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点的布局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十二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 坚持政府优先改革的战略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牛文元,中国只有通过城市化发 展战略形态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 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的培育,构筑开放、流动、 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则是解决中国目前“ 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 镇不优”的根本举措
► 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 治城市病,一举克服伟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 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的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 (1)从中心城市人口的聚散看,城市化可分为向 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
向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由小城镇向 大城镇集中、由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发达地区城市集中的 过程
离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或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中 中城市扩散的过程,包括郊区化或逆城市化
郊区化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 的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词
►中央提出20字的目标和任务
生产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和基础 生活宽裕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目的 村容整洁 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 乡风文明 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
►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 、新农民、新风尚缺一不 可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第十二章 居民点用地规 划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二、居民点的分类 三、居民点的用地
►第二节 城镇化问题
一、城镇化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 三、我国城镇化
► 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布局理论 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 第四节 居民点规模
► 从投资来说,建设一个新农村需要上亿资金,农民 本可用于投资的积累资金将变成住房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
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缓解供地不足的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居民点布局空间的理论基础
• 区位理论 • 规划理论 • 农村深层结构 原理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分级布置形式,也可以看做 由分散到集中布置的一种过渡形式, 以一个比较大型的居民点如集镇、 中心村为中心,周围带几个小村, 这种布局形式的最大优点是把现状 和远景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从现有 生产水平出发,又可以照顾到生产 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心布局的现要求。 便于村庄分布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
自然条件的制约 传统文化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得推动
国家政策的改革
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 • • • • • 村庄建设选址不太科学 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功能不齐全 居民点用地缺乏统筹规划,无序建设严重 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用地疏于管理 农村居民点人居环境较差 土地执法力度不够 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低,浪费严重
目 录
释义居民点、农村居民点 中国居民点分类体系图
农村居民点研究意义、理论基础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形式、现 状特征及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点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释义(一)
居民点[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 聚定居地点。人类的各种集居地,又称聚落。各
种职能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集镇和村落都是居民 点。

大小居民点分布成条状, 沿交通线而立,如串珠一般, 如沿铁路干线、公路、河流 分布。两条或更多交通干线 上的枢纽,往往形成较大的 经济中心,如形成集镇等。 在农村,有时沿一条山坡、 一条河流、一条公路形成许 多居民点。
同一级居民点集中于一处 的布置形式。平原地区由于地 形平坦,便于集中。在一个村 范围内,人口集中居住,可以 使布局紧凑,用地节约,工程 投资少,也有利于改善居民文 化物质生活。

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 村 是 空 间 和 人 口资 源 的 集 中地 . 农 村 的基 本 单 元是 村 庄 .村 庄 的 构 成 细 胞 是 民 居 。 居 民点 布局 虽 是 一 个 具 体 问 题 .但却 是 关 乎 我 国最 大 的 空 间 资 源及
最 大 多数 人 切 身 利 益 的 一 件 大 事 .是 研
前 农 村 的 居 住 建 设 情 况 分 析 .o 以 上 9% 的农 村 住 户 没 有 正 规 的设 计 模 式 。 一 方 面 由 于 村 民 集 居 点 缺 乏 科 学 的 功 能 规
划 。 局 结构混乱 。 路 网络不 合理 , 布 道 主
祖 房 仍 留 着 , 成 “ 心 村 ” 这 种 现 象 在 形 空 ,
山区 尤 为 普 遍 。 2 我 国 农 村 居 民 点 布 局 存 在 问 题 的 原

21 认 识 上 的 偏 差 .
房 、 房 ( 房 、 舍 、 所 ) 本 按 联 体 辅 柴 蓄 厕 基 或连片设置 和附地相互分割包围 。 场 、 晒 庭 院 、 庭 作 坊 混 杂 。 成 了用 地 浪 费 及 家 造
环 境 质 量 的 恶 化 。 另 一 方 面是 长 期 以 来
211 一 些 部 门领 导 认 识 上 的偏 差 。 他 .. 们 认 为 乡村 城 镇 化 .更 重 要 的 是 如 何 扩
大 城 镇 规 模 .而 不 重 视 长期 有农 民 留 驻
的一 些措 施
工 程 量 大 、 本 高 、 位 难 、 平 低 , 量 成 到 水 大
农 民 不 能 享 受 基 础 配 套 设 施 .生 活 质量 较 低 .脏 、 、 ” 象 比 较 严 重 。如 : “ 乱 差 现 排 水 不 畅 . 多 村 无 暗沟 。 至 连 明 沟 也 没 许 甚 有 . 者 是 有 排 水 沟 而 不加 以 疏 通 , 遇 或 一 大 雨 .顺 地 蔓 延 ,既 影 响 美 观 又 传 播 疾 病 :另 外 就 是 绝 大 部 分 的农 村 缺 乏 公 共

国土空间规划中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与优化

国土空间规划中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与优化

国土空间规划中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与优化发布时间:2023-02-17T00:44:35.71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9期10月作者:刘菲[导读]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也变得势在必行。

刘菲河北正坤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摘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也变得势在必行。

本文以某县域为例,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为加快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与优化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居民关系的主要形式之一,承载着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是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导致居民点用地分布不协调。

近年来,在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定居点无序扩大、布局分散等问题的影响下,日益加剧的现有城乡矛盾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合理优化农村居民点结构,不单单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国土空间规划中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 1.1 村庄平面布局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按照适度集中原则,统筹安排居住、产业、公共服务、景观绿化等空间布局,满足新时代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传承村落空间基因、延续当地空间特色,整理激活零散用地、闲置空间,合理增补各类功能空间,优化组织内部路网、绿道水系,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田水路林村”空间格局,推动乡村用地集聚、功能提升、有机更新。

统筹村庄“山、水、田、林、路、屋”等村庄风貌要素,从村庄空间的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进行村庄风貌设计引导。

并通过村庄主要交通轴线及上层规划的乡村旅游线路将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进行串联,塑造多层次性的村庄总体风貌格局。

近景设计引导:设计村内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公共活动场、村入口空间、集会场、晒场等生产场所。

沈阳康平县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

沈阳康平县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

● ● H


● ●

一献
— 两
r !


I l






l 珏
《 豢


I .
I 7 鲁




囊 ■ ■
兰 擎■ a ■ 夺If■
●■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持


在 1 0 5 0人 之 间 。 0—0 从 上 述 各 乡镇 人 口规 模 和 人 口密 度 比 较 可 以 看 出 , 康 平 县 人 口分 布 情 况 跟 行 政 区 划 有 很 大 的 关 系 ,各 乡 镇
从 总人 口和人 口密 度 各个 方面 差 别 都很 大 。但 从人 口 密
三 、 平 县 居 民 点 布 局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康
1 居 民 点 布 局 分 散 。 模 小 , 量 多 . 规 数
20 0 8年 , 平 县 自 然 屯 总 数 为 6 2个 。 均 人 口 规 康 3 平 模 为 4 9人 , 体 看 来 , 0 以 上 的 农 村 居 民 点 人 I规 模 2 总 7% Z l 都 在 5 0人 以 下 , 且 有 超 过 三 分 之 一 的 农 村 居 民 点 人 口 0
86 .4万 人 。按城 镇 人 1 3占总 人 口的 比例 计 算 , 0 8年 , 20 县
域 城镇 化 水平 约 为 3 .%。 83 2 县 域 居 民 点 人 口布 局 现 状 .
20 0 8年 统计 数 据显 示 ,康平 县农 业 人 口为 2 .4万 71

农村居民点布局整理建设的路径探讨

农村居民点布局整理建设的路径探讨

农村居民点布局整理建设的路径探讨摘要:在分析潘塘街镇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村庄空间布局的原则,农村居民点布局整理路径,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复垦节约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最后,提出近期建设的实施措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推进农村居民点整体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布局整理,复垦土地,集约配置1.前言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表现核心,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农村土地利用重要组成部分[1]。

武汉农村居民点规模小,数量多,土地利用率低,集约利用非常迫切。

目前,这种粗放方式土地利用,已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利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2]。

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及时的土地复垦,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综合绩效,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我们在承担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镇域村庄布局规划规划设计中,在城乡统筹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项目概况潘塘街地处武汉市新洲区东北部,距新洲区城关邾城36公里。

东南与徐古镇接壤,西南接三店街,北部与麻城市相连。

潘塘街境内多丘陵岗地,夹杂一些小块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规划范围是潘塘街的行政管理范围,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潘塘街镇区和28个行政村,共207个自然村。

3.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浪费:农村居民点分布极不均匀,人口规模差异很大,部分基层村不到50人,而有些基层村600-700人。

居民点平均规模小,宅基地占地面积大,各行政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多在110㎡/人以上,农业用地与村庄建设用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仅3亩,土地利用分散、无序,利用率低。

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滞:由于村湾布局分散、单个规模较小,不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和规模化发展;建设村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灌溉沟渠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镇域文、教、卫、商等公共设施简易老化,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村民基本卫生需要;镇域内缺乏村民体育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镇域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和环卫设施。

居民点的布局

居民点的布局
如长沙市、株洲市、 湘潭市为三角形。
沈阳市、鞍山市、本溪 市和抚顺市为四边形。
5
A
二、居民点布局的原则
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 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6
A
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
服务半径:城镇在组织社会生产和居民 生活方面所产生的经济服务影响的地区范 围。
在农村居民点布局时,纪要考虑到居民便于到工 厂、商店上班,又要便于下地劳动。
9
A
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目前我国的多数居民 点都普片表现为规模 小、布局分散,兴建 住房时求大求宽,多 占耕地。这样就违背 了《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需求。
10
A
三、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
1、指标比较 法
经济服务半径; 交通运输条件; 居民点占地面积; 原有居民点的利用率; 安全卫生条件。
居民点的布局
L/O/G/O
Aபைடு நூலகம்
1
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居民点布局是最重要的规划 项目。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点 的性质、规模和类型决定的,随着各地自然、经济 条件、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变化。
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居民点大致有以下四种布 局形式:
(1)、卫星式
(2)、带状式
在居民点布局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 情况,合理确定居民点的经济服务范围。 并且一个区域的居民点布局,必须从区域 经济建设的远景出发,使全区居民点形成 一个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相互协调的有 机体。
7
A
8
A
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和 农村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各种协作关系 得到发展,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

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
长沙县双江镇山笔村就是典型的农林型村庄,村内林地、耕地分别占总用地的 70.69%, 12.65%。村南北长 4.7km,东西宽 3.2km,农业用地相当分散,现状居住用地分散布置于村 内各处,但基本上是位于山脚田边,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4-5 处,而散落于各处的小点达上百 处之多。在用地规划时,我们在满足农业耕作半径的需要同时,继承传统的“山脚田边”的
2.2 农村居民点规划存在的问题
而当前规划师所做的农村居民点规划也存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居民点的规划在各个规划层面都有但各层面的规划各自为政,不能成为一个系统,很好 的指导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 在宏观布点时不能抓住主要制约因素,合理布置。现有规划中依农民要求沿村内主要道 路规划居民点的现象比较多见,但并不一定适合这些村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微观布局时千篇一律,较少考虑当地村庄的实际情况,多数不考虑地形地貌,经济情况 等等,而采用统一的规划模式,这样容易造成千村一面的结果,导致村庄特色的丧失。
宁乡县大成桥乡永胜村正是农工型村庄的典型。该村拥有三个小型煤矿,为该村带来了 很多经济收入,另有一些小型的村办企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该村成为宁乡县经济较为发 达的村庄之一。但由于煤矿资源的日渐枯竭,其他工业逐渐发展。因此,该县和乡镇府拟在 该村发展工业,在其南部兴建了一个工业园,将村内的工业集中至工业园内,既保证了工业 的发展,又减少了工业对村庄其他功能的影响。现状村民居住点分布零散,村民基本在自家 田地上兴建住宅,在规划中采取改建和新建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对居民点进行分类,分成村 居式新建点、村居式整治点、社区式新建点三类,将北部一些比较偏远和居住条件不佳的地 方的村居向南部条件较好的地区迁移。在用地的选取时,充分尊重地形,选取山脚田边地势 比较平坦的空地,体现南方丘陵地区特征。同时在整治示范点及新建示范点规划中,考虑以 道路和院落空间两种方式来处理户与户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农民的交流和交往的需要[4]。

农村居民点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农村居民点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农村居民点的整体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从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必要性、规划原则与方法、建设内容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必要性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农村环境:农村居民点规划能够合理布局农村建设,减少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态效益。

2. 优化农村空间布局:通过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的位置和规模,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3.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规划合理的农村居民点能够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二、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农村居民点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的需求、土地资源、自然环境等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依据农村居民需求:规划应该以农村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问题,提供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应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农村土地的过度开发,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考虑自然环境: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点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4. 综合协调发展:规划应该注重农村居民点与周边乡村的协调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内容农村居民点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和生活条件。

2.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3. 居住环境改善:包括居民房屋改造、环境卫生改善等,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4. 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农村居民点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

新农村居民点布局及规划方法研究
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低,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普遍超标。现状人均居住用地 150 平方米以
1
上的占 53%,180 平米以上的占 41%,部分村甚至达到了 300 平米以上,只有少数的村人均
居住用地在 100 平米以下。
农村居民点面貌较差,内部结构松散,居住建筑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农村居民住宅楼房
比例不到 40%,空心化现象突出,基础设施缺乏,建设标准低。
3.2 分类比较法
在进行居民点规划的时候,通常会出现对同一个要素有不同的分类,我们会根据这些要 素的不同分类来考虑布局的方式。如村庄的产业职能、地理位置、村庄规模、服务设施的完 善程度等等。下面我们就以村庄产业职能的分类来说明分类比较法的应用。
根据对长沙农村现状的调研和对村庄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按产业职能将村庄分为了农 业型、农工型、农旅型等几类,并根据实际的规划总结了这几种类型村庄的规划布局的侧重 点和模式。
长沙县双江镇山笔村就是典型的农林型村庄,村内林地、耕地分别占总用地的 70.69%, 12.65%。村南北长 4.7km,东西宽 3.2km,农业用地相当分散,现状居住用地分散布置于村 内各处,但基本上是位于山脚田边,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4-5 处,而散落于各处的小点达上百 处之多。在用地规划时,我们在满足农业耕作半径的需要同时,继承传统的“山脚田边”的
村域层面的总体规划,是通过调查各居民点的现状建筑质量,村域内地形情况,村域内 用地情况,根据村庄的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居民点位置与规模,但总的原则是“相对集中, 少占耕地”。长沙现状居民点用地比较零散,在规划时必然会遇到较大的调整,因此,在调 整时需要树立牢固的全局观念,从整个村庄甚至是整个镇域范围内来考虑居民点的布局。同 时,农村居民点的规划要避免沿公路盲目兴建等缺陷,布局时必须对居民点中各类用地统筹 考虑,处理好生产建筑用地及农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的关系。此外,要合理预测村庄人口, 并规划合适的居民点规模,针对长沙地区现状人均居住用地较大的特点,适当降低人均用地 指标,实现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和规模的合理化。

农村居民点的布局

农村居民点的布局

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各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然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将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挂钩,作为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关键之一,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在于如何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关键词】土地供需矛盾;土地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引言研究综述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镇化步伐加快,土地空间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乡镇招商引资及集镇发展无用地指标可用;而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方式粗放”。

乡镇及农村建设用地缺乏规划思想的指导,建设无规划或先行于规划,布局混乱;或与规划思想不相协调,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较低。

时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简称“增减挂钩”)政策的推行,一则使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提高,二则有力地缓解了发展无地可用的僵局,为城镇发展赢得了空间。

但是,土地供需矛盾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能因为城镇发展寻得空间就忽视农民的利益,影响农村的稳定。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协调人地关系、增强区域经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农村居民点布局类型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农村居民点或新村规划布局,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1)以公社或场所在地为中心,建立完全集中式居民点(大集中)。

(2)虽有公社或大队所在地的集中式居民点,周围再分布有较小的集中式居民点(大集中+小集中)。

(3)以一个生产队为中心,建立小型集中式居民点(小集中)。

(4)沿用原有村落,就地改建进行改造。

(5)自发形成的小村落。

2 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2.1村庄建设选址不太科学有些村庄位于自然地质灾害多发区,村庄布局隐患多,形成“先天性”不合理。

在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依然有村庄布局,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优化空间布局的有力工具。

在县域规划中,居民点的布局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公共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本文旨在利用GIS技术,分析县域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布局方案。

二、数据获取和处理1. 数据获取本文选取了某县域的居民点空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部门提供的人口普查和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获得。

数据包括居民点的经纬度坐标、人口数量、居民点类型等。

2. 数据处理与分析首先,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得到居民点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其次,利用密度分布图对居民点进行分区划,划分出不同的集群。

然后,计算每个居民点的聚集程度,包括人口聚集程度和空间集聚程度。

最后,采用特定的指标评估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合理性和优劣。

三、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1. 人口密度分布根据插值分析结果可得居民点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通过分析图中的热点区域和冷点区域,可以得出县域内的人口分布特征。

2. 居民点聚集程度分析通过计算每个居民点的人口聚集指数和空间集聚指数,可以评估居民点的聚集程度。

人口聚集指数考虑的是人口数量的分布特征,可以衡量居民点的人口密度;空间集聚指数考虑的是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分布特征,可以衡量居民点的空间分布集聚程度。

四、优化布局方案1. 增设公共设施根据居民点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聚集程度,合理增设公共设施,将其布局在人口密集和聚集程度较高的地方。

这样做可以缩小居民点之间的距离,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

2. 调整居民点布局根据居民点的聚集程度和空间集聚程度,调整居民点的布局。

在人口密集和空间集聚的区域,可以适当转移一些人口较少和空间分散的居民点,使得居民点之间的距离更加均衡,方便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布局,促进县域内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避免一些地区过度拥挤或资源空间浪费的问题。

02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导则

02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导则

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导则主编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批准部门:辽宁省建设厅施行日期:2008年5月1日关于发布《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辽建发[2008]29号各市建委(局):为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指导全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的编制,我厅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制的《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编制导则》,业经审定,现予以发布。

一、凡我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均应按本导则要求进行编制,并要符合导则中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乡镇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可参照执行。

二、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是对建制镇镇区居民点以下农村地区居民点布局安排的具体化。

在规划的编制中要本着“五个统筹”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原则,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并与其他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相协调。

三、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的编制,要按本导则精心组织,严格审查,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和质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严肃性。

四、本导则由辽宁省建设厅负责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负责解释。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建设厅2008年4月11日前言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撤乡并镇,指导农民向居住区集中,使土地这个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使用。

辽宁省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导则,较好地体现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手段。

一、编制本导则的目的,是指导我省县域(县级市、区)居民点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和基本内容,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规范性。

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总则;2、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内容;3、基础资料收集与成果要求。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特点与驱动力分析[论文]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特点与驱动力分析[论文]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特点与驱动力分析摘要: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景观指数模型,从处于三峡库区腹地的涪陵区选取了9个村作为研究区域,从整体空间分布和局部斑块形态两个方面分析了村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特点,并从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村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特点差异明显。

其中,空间分布集聚的村落,其居民点内部空间的利用却相对粗放;海拔高度对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较明显,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村域平均海拔值附近区域;坡度的影响较弱;过境公路对农村居民点布局影响较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都与其到公路的距离成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gis空间分析;布局特点;驱动力中图分类号:f301;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800-06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区域,是研究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1]。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乡统筹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对农村居民点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

以往,国内学者主要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角度探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和整理模式[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在多个地区使用rs和gis 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变迁规律[3]。

但是,研究范围主要为县域或更大的区域,而小尺度的,特别是村域范围的研究成果鲜见报道。

为此,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利用景观指数模型,以村域为研究范围,分析不同村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特点及背后的驱动力,以期为即将进行的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4]。

1 研究区概况三峡库区包含了长江流域因修建三峡水电站而被淹没的地区,共约7.9万km2。

研究区包括重庆市核心城区及所辖15个区、县、湖北省所辖4个区、县,共涉及129座城镇、淹没耕地1.94万hm2、产生移民117.15万人。

随着库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用地需求迅速增加,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

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2 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所存在的问题2.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2.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2.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

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

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居民点布局规划技术流程

居民点布局规划技术流程

居民点布局规划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居民点布局规划技术流程一、前期调研阶段在开始居民点布局规划之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前期调研。

规划调控下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达坂城区为例

规划调控下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达坂城区为例

规划调控下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达坂城区为例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为了对乡村居民点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有效指导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新农村建设实践。

本文以达坂城区村庄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为例,提出较为具体的优化方案,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与整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总体规划;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达坂城1引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整治的大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其优化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重视的热点议题。

近年来,受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地规模大,建而不用,扩张无序、布局散乱,基础设备不完善、使用率低等问题的影响,农村人地矛盾加剧,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

对农村居民点合理优化布局,在促进土地资源集约使用、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同事,还可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本文以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对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2区域概况达坂城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段,乌鲁木齐的东南部,西临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乌鲁木齐县,东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北接芦草沟乡和阜康市、吉木萨尔县。

达坂城区行政区划总面积4759.2km2平方公里,包括水磨村、苇子村等21个行政村。

3现状乡村居民点布局现状问题分析3.1布局分散,多沿水网分布从整体来看达坂城区乡村居民点呈串珠式布局,村庄多自然形成于水系旁、沟谷中与道路两侧,个别村庄位于湿地保护范围区、洪水淹没区内,对生态保护、村民住房安全均有不利影响。

乡村之间的交通距离相对较远,布局较为分散,也造成了基础设施难以统一配套完善,资源浪费等问题。

图1 达坂城区现状街道、乡镇及村庄分布图3.2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高达坂城区域位置相对偏远,乡村土地利用较为粗犷,乡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其中以阿克苏乡下辖的村庄比较典型。

2017年,阿克苏乡人口数约为3600人,98%为哈萨克族。

第五章 居民点体系布局及用地规划

第五章 居民点体系布局及用地规划

第五章居民点体系布局及用地规划
一、
1.根据居民点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人口规模的不同,目前我国把居民点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城镇布局的形式可根据城市首位度分为极核型、________、________。

3.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宅建筑群体平面布置的基本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________、________。

二、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
1.农村居民点、城镇居民点
2.双核型均核型
3.卫星状布局条带状布局块状布局自由式布局
4.混合式自由式
二、
答 1.符合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
2.城乡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3.有利于生产,方便于生活;
4.珍惜土地、节约用地;
5.创造或保持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的最佳生态环境。

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中的行政配套设施布局

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中的行政配套设施布局

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中的行政配套设施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成为了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中,行政配套设施布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中行政配套设施布局的重要性、原则和实施策略。

一、行政配套设施布局的重要性行政配套设施布局是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可以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

合理的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可以确保这些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生产效率。

其次,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可以提供公共服务。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需要配备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合理的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可以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

最后,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需要配备商业、金融、物流等经济服务设施。

通过合理的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

二、行政配套设施布局的原则在农村居民点建设方案规划中,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应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应以农村居民的需求为导向。

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需求不同,因此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投资。

其次,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应注重公平与公正。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应注重公平原则,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经济机会,避免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再次,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应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需要,避免一味追求眼前效益而忽视可持续性。

行政配套设施布局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武汉市、鄂城市、黄石 市等沿长江成为一条带。 如潼关市、渭南市、西安 市、咸阳市、宝鸡市等沿陇 海铁路成为一串珠分布。
3、多边形式
这种形式一般分布 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 按形状可分为三角形、 四边形等。
如长沙市、株洲市、 湘潭市为三角形。 沈阳市、鞍山市、本局的原则
三、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
经济服务半径; 交通运输条件; 居民点占地面积; 原有居民点的利用率; 安全卫生条件。
1、指标比较 法
(二)运输重 心法
当其他因素基本相同, 运输费用作为厂址的重要因 素,可用中心法来选择厂址。
(三)分级评 分法
对不同的厂址方案的 所有因素进行评分, 并根据分数值的高低 来确定最优厂址的一种方法。
谢谢!
L/O/G/O
1、卫星式
这种形式一般以大城市 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重 点卫星城和一般城镇。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 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 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 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 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 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 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 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2、带状式
大小居民点分布呈带状, 目前最主要的是沿着铁路干 线、大型河流或国家级公路 而设立。
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 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1、服务半径合理,区域布局完整
服务半径:城镇在组织社会生产和居民 生活方面所产生的经济服务影响的地区范 围。 在居民点布局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 情况,合理确定居民点的经济服务范围。 并且一个区域的居民点布局,必须从区域 经济建设的远景出发,使全区居民点形成 一个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相互协调的有 机体。
2、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和 农村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各种协作关系 得到发展,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在农村居民点布局时,纪要考虑到居民便于到工 厂、商店上班,又要便于下地劳动。
3、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耕地。
目前我国的多数居民 点都普片表现为规模 小、布局分散,兴建 住房时求大求宽,多 占耕地。这样就违背 了《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需求。
居民点的布局
L/O/G/O
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居民点布局是最重要的规划 项目。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点 的性质、规模和类型决定的,随着各地自然、经济 条件、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变化。 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居民点大致有以下四种布 局形式: (1)、卫星式 (2)、带状式 (3)、多边形式 (4)、自由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