsPtute and School o Optometre, Tianjit Medeal University Eye Hospital, Tianjit 300384 , China Correspooding author : Huang Yue ,Email:1097813271@qq. com
【关键词】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非球面性;高阶像差;Q值 基金项目:天津市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LCZDXKM013) DOI:10. 3760/cma. j. cn115989-20191119-00501
Change%ofcornealanternor%urfacemorphology andhngher-orderaberratnon%afterSmart
modeeatemyopiaweeea++igned a+the mode eate-myopia g eoup. The Pentacam anteeioe+egmentanaly+i +y+tem wa+
used to measure Q vvluc, index of suWscc vvriancc ( ISV ) , ccrne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 ( HOA ) , ccrneal vertical
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角膜形态相似性研究
![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角膜形态相似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7d12a6dd3383c4bb4cd22d.png)
中 I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W
・
论 著
Tr ai e ts
1 ・ 0
C ieeju lo tnmei n n tnp am c hn s oma feh o dc e ad eh ohr ay i
态 的测 量 和 分 析 在 角 膜 屈 光 手 术 中具 有 重 要 临 床 意 义 。
眼科新进展 , 00。 0 ( 2 :14 14 . 2 1 3 1 ) 11— 1 3 [ ]杨佳 ,赵武校 ,李晓波 ,等.近视性屈光参差眼双眼前节 形态学 差异 研 3 究 [] J .中国医药指南 , 0 0 2 1 ,8 ( 1 :12— 1. 2 ) 1 13 [ ]黄建忠 , 4 赵武校 , 刘伟民 , 等.近视 眼角膜前 表面非 球面参数 与生物 学 径线相关性研究 [ ] J .广西医学 , 0 8 0 ( 2 :14 2 0 ,3 1 ) 80—14 . 83 [ ]H se i K aaK ob M, adn K, t 1 ir u o f nl k p a 5 ahm H, hbz ho Y za i e a.Ds i t no g ap tb i a e m a r et wt rB IIi pp l i — a dsr y [ ] R f c Sr. es e n i 0 bc lIna o u t n b s v um s h a ao e u e J .J e at ug r
随着准分子激光 角膜 屈光手 术 的普及 推广 及检 查技 术
的 日趋 完善 ,越来越 多 的屈光不 正 患者选 择这 类手 术来 摘 取 眼镜 。术前对眼 的屈光 状态及 角膜 形 态的 检查是 设计 手
0 0 ) ero . 5 。P asn相关分 析 显示 :各 指标 在 双 眼 间存 在 中高
单纯近视患者Corvis ST测定的角膜形变参数与角膜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解析
![单纯近视患者Corvis ST测定的角膜形变参数与角膜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ea57f0e009581b6bd9ebcd.png)
length)和压平速度(1”A.velocity),第2次压平时间(2”A.time)、角膜长度(2”A—length)和压平速度(2”A— velocity),产生最大压陷的时间(HC.time)和最大压陷时的变形幅度(HC—DA)、峰距(HC-PD)、反向曲率半径 (HC—R),非接触式眼压(IOPnct)和中央角膜厚度(CCTst);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 检查受检眼结构参数CCT和角膜曲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定受检眼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角膜阻力 因子(CRF)、角膜滞后量(CH)、模拟Goldmann眼压(IOPg)和角膜补偿眼压(IOPcc)。对上述参数值行 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并计算各参数总体均值的95%可信区间(CI);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或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法对角膜形变参数与角膜结构参数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
measured
by
3-D
segment
system(Pentacam),and
corneal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pressure mimic
including
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corneal hysteresis(CH),intraocular
in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However,the range and meaning of corneal deformation parameters in
myopic
eyes
are
still unknown.
ObjectiveThis stu来自y inwasto
双眼立体视觉实验探索双眼立体视觉的成像原理
![双眼立体视觉实验探索双眼立体视觉的成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023c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e.png)
对视差图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视差的范围和 分布情况。一般来说,近距离物体的视差较大,远距离物 体的视差较小。
视差与深度的关系
根据视差的大小,可以推断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深度信 息。视差越大,物体距离观察者越近;视差越小,物体距 离观察者越远。
深度感知能力评估
深度感知阈值测定
通过实验测定观察者对深度感知的最小视差变化量,即深 度感知阈值。该指标能够反映观察者的深度感知能力。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
收集被试的双眼视差测量结果、深度感知测试 结果以及相关信息。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 提取有用信息。
结果呈现
将实验结果以图表、数据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后续分析和讨论。
05
实验结果与分析
双眼视差数据分析
视差图生成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左右眼图像进行匹配和比较,生成 视差图。视差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双眼视差的大小和分布。
06
结论与展望
实验结论总结
双眼立体视觉基于视差原 理
实验证实,双眼立体视觉主要依赖于左右眼 接收到的略微不同的图像,通过大脑处理形 成三维立体感知。
融合机制重要性
双眼图像在视觉皮层中的融合是立体视觉形成的关 键步骤,该机制确保了空间深度和物体形状的准确 感知。
影响因素多样性
实验发现,立体视觉的感知受到多种因素影 响,包括光线条件、物体距离、观察角度以 及个体生理差异等。
双眼融合形成单一图像
1 2 3
对应点融合
大脑通过一种称为对应点融合的机制,将左、右 眼视网膜上的图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 、具有立体感的视觉图像。
融合范围
双眼融合的范围是有限的,通常在一定角度内的 物体能够被有效地融合。超出这个范围,物体可 能被视为重影或无法融合。
高度近视眼视功能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眼视功能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393c68e2b160b4e777fcf95.png)
高度近视眼视功能研究进展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进行性、变性近视眼等。
既往报告其发病率约为2%,现有逐年增加趋势。
在日本发病率为2.16%,高居视觉障碍的首位,美国则为3.2%(-5.01~-10.00D),0.2%在-10.00D以上。
我国近视总数已超过3亿,病理性的约为1%。
因其眼底可有脉络膜、色素上皮萎缩,黄斑区漆裂纹样病变、Fuchs斑、出血、新生血管,可并发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使视功能明显受损,因此早在1949年Duke-Elder就明确提出需将高度近视区别于单纯近视来研究,其诊断应主要依靠眼底镜而非检影镜。
近年随光电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视功能角度阐明其病变规律及发生发展机制成为一个新的探讨热点,现概述如下。
1、视力高度近视眼远视力降低,近视力可正常,在一定范围内,视力降低程度与屈光度、眼轴有关,屈光度越高,视力越差,且明显受眼底病变影响。
有研究发现在矫正力≥1.0的近视眼中,轻度近视眼占99.7%,中度近视眼占98.9%,>-6D的近视眼占57.6%,而近视为- 12.25~-20.00D者,矫正视力均<1.0,其中<0.5者占62.96%。
表明高度近视黄斑中心凹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度降低。
关征实认为矫正视力主要取决于眼底病变的类型与程度,弥漫性病变矫正视力多<0.7 ,晚期可降至0.5左右,斑块状病变则因黄斑区脉络膜变性、视细胞层受损,视力矫正多不及0.5,且与视网膜成像情况、中心暗点及并发症有关。
2、视野高度近视眼视野生理盲点可见扩大,周边视野早期也可异常,但临床上常被忽略。
既往发现眼轴超过30mm者,视野异常主要表现为周边缩小,早期多见于颞侧,亦可见局部缩小,环形、中心或旁中心暗点,个别甚可呈管状。
Huang发现豹纹状眼底的视野即有改变,屈光度、眼轴长与视野丧失明显正相关;年龄、性别则与视野无明显相关;随访观察,视野进行性受损,尤其在颞上象限及11º~20º环形区域,其最早期的病变可能开始于近视盘的颞下方。
探讨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在不同年龄段的进展及其相关性研究
![探讨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在不同年龄段的进展及其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4c707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8.png)
探讨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在不同年龄段的进展及其相关性研究【摘要】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在不同年龄段的相关性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分析,探讨了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高度近视眼屈光度的定义和眼轴长度与眼屈光度的关系,随后分析了不同年龄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的变化,以及影响高度近视眼屈光度的因素。
最后总结了不同年龄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高度近视眼、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年龄段、进展、相关性、因素、研究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今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在不同年龄段的相关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近视人群不断增加,高度近视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眼健康问题。
高度近视眼屈光度常常伴随着眼轴的变化,而眼轴长度与眼屈光度之间的关系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不同年龄段的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了解不同年龄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对高度近视的发展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的制定。
本文将探讨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暂不支持输出2000字内容,请问需要我继续输出吗?1.3 研究意义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在不同年龄段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学意义。
深入了解这一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度近视。
通过研究眼轴和眼屈光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开展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以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的相关性还有助于提高对高度近视的诊断和评估水平。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关系,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高度近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健康水平。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形态及数学模型研究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形态及数学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618b067cd184254b35357a.png)
wi a O b c nIZ h p cf d p it o h .Y. —xs c odn t au s o h neir a d t n r sa .T e s e ie ons fte X一 h I i ,Z a i 0 r iae v le fte a tr n 0 p s ro on a ufc s wee ac ltd fo te b c nⅡZ d t n i o e fr mo eig u ig ot irc r e ls r e r cluae rm h Orsa e a aa a d mp s d o d l sn n
46 2
主
堂兰量塑堂 堂垄查
生 旦 鲞箜 i Q Oh a oVs c Dc b 01 o1,o 笙 塑 n P pt l l iS ,e m e 21, 13N. hm i e r V. 6
・
论著 ・
近视成年 国人角膜 的形 态及 数学模 型研究
符 爱存 包芳 军 王 晓幸 王 勤 美
C r sodn uhrWAN i— e, m i w m3  ̄1y. .n or p n i a t : e g o G Qnm iE a : q @m . e c l e
【 bta t Obet e T net aete sa e fcrelatr rad p s r rsr csa d A s c】 r jci oivsgt h hp so o a ne o n ot o uf e n v i n i e a i
u e h s s a e n s t e e h p s i mah ma ia d l o h o i y s o d l C i e e t e t l mo es f t e my p c e e f a u t h n s .M e h d T i s c to s h s wa a n me c l S mu a in o r h n r d n n t — u o n a o o r p i s f my p c p t n s w r a u e u r a i lt .F u u d e ie y f r c r e l t p g a he o o i a i t e e me s r d i o o e
成年国人近视角膜的形状及数学模型研究
![成年国人近视角膜的形状及数学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9d12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8.png)
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成年国人近视角膜的形状及数学模型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眼科学指导教师:王勤美;王晓幸20080501成年国人近视角膜的形状及数学模型研究作者:符爱存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医学院1.张艳玲,邵婷婷,施明光正常人角膜椭球形态光学轨迹的初步验证[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06(11)2.邵婷婷,郑穗联,王波,施明光正常个体人眼角膜空间形态数学建模路线研究[期刊论文]-眼视光学杂志 2005(04)3.胡晓洁成年国人高度近视角膜数学模型的建立[学位论文]硕士 20074.李炜炜远视儿童角膜数学模型的建立[学位论文]硕士 20075.朱乐如正视儿童角膜前表面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非球面的评价[学位论文]硕士 20076.包芳军,王晓幸,王勤美,陈世豪,符爱存近视患者角膜的非线性回归拟合曲面方程[期刊论文]-眼视光学杂志2007(03)1.甘诚智.胡焕然新时期高校教学用计算机房的建设与使用[期刊论文]-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6)2.刘伟民.赵武校.杨佳.黄建忠.王英.LIU Wei-min.ZHAO Wu-xiao.YANG Jia.HUANG Jian-zhong.WANG Ying近视患者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分析[期刊论文]-广西医学2009,31(3)3.包芳军.王晓幸.王勤美.余野.陶育华.王波近视个体人眼角膜曲面方程的探讨[期刊论文]-浙江医学2007,29(5)4.黄建忠.赵武校.刘伟民.杨佳.HUANG Jian-zhong.ZHAO Wu-xiao.LIU Wei-min.YANG Jia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非球面参数与生物学径线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广西医学2008,30(12)5.李福生.周跃华.LI Fu-Sheng.ZHOU Yue-Hua近视眼角膜后表面高度及其影响因素[期刊论文]-眼科新进展2007,27(9)6.任岳萍对侧眼高度近视状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抑制作用[学位论文]20087.李华军基于RTLinux的车辆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学位论文]20088.徐栩.施明光.陈峰.蔡剑秋儿童正视眼角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初探[期刊论文]-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0,8(1)9.刘政群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病理性近视黄斑CNV的临床观察[学位论文]200910.施明光.徐栩儿童眼角膜表面非球面光学特性的初探[期刊论文]-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1,9(1)引用本文格式:符爱存成年国人近视角膜的形状及数学模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附加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工程概况刘家湾北段市政工程总长度545m;道路设计红线宽度主线30m,一副路面;车行道16m;绿化带2*4m;人行道2 *3m。
最新屈光参差和双眼不等像验光附件幻灯片课件
![最新屈光参差和双眼不等像验光附件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1f4bcdb7360b4c2f3f64b8.png)
“Inviting”,即“邀请”, 酒店员工在每一位顾客接受了一次完整的服务后,都应当礼貌地 向顾客发出“欢迎再次光临”的邀请,或者向客人主动推荐酒店 的服务项目,邀请顾客在酒店享受更多的服务项目。
“Creating”,即“创造”, 酒店员工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除了遵守既定的服务程序 外,还应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针对顾客的特点和顾客的需 求,创造性地满足顾客,为顾客营造一个舒适愉快的氛围。
“Eye”,即“眼光”, 酒店员工在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自己眼睛的神态和指向,不应 当漫无目的、左顾右盼,而应当随时注视顾客,预测顾客需求, 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让顾客感觉到酒店员工对自己的关注和重 视。
2.制服的穿着要求 整洁、挺刮和大方。制服必须上衣平整、裤线笔挺。 做到衣裤无油渍、污垢、异味。领口与袖口尤其要保 持干净。
3. 西服的穿着要求 衬衫配套。两件套或三件套西服,均应穿单式衬衣,熨烫平整。
内衣配套。按国际惯例不能加毛背心或毛衣。最多加一件“V”字 领羊毛衣。
领带配套。在正式场合,穿西服必须系领带(或领结)。
“Excellent”,即“出色”, 酒店员工不仅仅是一般的为顾客提供服务,而是要超出顾客的预 想,在服务态度、服务标准、服务程序上要再现的非常出色。也 就是超前服务。
“Ready”,即“准备好”, 在为顾客提供服务前就准备好物质、心理、技能等条件,随时准 备好开展服务并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娴熟地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 务。
不烫发、不染色发,保持清洁、整齐、无头屑; – 女士头发过肩须整洁扎起,并用黑色发网罩起。不能有怪
异发型和发色。
面部清洁与化妆
双眼不等像的研究进展
![双眼不等像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f330f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3.png)
•医学进展"doi:10.16252/kd imn1004-0501-2021.04.020双眼不等像的研究进展刘梦1,代诚1>2,李宾中1!(1.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四川南充637000)!关键词】不等像;双眼视觉;屈光参差!中图分类号】R778.1+6!文献标志码】B不等像(anReikonb)是一种双眼视觉异常现象,对于同一物体双眼感知为大小不同的图像,由双眼光学差异而引起的不等像的人群发病率为1%-3.5%,并可影响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质量[1])据凯洛格(Keb /gy)中心关于不等像评估最新的流调显示,可测量的不等像患病率为7-8%,有80%的医生反映就诊病员中存在不等像,而25%的医生几乎每个月都会遇到不等像症状的患者[2]。
可见,不等像在普遍人群及眼科临床诊疗中都十分常见。
导致双眼不等像的因素有很多,如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无晶状体眼、屈光参差、视网膜病变等,且其通常会对双眼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抑制而导致立体视觉丧失等[3])然而,不等像的治疗目前并无统一标准,同样也存在争议。
因此,本文对不等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1不等像的原因1-1白内障手术导致的不等像:不等像是现代白内障手术相关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单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由于对侧眼存在一定程度的白内障可造成双眼视物不等,但这一症状可随对侧眼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置换术而得到显著缓解,故短期内白内障手术引起的不等像不会对双眼视力及视功能产生不可逆性的影响⑷)尽管如此,临床诊疗中应做好充分的沟通并密切随访单眼白内障术后的患者,及时行对侧眼白内障摘除手术以避免干扰人工晶体眼功能造成双眼视功能受损[5])1-2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不等像:由视网膜诱发的不等[文章编号】1004-0501(2021)04-0414-04像在1950年首次报道,其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而不断上升,且其症状在治疗后可能会持续加剧,成为导致双眼视觉异常的诱因。
近视人群Cirrus HD-OCT青光眼参数的双眼对称性分析
![近视人群Cirrus HD-OCT青光眼参数的双眼对称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9bb2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e.png)
近视人群Cirrus HD-OCT青光眼参数的双眼对称性分析夏阳;蔺云霞;徐玲【摘要】目的应用Cirrus HD-OCT测量不同近视程度患者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cpRNFL)厚度、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参数,然后进行双眼对称性分析,以观察近视人群的cpRNFL和GCIPL厚度参数双眼对称性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8~35岁的不同程度近视病例共87例(174只眼).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医学验光屈光度(等效球镜),测量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眼眼轴长度;GCIPL的厚度,包括平均、最小、上、下方、颞侧(颞上和颞下的均值)、鼻侧(鼻上和鼻下的均值)及cpRNFL厚度包括平均、上方、下方、颞侧、鼻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各参数双眼差值与眼轴差值、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双眼配对t检验,除眼轴、屈光度、鼻侧和颞侧cpRNFL厚度双眼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参数左右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眼各参数差值与眼轴差值Pearson相关分析,除下方、鼻侧、颞侧cpRNFL厚度差值与眼轴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双眼各参数差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无任何相关性(P>0.05).结论近视人群黄斑区GCIPL厚度仍具有双眼对称性特点,而cpRNFL厚度出现双眼不对称改变,且与眼轴改变相关.【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9(027)004【总页数】4页(P294-297)【关键词】相干光光断层扫描;黄斑部节细胞和内丛状层厚度;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双眼对称性;近视;青光眼【作者】夏阳;蔺云霞;徐玲【作者单位】110034 沈阳,辽宁何氏医学院沈阳何氏眼科医院;110034 沈阳,辽宁何氏医学院沈阳何氏眼科医院;110034 沈阳,辽宁何氏医学院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已明确表明,青光眼人群的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circum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cpRNFL)厚度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 GCLIP )厚度均低于正常人群,cpRNFL 和GCIPL厚度这两个参数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1]。
应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双眼角膜像差的一致性
![应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双眼角膜像差的一致性](https://img.taocdn.com/s3/m/a0f7490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4.png)
应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双眼角膜像差的一致性李史序;王静;赵江月;张劲松【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群双眼角膜像差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观察性研究分析.随机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群240人(480眼),年龄10~70岁,每隔10岁分一组,共分为6组,每组40人,对纳入研究的人群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分别测量双眼角膜地形图及波前像差,收集每个人在2 mm、3 mm、4 mm、5 mm瞳孔直径下双眼的角膜像差,包括水平三叶草差(Z33 )、垂直三叶草差(Z3-3 )、水平四叶草差(Z44 )、垂直四叶草差(Z4-4 )、水平彗差(Z31 )、垂直彗差(Z3-1 )、水平二次散光(Z42 )、垂直二次散光(Z4-2 )、球差(Z40 ),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眼指标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双眼各像差的相关性,Bland-altman比较双眼总角膜像差的一致性.结果总角膜像差在双眼间存在镜像对称并具有一致性,但在不同条件下,双眼角膜像差存在差异:2 mm和3 mm瞳孔直径下,除Z33双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其余像差双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 mm瞳孔直径下,Z31 、Z4-4 、Z42双眼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 mm瞳孔直径下,Z31、Z4-4、Z42双眼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Z40最为稳定,在双眼间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三叶草差、彗差双眼间的差值均逐渐增大,四叶草差、二次散光、球差随年龄的增加在双眼间变化微小.结论总角膜像差在双眼间具有一致性,但在不同瞳孔直径下双眼角膜像差存在差异.【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5页(P63-67)【关键词】角膜像差;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一致性【作者】李史序;王静;赵江月;张劲松【作者单位】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眼科,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眼科,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眼科,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眼科,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辽宁省晶状体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8.1近年,眼科手术已经从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方向转变,角膜作为最重要的屈光介质,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像差的产生。
双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参数对称性的分析
![双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参数对称性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65333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8.png)
双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参数对称性的分析刘瑞;邹俊;刘国栋;朱煜明;刘晓强;汪浩【摘要】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健康中青年人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双眼对称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患者53例106眼,测量并比较双眼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全层视网膜厚度(full retina thickness,FRT)、外层视网膜厚度(outer retina thickness,ORT)、黄斑区平均GCC厚度、局部丢失体积(focal loss volume,FLV)和整体丢失体积(global loss volume,GLV)的差异;并分析左右眼差值(△GCC、△FLV和△GLV)与年龄、性别、AL及FRT左右眼差值(△AL、△FRT)的相关性.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AL外(t=2.241,P=0.029),左右眼FRT、ORT、GCC厚度、FLV和GL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C、△FLV和△GLV与年龄、性别和△AL无明显相关性;△FRT与△GCC、△GLV分别呈正、负相关(r=0.321、-0.356,P=0.019、0.009).结论:健康中青年人群GCC结构具有双眼对称性,且该对称性不随年龄、性别及眼轴差异度变化而改变.【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1【总页数】3页(P151-153)【关键词】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病理学;双眼对称性;诊断【作者】刘瑞;邹俊;刘国栋;朱煜明;刘晓强;汪浩【作者单位】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200072 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
L2 近视LASIK术后屈光回退眼和非回退眼角膜形态改变的差异
![L2 近视LASIK术后屈光回退眼和非回退眼角膜形态改变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88176408a1c7aa00b42acb35.png)
L2 近视LASIK术后屈光回退眼和非回退眼角膜形态改变的差异摘要:目的探讨近视LASIK术后屈光回退眼和非回退眼角膜形态之间的差异性。
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42患者,4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眼和21例非屈光回退眼,采用OrbscanII系统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中央角膜厚度、前表面曲率半径以及后表面曲率半径,并进行比较。
结果在中央角膜厚度方面,两组患者在同一时期的中央角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后表面曲率半径方面,前两组在同一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视力回退组患者术后1周后表面曲率半径显著显著(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而非回退组术后1周的后表面曲率半径显著小于(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
在前表面曲率半径方面,两组在同一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术后全角膜向前膨隆可能是导致LASIK术后视力回退的原因。
关键词:角膜;LASIK;近视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强度和时间不断增加,患有近视的人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近视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1]。
由于LASIK手术具有手术反应轻、矫正范围广以及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近视的首选方法[2]。
本研究比较LASIK手术后非回退眼和屈光回退眼的角膜形态之间的形态变化,探讨导致近视回退的可能机制,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42患者,4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眼和21例非屈光回退眼。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具有以下指征:1)术前2年近视度数稳定,新增加的近视屈光度小于0.5度;2)术前无相关眼科疾病和无活动性炎症;3)术前矫正视力大于0.5,眼压在10-21mmHg,且无青光眼等眼科疾病;4)角膜剩余基质床厚度大于250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年 1 0 1 2月第 9 第 3 期 卷 4
・
临床研究 ・ 5 9
近视 患者双 眼形态相似 性研 究
杨 佳 赵 武校
林 恩韦
李晓波
( 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 科,广 西视光 中心 ,广西 南宁 50 2 ) 30 1
【 摘要】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近视 患者双 眼形态的相似性。方法 数字随机法抽取 2 0 年 1 09 2月至 2 1 2月在广西视光 中心就诊的 3 00年 O
中图分类号:R7 . 78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14 (0 1 4 05 - 2 6 1 89 2 1 )3 - 0 9 0
约L I 术 的3 例屈 光 不 正性 近 视 患者 ,年 龄 1 ̄ 3 ,屈光 ASK手 0 73岁
角膜地 形 图检 测是准分子激 光角膜屈光手术 患者术前 的常 规检测 项 目,是判 断角膜形态最 直观的临床指标 。本文主要针对屈 光不正性 近视患者角膜形态特点开展研究 ,旨在探讨双 眼形态学上 的相似性。 1资 料与 方法 1 . 1临床资料
经原纤维病变),但是实验过程中的大鼠均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瘫痪症
状 ,这与临床上在 运用治疗剂量 的抗癫痫药神经病变 多呈轻微症状一 致,但这也正是我们在临床上运用抗癫痫药过程 中容易忽视 的地方 。 另 外 ,在运用 抗 氧化剂 预 防抗癫 痫药 周 围神经 损伤 的防治 作用 这 一实验过 程 中发 现,G E ( )维生素E 可纠正抗癫痫 药对大 B和 或 都 鼠体 内 ( 血清和 周 围神 经 )TA C O 和G H P 活性 的抑制 ( - O 、S D S —X P <O 1或P . ) ,这说 明G E . 0 <O 5 0 B 和维生素E 两种抗 氧化剂 均在防治抗 癫痫 药周围神经病 方面有确切疗 效,与以往很多有 关此 类研究的结果
面的 D f 值 。所得 数据按 眼别 进行 分组 。使 用 S S 1 . i f P S 30统计软 件 采用 配对 检 验 比较 两组指标 间 的差 异 ;P asn相 关 分析探 讨 两组 间的 er o
相 关性 ;方差 分析检 验 两组间 的 线性 回归方 程。结 果 配对 t 验显 示 :屈 光 不正 性近视 患者的 以上 角膜 形态指 标 在双 眼间 无明显 差异 检
例屈 光不正 性近视 患者 ,年龄 1- 3岁 ,屈 光度 一. -5 8 ( 效球镜 ) 73 22 一. D 等 5 8 。采 用 美国 B uc&L mb公 司生产 的 0 bcn ash o rsa一¨Z角膜地 形 图 系统进 行检 测 ,收 集每位 患者 的双 眼角膜 中央厚 度 (C ) ap C T 、K p a角、 前房 深度 ( D) 角膜横 径 ( h e o i ) 以及 角膜前 、后 表 AC 、 w i—- t t t wh e
采用 美国B uc&L mb 司生产 的Obcn Ⅱ 角膜地形 图系统 ash o 公 rsa- z
21抗癫痫药对周围神经的损伤作用实验结果 . 06 ) 种抗癫 痫药都 能 同时引起成 年大 鼠程 度不 同的显 著神经 原纤 维病变 。病 变性质 以髓 鞘脱失 为主 ;P T Z 和C Z H 、C P B 均可导致 成年 大鼠血清与坐骨 神经TA C - O 不同程度降低 。P T B Z 和 C Z H 、P 、C P B 等 4 Es 种A D 同时引起 成年与婴幼大 鼠血清和坐骨神经 S D O 活力一致性 下 降。P T B、V A、C P C Z H 、P P Z 和 B 同时导致成 年和婴 幼 鼠血 清G H S— P 活性显著 下降 ,P T B B  ̄时 引起2 X H 、P 和C z ] 个年龄组坐骨神经G H S—
数 字 随 机法 抽 取 2 0 年 1 月 至2 1 年2 在 广 西视 光 中心 预 09 2 00 月
度一.  ̄5 8 ( 22 一. D 等效球镜)。诊断标准:双眼屈光度差值 <0 5 。 5 8 . D 7
纳入标 准 :①角 膜透 明、无 眼部疾 病 史 ;②无角膜 接触 镜佩戴 史或
P 活性降低。 X
床和实验研究报道 。我 国有研究者前期研 究发现 ,B 和C P P Z 可引起婴 幼鼠脑内显著的神 经元坏 死与过度凋亡病理过程 】 。 ,然而 ,人们对治 疗量 抗癫痫药诱发 周围神经病 的问题 至今仍然缺乏一致性 认识 ,更缺 少对 其发生机理和 在婴幼患儿 中表现 特征的研究 。本实验 采用对 比对 照研 究的方 法 ,采用不同年龄的S 大 鼠对 比观察我院当前神经 内科最 D 常用的6 种抗 癫痫药 诱发周 围神经病变 的可能性 ,结果证 实 ,除T M P 外 ,其他 5 种抗癫 痫药均 不同程度地 引起大 鼠周围神 经病变 ( 坐骨神
软性角膜接触镜停戴2 周、硬性角膜接触镜停戴1 个月以上;③泪膜
破 裂时而不能配合 s
Obcn Ⅱ 角膜地 形图检测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 。 rs 一 z a
1 . 测方法 2检
基金 项 目:广 西壮族 自治 区卫生厅课 题 (2 12 4 Z 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