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14课基因的分离定律pptx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 567
考向2| 交配类型的应用 2.(2022·河北衡水模拟)水稻的多粒和少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现有多粒植株甲和少粒植株乙,为了判断多粒和少粒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 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让甲和乙分别自交,方案二让甲与乙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若方案一的子代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则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为显性性状 B.若方案一的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让二者子代进行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 C.若方案二的子代只出现一种表型,则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D.若方案二的子代出现两种表型,则让子代两种个体继续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
1234 567
D 解析: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对植物而言,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对动物而言,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测 交法。所以要确定豌豆甲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让豌 豆甲进行自花传粉,若子代中有矮茎植株出现,则甲为杂合子,若 子代全为高茎,则甲是纯合子。
1234 567
(3)交配类型及应用。
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方法 (1)分离定律的实质。
(2)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考向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豌豆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下图为红花植株接受白花植株花粉 的杂交实验。已知选取某种群中多株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各 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红花∶白花=1∶1或1∶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2)注意问题:要_随__机_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摇匀, 重复次数足够多。两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可__以__(填“可以”或“不可 以”,下同)不相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__可__以__不相 同。 (3)实验结果。 ①彩球组合数量比DD∶Dd∶dd≈_1_∶__2_∶__1_。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_3_∶__1_。
5.基因的分离定律
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需要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
( ×)
2.“F1的短毛雌兔与长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
了性状分离现象。
( ×)
3.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
相对
显性
高茎
性状分离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结合 4
1∶1
4.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雌__、__雄__生__殖__器__官_,甲、乙小 桶 内 的 彩 球 分 别 代 表 _雌__、__雄__配__子_ , 不 同 彩 球 的 随 机 组 合 模 拟 _雌__、__雄__配__子__的__随__机__结__合_。
第14课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1.通过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分析,从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 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 2.理解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及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 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科学思维) 3.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 结果分析的能力。(科学探究) 4.关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关注其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社 会责任)
01 层级一
构建必备知识 培养关键能力
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常规题型 考点三 分离定律应用中的概率计算 考点四 分离定律的特例归类分析
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
闭花
相对性状
异花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步骤
外来花粉
3.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1234 567
3.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欲知其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办 法是( )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植株出现,则甲为杂 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植株之比接近3∶1, 则甲为杂合子 D.让豌豆甲进行自花传粉,若子代中有矮茎植株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考向3| “假说—演绎法”辨析 4.(2022·辽宁实验中学模拟)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 不属于假说的是( ) A.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解析: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孟德尔针对该现象 提出假说进行解释,因此不属于假说内容。
1234 567
A.图中①和②过程之间不需要进行套袋处理 B.图中③过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C.该种群中各红花豌豆自交,F1都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D.图中④过程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花粉的数量
1234 567
B 解析:红花去雄之后需要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 错误;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B正确;根据题干,多 株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各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红花∶白花= 1∶1或1∶0,且红花为显性,说明该种群中红花植株有纯合子和杂 合子,只有当种群全是杂合子时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错 误;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参与受精的花粉和卵细胞的数目,而不 仅是花粉的数目,D错误。
为显性性状。
( ×)
4.“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高茎和矮
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推理演绎内容。 ( √ )
5.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数量。 ( × )
1.基本概念辨析 (1)基因类型的辨析。
(2)基因、性状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234 567
D 解析:方案一甲与乙分别自交,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则出现 性状分离的一方为杂合子,则该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 方案一甲与乙分别自交,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甲、乙均为 纯合子,二者子代的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B正 确;方案二甲与乙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表型,说明甲与乙都是纯 合子,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C正确;方案二甲与乙杂 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说明甲、乙中有一方为杂合子,有一方为隐 性纯合子,甲与乙的后代继续杂交依然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
考向2| 交配类型的应用 2.(2022·河北衡水模拟)水稻的多粒和少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现有多粒植株甲和少粒植株乙,为了判断多粒和少粒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 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让甲和乙分别自交,方案二让甲与乙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若方案一的子代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则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为显性性状 B.若方案一的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让二者子代进行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 C.若方案二的子代只出现一种表型,则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D.若方案二的子代出现两种表型,则让子代两种个体继续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
1234 567
D 解析: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对植物而言,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法,对动物而言,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测 交法。所以要确定豌豆甲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让豌 豆甲进行自花传粉,若子代中有矮茎植株出现,则甲为杂合子,若 子代全为高茎,则甲是纯合子。
1234 567
(3)交配类型及应用。
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方法 (1)分离定律的实质。
(2)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考向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豌豆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下图为红花植株接受白花植株花粉 的杂交实验。已知选取某种群中多株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各 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红花∶白花=1∶1或1∶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2)注意问题:要_随__机_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摇匀, 重复次数足够多。两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可__以__(填“可以”或“不可 以”,下同)不相同,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__可__以__不相 同。 (3)实验结果。 ①彩球组合数量比DD∶Dd∶dd≈_1_∶__2_∶__1_。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_3_∶__1_。
5.基因的分离定律
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 有性生殖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需要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
( ×)
2.“F1的短毛雌兔与长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
了性状分离现象。
( ×)
3.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
相对
显性
高茎
性状分离
成对的遗传因子
随机结合 4
1∶1
4.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雌__、__雄__生__殖__器__官_,甲、乙小 桶 内 的 彩 球 分 别 代 表 _雌__、__雄__配__子_ , 不 同 彩 球 的 随 机 组 合 模 拟 _雌__、__雄__配__子__的__随__机__结__合_。
第14课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1.通过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分析,从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 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 2.理解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及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 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科学思维) 3.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 结果分析的能力。(科学探究) 4.关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关注其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社 会责任)
01 层级一
构建必备知识 培养关键能力
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常规题型 考点三 分离定律应用中的概率计算 考点四 分离定律的特例归类分析
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
闭花
相对性状
异花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步骤
外来花粉
3.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1234 567
3.现有一株高茎(显性)豌豆甲,欲知其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办 法是( )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中若有矮茎植株出现,则甲为杂 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中若高、矮茎植株之比接近3∶1, 则甲为杂合子 D.让豌豆甲进行自花传粉,若子代中有矮茎植株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考向3| “假说—演绎法”辨析 4.(2022·辽宁实验中学模拟)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 不属于假说的是( ) A.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C.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解析: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孟德尔针对该现象 提出假说进行解释,因此不属于假说内容。
1234 567
A.图中①和②过程之间不需要进行套袋处理 B.图中③过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C.该种群中各红花豌豆自交,F1都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D.图中④过程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花粉的数量
1234 567
B 解析:红花去雄之后需要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 错误;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B正确;根据题干,多 株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各杂交组合的子代为红花∶白花= 1∶1或1∶0,且红花为显性,说明该种群中红花植株有纯合子和杂 合子,只有当种群全是杂合子时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错 误;形成种子的数量取决于参与受精的花粉和卵细胞的数目,而不 仅是花粉的数目,D错误。
为显性性状。
( ×)
4.“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高茎和矮
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推理演绎内容。 ( √ )
5.F1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数量。 ( × )
1.基本概念辨析 (1)基因类型的辨析。
(2)基因、性状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234 567
D 解析:方案一甲与乙分别自交,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则出现 性状分离的一方为杂合子,则该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 方案一甲与乙分别自交,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甲、乙均为 纯合子,二者子代的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B正 确;方案二甲与乙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表型,说明甲与乙都是纯 合子,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C正确;方案二甲与乙杂 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说明甲、乙中有一方为杂合子,有一方为隐 性纯合子,甲与乙的后代继续杂交依然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