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导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建立描述、解释和预测细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总结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2.运用种群的“J”和“S”形增长的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不同变化规律的因素,并应用于相关实践活动中。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建立种群的“J”形和“S”形增长的数学模型,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课前·自主预习*
《阳光课堂》P6-7“课前·自主预习”
第1课时——*课堂·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1〗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 min就通过二分裂繁殖一代。

1. 根据假设计算出1个细菌在不同时间产生后代的数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 写出第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3. 72 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
多少?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如右
图),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5.数学公式与曲线图各有什么优缺点?〖探究活动2〗
1.阅读教材P8“思考·讨论”资料1和资料2,讨论教材中的讨论题。

2.以下是历年来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数据,它们是否与前面所说的细菌、澳大利亚野兔及环颈雉的增长情况相似?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我国1000~1990年人口数量变化
〖探究活动3〗
资料: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在0.5 mL培养液
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
履虫的数量。

经反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论以下问题:
1、大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与“J”形曲线有什
么不同?
2、为什么高斯的实验结果(如上图)并不像“J”形曲线,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观察曲线,我们可以发现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变化?这说明大草履虫的数量增长出现什么变化?
4、在实验第5天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这个数值意味着什么?
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分裂次数
123456789数量(个)
5、依据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分析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并绘出增长速率变化曲
线图。

6、如果要进一步搞清限制大草履虫数量增长的是空间的限制,还是资源(食物)的限制,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第2课时——*课堂·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4〗
《阳光课堂》P7“合作探究”——“S”形增长和“J”形增长的比较
结合下图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S”形曲线的形成过程中何时出现
了环境阻力?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中,种群数量为
K/2和K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是哪种类型?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大小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3、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目的是什么?
〖探究活动5〗
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2.东北豹濒临灭绝的关键原因是什么?保护东北豹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3.鼠害导致作物减产,蚊、蝇会传播疾病。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4.为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持续获得最大捕鱼量,被捕鱼群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
〖探究活动6〗
《阳光课堂》P8“合作探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结合教科书第11页“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试分析其原因。

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5、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6、对不同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如何选取计数室进行计数?如何进行计算?
*课后·评价作业* 《阳光课堂》P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