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日 3.欢欢喜喜庆国庆》_5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让老一辈讲英雄的事迹体现了革命思想的传承。
3、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忠于党和人民,为革命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4、增强了学生对英雄们的敬佩之情,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三 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象征
师: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1、出示国旗图片
师问: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分别象征着什么?
学生们讨论应该怎么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及老师的准确指引,学会尊重爱护国旗、国徽。让爱国行为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生活中。
课堂结语: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为我们祖国的生日安排一些庆祝活动吧!
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铺垫。
【板书设计】
新中国的生日
国庆节(10月1日)
烈士纪念日(9月30日)
1、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教师出示PPT: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图片。
学生代表讲述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教师语气凝重的说: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残酷杀害。毛泽东为此亲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歌唱二小放牛郎
出示PPT: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的图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国家象征,初步理解这些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国庆的意义和国家象征的理解都是模糊不清的,爱国行为也仅仅是喊喊口号,不能转化成具体的行动。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及意义加深对祖国的爱戴之情。
学生聚精会神的听学生代表讲述王二小是多么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师补充:他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说到这时老师声音哽咽了...
师小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动荡不安战争持续,有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革命战斗中牺牲了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的新中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孩子回答不清楚)
师讲述:国旗是红色的,象征着革命的胜利是用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角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都在哪里还看的国旗、国徽?在什么时候还要唱国歌?
1、出示一组PPT:
图一: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图片;
图二: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
教师唱歌导入
多煤体播放音乐,教师跟着伴奏深情演唱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首歌。
(歌词略)
师:刚才老师在歌曲中唱到谁过生日了?
板书:新中国的生日
噢!我们的祖国妈妈也有生日,是哪一天呢?
生:祖国妈妈过生日。
10月1日
教师满怀热情演唱歌曲,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感染着班里的每位学生。
活动一 国庆日的由来
学生观看PPT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1、让学生理解到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初步感受这些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感恩、珍惜和热爱当下美好生活
活动四 我们应该怎么做
出示教材第10、11页底部四幅情境图。
图一:下雨了,国旗还没有收起来呢?
图二:马上要升国旗了,我应该原地立正。
图三:活动结束了,这面小红旗怎么办呢?
图四:我要用人民币做一件好看的艺术品。
师:这时候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办呢?
教师出示做法,我们要随时保护好国旗;升国旗时应立定行注目礼;活动结束后小红旗要带回去用心摆放;阻止一切破坏损毁人民币的行为。他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课题
欢欢喜喜庆国庆
--新中国的生日
教学对象
二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教学第一课时新中国的生日,通过课堂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更让学生了解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标志和象征,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3、出示一组PPT: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祭奠革命先烈的图片。
师:为了纪念牺牲的英烈们,把每年的9月30日定为中国烈士纪念日。让我们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
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英雄故事分享给大家。一个个神情凝重,略有所思,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
1、让学生亲自搜集故事,由学生代表叙述故事大意,体现知识信息的获得过程。
图三:学校里同学们升国旗的图片。
2、音乐响起播放国歌《义勇军实行曲》伴奏,
师生现场模拟升国旗的情景,
3、出示国徽图片
教师讲述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周围是稻穗和齿轮,稻穗象征着农民,齿轮象征着工人,国徽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师总结:国旗、国徽、国歌都是国家象征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怀有崇敬之情!
1、插入两张《开国大典》的老照片让学生观看,师生交流后教师解说:1949年10月1日这个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起来了,并且震惊世界。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至此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是我国的国庆节。
2、请同学们算一算今年的10月1日是第多少个国庆日?
(教师引导协助学生计算)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算出今年是第(70)个国庆纪念日。
重温《开国大典》场景,让学生了解这个具有历史意义激动人心的一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动二 那些年的英雄们
(教师在课前布置的任务:让学生搜集抗战英雄的故事,能够上网搜索也能够让爷爷奶奶讲给你听)
课堂上精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学生讲给大家听。
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象征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与学生实行心与心的交流。尤其是故事的引入,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播放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国家象征,培养爱国热情。
难点: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感恩、珍惜和热爱当下美好生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忠于党和人民,为革命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4、增强了学生对英雄们的敬佩之情,激发爱国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三 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象征
师: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1、出示国旗图片
师问: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分别象征着什么?
学生们讨论应该怎么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及老师的准确指引,学会尊重爱护国旗、国徽。让爱国行为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上生活中。
课堂结语: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为我们祖国的生日安排一些庆祝活动吧!
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铺垫。
【板书设计】
新中国的生日
国庆节(10月1日)
烈士纪念日(9月30日)
1、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教师出示PPT: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图片。
学生代表讲述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教师语气凝重的说: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残酷杀害。毛泽东为此亲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歌唱二小放牛郎
出示PPT: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的图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国家象征,初步理解这些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国庆的意义和国家象征的理解都是模糊不清的,爱国行为也仅仅是喊喊口号,不能转化成具体的行动。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及意义加深对祖国的爱戴之情。
学生聚精会神的听学生代表讲述王二小是多么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师补充:他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说到这时老师声音哽咽了...
师小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动荡不安战争持续,有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革命战斗中牺牲了生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的新中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孩子回答不清楚)
师讲述:国旗是红色的,象征着革命的胜利是用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角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都在哪里还看的国旗、国徽?在什么时候还要唱国歌?
1、出示一组PPT:
图一: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图片;
图二: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
教师唱歌导入
多煤体播放音乐,教师跟着伴奏深情演唱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首歌。
(歌词略)
师:刚才老师在歌曲中唱到谁过生日了?
板书:新中国的生日
噢!我们的祖国妈妈也有生日,是哪一天呢?
生:祖国妈妈过生日。
10月1日
教师满怀热情演唱歌曲,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感染着班里的每位学生。
活动一 国庆日的由来
学生观看PPT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1、让学生理解到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初步感受这些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感恩、珍惜和热爱当下美好生活
活动四 我们应该怎么做
出示教材第10、11页底部四幅情境图。
图一:下雨了,国旗还没有收起来呢?
图二:马上要升国旗了,我应该原地立正。
图三:活动结束了,这面小红旗怎么办呢?
图四:我要用人民币做一件好看的艺术品。
师:这时候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办呢?
教师出示做法,我们要随时保护好国旗;升国旗时应立定行注目礼;活动结束后小红旗要带回去用心摆放;阻止一切破坏损毁人民币的行为。他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课题
欢欢喜喜庆国庆
--新中国的生日
教学对象
二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教学第一课时新中国的生日,通过课堂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更让学生了解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标志和象征,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3、出示一组PPT: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祭奠革命先烈的图片。
师:为了纪念牺牲的英烈们,把每年的9月30日定为中国烈士纪念日。让我们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
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英雄故事分享给大家。一个个神情凝重,略有所思,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
1、让学生亲自搜集故事,由学生代表叙述故事大意,体现知识信息的获得过程。
图三:学校里同学们升国旗的图片。
2、音乐响起播放国歌《义勇军实行曲》伴奏,
师生现场模拟升国旗的情景,
3、出示国徽图片
教师讲述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周围是稻穗和齿轮,稻穗象征着农民,齿轮象征着工人,国徽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师总结:国旗、国徽、国歌都是国家象征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怀有崇敬之情!
1、插入两张《开国大典》的老照片让学生观看,师生交流后教师解说:1949年10月1日这个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起来了,并且震惊世界。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至此每年的十月一日就是我国的国庆节。
2、请同学们算一算今年的10月1日是第多少个国庆日?
(教师引导协助学生计算)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算出今年是第(70)个国庆纪念日。
重温《开国大典》场景,让学生了解这个具有历史意义激动人心的一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动二 那些年的英雄们
(教师在课前布置的任务:让学生搜集抗战英雄的故事,能够上网搜索也能够让爷爷奶奶讲给你听)
课堂上精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学生讲给大家听。
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象征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与学生实行心与心的交流。尤其是故事的引入,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播放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国家象征,培养爱国热情。
难点: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感恩、珍惜和热爱当下美好生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