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6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图坦卡蒙为现代人广为熟知的原因是由于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考古学家)发现,挖掘出大量珍宝,震惊西方世界,保存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就是这个由纯金打造的金棺,下图文物信息应属于()
图坦卡蒙的金棺
A.古代尼罗河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黄河流域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据此可知,它()
A.维护奴隶主利益B.提倡自由与平等
C.提高奴隶的地位D.奠定民主的基础
3.印度某位知名人士说,他的父亲是卖茶叶的小贩,还有做奶茶的手艺。
自己小时候还曾跟随父亲做过小生意,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
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该知名人士在古代印度应属
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贱民
4.下图人物被称为开辟雅典黄金时代的“传奇统帅”。
这主要是因为在他统治时的雅典()
A.采用陶片放逐法投票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对外战争取得全胜D.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5.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
其中,地中海开始成为罗马“内湖”是在()
A.①B.②C.③D.④
6.下表中法律条文摘自《十二铜表法》。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贵族意志B.蕴含人人平等原则
C.注意物权保护D.体系完备,实用性强
7.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这部文学名作是()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D.《荷马史诗》
8.中世纪时的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
封臣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后,
封君一般以小树枝、权杖、一块草皮等作为封土的象征赐予封臣。
这样,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忠诚与否的关系,而且存在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
这表明()
A.土地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B.封臣对封君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C.封君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D.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
9.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
唐诗《田家》中有“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的描述。
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经济特征是()A.实行土地公有制B.都是自由农民C.经济自给自足D.都有雇佣关系10.公元9世纪,在法兰西境内的一份庄园法庭公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日执行对庄园内部财产纷争的判决。
现判决吕贝克赔偿查尔斯1里弗尔银币,作为其偷用邻居种子的赔偿。
"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A.维护庄园公共秩序B.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经常滥用司法权力D.依照罗马万民法判决
11.下表所示内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产生有关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公元6世纪前期,东罗马帝国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收集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一部法律文献。
其名称为()
A.《法理概要》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D.《法学汇纂》
13.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
殊不失为明智。
”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时()
A.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但不全盘照搬 B.广泛传播了中国的道家经典
C.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幕府统治的制度D.闭关锁国,抵御中国的影响
14.花剌子模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
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善于发明和创新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15.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就曾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下列对中古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一些
B.城市属于国家,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C.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D.城市居民通过斗争,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16.13、14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
下图反映出的变化是()
A.殖民扩张的开始B.庄园经济的盛行
C.租地农场兴起D.手工工场的发展
17.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直到15、16世纪,才逐渐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B.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C.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18.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A.否定宗教信仰的思想B.倡导由开明君主执政的思想
C.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D.张扬个性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19.小明同学准备去意大利旅行,他想提前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知识,下列应该在他了解之列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图说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知识结构图最适合于说明什么问题()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新航路开辟的过程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1.下图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是()
A.A B.B C.C D.D
22.“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和达伽马到(印度)卡里库特的远航是影响巨大的事件,它把欧洲的前沿改到了西方,地中海贸易缩小成为单纯的沿海贸易或海岸贸易。
此后,大西洋和印度洋便成为到远东去的坦途海道。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促进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的灾难D.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3.欧洲殖民者把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对殖民掠夺说法最准确的是()
A.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B.有助世界市场的形成
C.有利于欧洲文化的传播D.有双重作用
24.对“三角贸易”的理解,正确
..的是()
A.为欧洲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B.充分显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C.在三角贸易中,获利最多的是非洲人
D.造成美洲的长期贫困落后
25.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
民扩广张,应该是()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D.既有破坏性也有客观的进步性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其中26题10分,27题11分,28题16分,第29题13分。
26.(10分)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探究古代亚非文明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走进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
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家还是走进金字塔,试图揭开这个历史之谜。
(1)古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因其工程巨大且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
【解读珍贵文物】
(2)如图所示石柱上,当地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马什正在给国王授予象征权力的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什么?(2分)
【聚焦种姓制度】
很难想象在当今的印度,一个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竟然这样根深蒂固。
很多青年男女仍然是父母包办婚姻,高种姓不能与低种姓通婚。
(3)历史上,国王在种姓制度中属于什么等级?“贱民”的地位如何?(2分)
【活动总结】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二: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A成为它的内湖。
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我们的国体”指的是什么?当时“全体人民”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A处的内湖指的是什么?“帝国”指哪一帝国?帝国的建立者是谁?他实施什么制度掌握了全国最高统治权?(8分)
28.(16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封建时代的欧洲”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制度创新】
材料一这项制度将土地的占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制度创新”。
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
领主(即大小封建主)对自己的领地有政治权力,而领地自给自足很少交往。
由此孕育法兰克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图A
【乡村组织】
材料二(农奴)且需先完成领主自营地上的生产,由此而常常耽误了经营自己份地的农时。
此外,农奴还要为领主服各种杂役,领主出征打仗,农奴还常常被征调一同去搬运粮草、饲养马匹。
农奴还常常向领主献贡各种实物。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城市兴起】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
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
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
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大学出现】
材料四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于12世纪。
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并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不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所设专业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
在1100至1200年间,大量的新知识涌入西欧,这些新知识冲破了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的束缚,产生了有学问的职业。
它吸引了一些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巴黎和博洛尼亚,组成那些学术行会……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图B中世纪大学课堂
(1)图A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哪些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项制度”对欧洲文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园土地分为哪两部分?佃户获得土地耕种有何基本条件?(3分)
(3)西欧城市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经济地位。
(4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4分)
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要求人们将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用人的观点看待世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刘学铭《理性的轨迹》材料二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世界名画,它描绘的是:耶稣遇难前跟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当他告知其中有人出卖自己时,门徒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的场面。
材料三徐梵澄先生有言,“十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到什么地步。
”但是,“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礼模仿……文艺复兴奠定了欧洲近代文明的新基础。
——摘编自《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材料四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的是哪一个国家?(2分)
(2)材料二中这幅名画的作者是谁?我们在学习中欣赏过他的另外一幅肖像画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有人说材料四中的“巨人的时代”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意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就是这个由纯金打造的金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乃伊是古代埃及医学领域的文明成就,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A项正确;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项;古代黄河流域文明未出现木乃伊,排除C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是种姓制度和佛教,排除D项。
故选A项。
2.A
【详解】由材料“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并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A项正确;提倡自由与平等不符合奴隶社会的特征,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奴隶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C项;题干不能体现民主,排除D项。
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他的父亲是卖茶叶的小贩,还有做奶茶的手艺。
自己小时候还曾跟随父亲做过小生意,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
”可知,印度的知名人士属于商人。
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C项正确;婆罗门属于第一等级,掌管祭祀,排除A项;刹帝利属于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排除B项;贱民在四个等级之外,地位低下,排除D项。
故选C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人物是伯里克利。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D项正确;雅典的民主政治使雅典进入黄金时代,采用陶片放逐法投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对外战争取得全胜,均不是雅典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排除ABC项。
故选D项。
5.C
【详解】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立罗马帝国的“内湖”,③在这个时间范围内,C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不符合,其他选项不在2世纪时间范围内,排除ABD 项。
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等内容可知,《十二铜
表法》注意保护个人的财产,注重物权保护,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贵族无法再随意解释法律,且材料无法反映法律体现贵族意志,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内容都与物权保护有关,无法反映出《十二铜表法》蕴含人人平等原则,体系完备,实用性强等特点,排除BD两项。
故选C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叙写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
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在文学艺术上有着重要价值,是研究古希腊早期社会历史的重要典籍,D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排除A项;《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文学的两大史诗,它们是印度在列国纷争时代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排除BC项。
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封君一般以小树枝、杈杖、一块草皮等作为封土的象征赐予封臣”可知,土地的封赐是封君封臣制的纽带,因此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封君与封臣之间契约关系的确立,而结成封君封臣关系的双方对彼此有相应的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臣需要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如果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但材料没有反映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排除B项;封臣要效忠、服从于封君,但封臣又可以赐予下一级土地,这两者之间构成另一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因此上一级封君无权管辖封臣的封臣,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君封臣制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排除D项。
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可知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由“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可知是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也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因此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C项正确;实行土地公有制,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都是自由农民,不正确,因为西欧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排除B项;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向雇佣人提供劳务,雇佣人支付相应报酬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可知都有雇佣关系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C项。
10.A
【详解】依据材料“今日执行对庄园内部财产纷争的判决。
现判决吕贝克赔偿查尔斯1里弗尔银币,作为其偷用邻居种子的赔偿。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审理了偷用邻居种子的案件,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经常滥用
司法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依照罗马万民法判决”,排除D项。
故选A项。
1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许多西欧城市挣脱了领主与都会的束缚,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环境,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一些大学校建立起来。
它们就是后来欧洲大学的前身。
大学的产生同时也得到了国王与教皇的支持,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选拔官吏的需要与大学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③错误,排除ACD项。
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B项正确;《法理概要》是用于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排除A项;《新法典》是查士丁尼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排除C项;《法学汇纂》是历任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排除D项。
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可知,中华文明深刻了影响日本这个岛国,但在学习中国时,日本也是有选择性地学习的,如学习盛唐制度而不引进道教,学习儒家经典,但却做不到孔子提倡的仁与德,A项正确;从“不取道教”可知,“广泛传播了中国的道家经典”这一说法错误,排除B项;日本后来的确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幕府统治的制度,但材料未提及,排除C项;材料表述的是日本学习中国,不是闭关锁国,排除D项。
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花剌子模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可知,阿拉伯人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使者,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B项正确;材料强调阿拉伯人对于文化的传播贡献,并非强调发明者,排除A项;花拉子模对于阿拉伯原来计数法进行了在创造的史实不能完全说明阿拉伯人善于发明和创新,排除C项;花拉子模将数码传入欧洲,并非传播西方文化,排除D项。
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城市的土地属于封建领主的,城市属于国家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欧洲城市复兴从10世纪开始,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在交通要道、渡口、城堡、教堂等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