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涉及的乘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
(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3. 合作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4. 演示讲解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2)教师讲解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5. 练习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
6.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七、教学反思
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及时发现并纠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八、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乘起
(3)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4)注意进位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6.4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教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续进位计算方法
连续进位计算方法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关键。
以下是关于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
连续进位是指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某一位上的乘积超过了十,需要将超过的部分向前进位。
这种进位现象可能会连续出现,即前一位的进位会影响下一位的乘积,从而产生新的进位。
例如,在计算345乘以7时,个位上的5乘以7等于35,需要向前进位3;十位上的4乘以7等于28,加上前一位进位的3,等于31,需要向前进位3;百位上的3乘以7等于21,加上前一位进位的3,等于24。
在这个过程中,连续进位现象发生了两次。
2. 掌握连续进位的计算步骤
在进行连续进位计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相同数位对齐:将被乘数和乘数的相应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
(2)从个位乘起:从个位开始,将乘数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得到乘积。
(3)判断进位:如果某一位上的乘积超过了十,就需要向前一位进位。
进位的数值为乘积的十位数。
(4)计算下一位:在计算下一位时,需要将前一位的进位加上去,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5)重复步骤3和4:直到所有数位都计算完毕。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连续进位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数位对齐:在计算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被乘数和乘数的相应数位对齐,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2)注意进位:在计算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是否有进位发生,确保进位数值正确地加到下一位的计算中。
(3)检查计算结果:在计算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每一位的乘积和进位情况,确保计算结果正确。
4. 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际应用:
(1)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例题,展示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应用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计算中运用该方法。
(2)练习题巩固: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变式练习:通过改变乘数和被乘数的数值,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关键,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需要熟练运用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5. 常见错误与对策
在学生学习和应用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错误。
教师应当预见这些错误,并准备好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1)忘记进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忘记将某一位的进位加到下一位的计算中。
对策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进位的重要性,并在练习时提醒学生检查每一位的进位情况。
(2)进位数值错误:学生在进行进位时,可能会将进位的数值计算错误。
对策是让学生明确进位的数值来源,即乘积的十位数,并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记忆。
(3)数位对齐错误:学生在计算时可能会忽视数位对齐,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对策是在板书和练习时强调数位对齐的重要性,并示范正确的对齐方法。
(4)计算顺序混乱:学生在连续进位的计算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混乱的情况。
对策是明确计算步骤,要求学生按照从个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计算,并在必要时使用竖式计算来辅助。
6. 教学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直观教学:利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工具,直观地展示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2)分步骤练习:将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分解成几个小步骤,让学生分步骤练习,逐步掌握每个环节。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互助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与评价: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7. 课堂管理
在教授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时,课堂管理也至关重要。
教师应当确保课堂秩序良好,以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和练习。
(1)明确的课堂规则:制定并告知学生明确的课堂规则,如保持安静、举手发言等,确保课堂秩序。
(2)合理的分组: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3)有效的监督: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续进位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