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金叶榆等三种彩叶乔木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金叶榆等三种彩叶乔木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江东华陈火根
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0年第5期
江东华1 陈火根2
(1江两省樟树市五脑峰林场 331200;2樟树市林业局)摘要:本试验以中华金叶榆、金
叶糖槭、紫叶稠李1年生离体枝条为试材,设置7个低温梯度:O℃、-6℃、-12℃、-18℃、
_24℃、-30℃、-36℃,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各树种枝条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规律。
根据结果综合分析认为:3种彩叶树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紫叶稠李、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
关键词:彩叶树种;抗寒性;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
彩叶树种的观赏价值主要在于叶色丰富,具有观花植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观赏期长、营造的景观稳定,如果配置和应用得当,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
拥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彩叶树种资源也极为丰富,据1993~1997年的初步调查[1],我国彩叶
植物达400多种,分别属于62个科、108个属,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彩叶树种的利用和品种
选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热衷于耗资从国外引种或大量快繁,盲目推广,冈此研究其抗逆性
和进行本土化驯化是应用推广的关键。
中华金叶榆是白榆的变种,叶卵圆形,呈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其枝条萌生力强,比普通白榆的枝条更密集,树冠更丰满美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黄印冉、张均营[2-3]等人报道了中华金叶榆的繁殖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金叶糖槭是糖槭的一个变种,其树冠卵圆形,株高可达24m,叶片金黄色,光泽艳丽,观
赏价值高。
目前关于糖槭的研究比较多:邓玮光[4]、吕庆茹[5]、赵绥林[6]等人对糖槭的引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而关于金叶糖槭的研究还未见。
紫叶稠李为蔷薇科,李属中稠李的一个变种,乔木,高可达12m,单叶互生,整个生长季
节都为紫色或绿紫色,秋季叶色更艳,总状花序,白色清香,适应性较强,是四季有景可赏的
优良绿化树种。
关于紫叶稠李的研究多集中在引种栽培、种子繁殖、育苗方法、离体快繁及在
园林中的应用,而抗寒等逆境生理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紫叶稠李为4年生嫁接苗,采自江两农业大学。
采用
随机取样法,各个树种随机选5株长势基本一致的单株,取树冠外围粗细均匀的1年生枝条供
作试材,每个树种剪切50枝。
2.2试验仪器
DDS-11A型电导仪;超声清洗机;海尔超低温保存箱;721分光光度仪;离心机。
2.3试验方法
2.3.1采样处理。
将试验材料带回实验室后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洗净后
剪成20cm小段并分成8组,用干净湿润的纱布包好后放人塑料袋中保存备用。
2.3.2温度处理。
参照缴丽莉等人[7]的方案,利用海尔超低温保存箱进行低温处理,设7
个温度梯度:O℃、一6℃、一12℃、一18℃、一24℃、一30℃、一36℃,中华金叶榆的按顺序分别标号为Y1、Y2……Y7;金叶糖槭的标号为T1、T2……T7;紫叶稠李的标号为C1、
C2……C7,各树种剩下的一组分别标号为YO、To、Co。
将每品种供试材料的第O组枝条插入水
中于室温下作为对照处理,其余7组均放人O℃冰箱中预冷24小时后开始降温。
在O℃时停留
12小时后取出各品种的第1组样品,将余下的6组继续降温至一6℃,停留12小时后取出第2
组样品,以此类推直至降到一36℃。
将取出的材料放于O℃的冰箱中解冻12小时,然后置于室温下直至枝条温度恢复到室温再进行测定,记录下测验数据并进行分析,综合各个数据进行耐
寒力的评定。
2.3.3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参照郑东虎等人的方法[8],用DDS-11A型电导仪,测定各品种
各个处理材料的枝条相对电导率,浸泡液电导率值记为S,,煮沸后的电导率值记为S2,其计
算公式为:电解质外渗率(相对电导率)=浸泡液电导率值/煮沸后电导率值×100%=
Sl/S2×100%。
2.3.4脯氨酸含量测定。
采用磺基水杨酸法[9]。
2.3.5丙二醛含量测定。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3 结果与分析
3.1低温处理对枝条细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离体枝条相对电导率含量变化。
3种树1年生离体枝条经低温处理后的相对电
导率,在O℃到一30℃均呈上升趋势,从一30℃到一36℃,3种树相对电导率均有下降趋势。
紫叶稠李的增加缓慢且稳定,说明它的调节能力要强一些,抵御低温迫害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在一36℃时,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都没有超过50%的,说明未达到致死温度,由此可推论3种
树的抗寒能力都较强,相对而言,紫叶稠李较其它2种更强些。
3.2低温处理对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离体枝条pro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金叶糖槭、中华金叶榆、紫叶稠李pro含
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O℃到一12℃先增加,在一18℃时下降,而后
又呈上升趋势。
低温胁迫使pro积累,相比较而言,紫叶稠李积累的最少,抗寒性更强一些,
而金叶糖槭积累的最多,其抗寒性相对较弱一些。
3.3低温处理对丙二醛(MDA)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离体枝条MDA含量变化。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3种树种的MDA含量均呈递增
趋势,其中紫叶稠李变化的很缓慢,说明其受环境伤害小;金叶糖槭含量最低,增加幅度最大,而紫叶稠李含量最高,增加幅度最小,冈此,紫叶稠李的耐寒性最强,中华金叶榆次之,金叶
糖槭的最弱。
4 讨论
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的伤害最直接明显的表现是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大,稳定性降低,从而
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大。
本试验研究表明,3种彩叶
树的1年生离体枝条在胁迫后膜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下降而呈
现上升趋势:金叶糖槭变化幅度剧烈,紫叶稠李的较平缓,中华金叶榆介于二者之间,由此认为三者的抗寒性:紫叶稠李>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
从本试验研究结果可看出: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3种彩叶树的pro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金叶糖槭pro含量积累的最多,紫叶稠李变化幅度最小。
由此认为三者的抗寒性:紫叶稠李>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
在低温胁迫下,离体枝条遭受伤害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MDA积累。
本试验的3种彩叶树MDA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增加趋势,金叶糖槭积累量最多,中华金叶榆次之,紫叶稠李增加最少,可得出抗寒性结论:紫叶稠李>中华金叶榆>金叶糖槭。
通过测定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量来鉴定树种的耐寒力是可行有效的方法。
植物的耐寒力受多种内外冈的影响,其耐寒机理非常复杂,冈此不能根据一两个指标就下绝对的结论盲目引种。
真正应用时还应从生态习性、形态、生理生化等多项指标综合全面的判断各树种的抗寒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 结论
综合以上3个指标的测定结果可看出,3个树种的耐寒力都比较强。
其中紫叶稠李的耐寒力最强,中华金叶榆次之,金叶糖槭较弱。
本试验未能测出其致死温度值。
但总体来说,3种树种的耐寒性都较强。
(收稿:200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