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述题
近代史刚要论述题整理
![近代史刚要论述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c0c817cc7931b765ce15ba.png)
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发展开辟了道路。
(2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2分)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
(2分)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2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分)2、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5分)28年后,中共成为执政党,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
(5分)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答: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分)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分)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历史性贡献。
(2分)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答案1: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两大历史任务。
建国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分)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这一历史过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5分)答案2:①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根本实现。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家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3分)②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从世界历史看,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c37104eff9aef8941e06f3.png)
简答题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分)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2分)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2分)2.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1分)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1分)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1分)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分)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3分)3.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3分)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3分)第三,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分)4.(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3分)(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分)(3)主要的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分)5.(1)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分)(2)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即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分)(3)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1分)(4)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1分)(5)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1分)(6)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1分)6.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60bc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1.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封建帝制终结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答案)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2.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答案)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答案)
C.严复
D.康有为
4.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物不包括?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答案)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从思想上和舆论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答案)
D.五四运动
6.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清朝统治(答案)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颁布了《临时约法》
D.以上都是
7.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答案)
D.日本
8.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答案)
B.北洋政府的腐败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9.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身体力行的是?
A.张謇(答案)
B.荣宗敬
C.卢作孚
D.周学熙
10.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答案)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baf32167ec102de2bd89fe.png)
1.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P118)答案: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免遭殖民奴役的厄运。
(2分)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分)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分)第四,为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3分)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答案: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分)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经验。
(3分)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必须通过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3分)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援助中国。
(2分)1.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答案: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特别是它坚持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这是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比不上的。
(3分)第二,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特别是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分)第三,它对儒家经典给以严厉的批判,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分)第四,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分)第五,它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及其答案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69044c850ad02de8041f3.png)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近代史论述题及答案
![近代史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abefb4693daef5ef73dcd.png)
论述题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近代史论述题
![近代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f7e8de76eeaeaad1f33012.png)
1、答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
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
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1840年至1919年,向西方学习的典型历史事件及其基本内容,谈谈启示。
答:包括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一、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的战败,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魏源是其中的积极倡导者,他编写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启导着中国知识界面向世界,一些较为开明的政府官员,痛感于中国武器装备和技术远远落后于洋人,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建设近代化国防,维护清朝统治,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第一,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c4a6d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c.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
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近代史论述题
![近代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adea56c850ad02de80412c.png)
1.你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断限?答:现代大多数的史学家认为是1840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近几年史学界的争论:①1630年--1919 即以明清之际作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作为终点,它的根据是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②1840年-1919 是史学界大多数人的观点。
其依据是以这个时期主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为前提,要看矛盾的主导方面。
③1840--1949,其依据是以人类发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为前提。
我的观点是从第一种。
1840年以前,中国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封建小农经济仍像汪洋大海,封建王朝仍然维持其统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只有到了1840年以后,随着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之后中国社会又进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将中国革命带入了新民主主义阶段,至此,为一个历史阶段。
2.你将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因此,它既是历史课,更是政治理论课。
所以,本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是在学习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着重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同学们应在补充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要着力注意弥补对近现代史把握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期能在原来所学近现代史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
抓住主线,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同学们要开阔历史视野,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加强对各种政治方案的比较。
比如要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史,注意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论说中国问题;除政治史外,要注意加强对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进一步通过比较研究(包括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国方案的比较,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等),来认识与“三个选择”有关的问题。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faca31b7360b4c2e3f6438.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综述第一章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答:鸦片张正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一是利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的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
魏源思想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就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论述题: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c6c817de80d4d8d15a4fae.png)
1.辨析题: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将引导中国实现现代化。
解:错误;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主要方面。
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一些先进文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这种意义上的“积极作用”相对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次要的。
三: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主观上是要奴役中国人民,其居于次要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充其量不过是充当了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
四:实践证明,赢得反帝斗争的胜利,获得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最有效的学习西方文明,开展现代建设的必要前提之一。
五:这一观点,是在美化殖民侵略,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
2.辨析题:1938年,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民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解:观点错误:一: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近代化(现代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二:蒋的错误的实质在于脱离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条件而空谈近代化,近代以来,有很多人在试图在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但良好的愿望却不能变成现实。
三:实践证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真正取得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四:这一观点,在当时不利于抗日,在今天还主张这一观点,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答:一: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
二:经过20多年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孙中山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夙愿。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独立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
中国近代史论述
![中国近代史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422f8d7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7f.png)
论述1.论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以军事侵略为前奏,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中国财富,文化上麻痹中国民众。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
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话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这些公使并非普通的外交官:操纵中国外交,列强侵略中国,总是军事侵略伴着外交讹诈并行,然后取得利益后再“一体均沾”;享有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长期把持中国海关大权;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命脉。
④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和侵略,一些外国传教士一直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队,他们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数月的间谍侦查活动,刺探收集军事情报,并鼓吹对中国进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又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得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部分地区甚至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心愿,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纠葛、矛盾,甚至可能爆发战争。
中国近代历史论述题汇总
![中国近代历史论述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ab5cd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b.png)
论述题1、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
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守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或历史地位)。
答: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或失败的原因)。
答: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整理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a559402e3f5727a5e9629a.png)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及清政府失败原因论述。
答:主要影响:1)经济上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政治上的变化: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4)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为地主和农民两大对抗阶级,战后,五口通商区又出现列强培植的买办商人,充当列强的经济人,是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前身,同时也出现近代中国最早产业工人。
5)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分析。
答:相同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都未得到真正实践不同点:1)《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废除私有;而《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维护私有。
2)《天朝田亩制度》在内容上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而《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历史潮流。
3)《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近代中国关税主权沦丧过程评述。
答:1)通过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等,列强或等了片面的协定关税权。
中国近代史纲要 (论述题 )
![中国近代史纲要 (论述题 )](https://img.taocdn.com/s3/m/d2507d26bcd126fff7050be6.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终极版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
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
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
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史 论述题及其答案
![近代史 论述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a131716fc700abb68fc83.png)
近现代史论述题及其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世界近代史论述题
![世界近代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ea72d284254b35eefd34e2.png)
世界近代史论述题1.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2.试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
3.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4.试述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5.试述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6.试评价拿破仑政权。
7.试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8.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9.试评价工人阶级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1.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12.比较分析德意志统一与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13.试析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14.试述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性质。
15.日本为什么能够实现明治维新?16.试述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
17.试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性质。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19.为什么说独立后的拉美人民依然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20.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21.试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发展概况。
22.试析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3.试析俄日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4.试析美德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25.试析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26.试析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7.试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经济发展一快一慢的原因。
28.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欧洲工人运动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主要表现是什么?其社会根源是什么?29.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
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据此回答:(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
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
(2)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特征?(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两大地区的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各有什么特点?造成其经济发展不同点的根源是什么?(4) 到20世纪初,世界近代化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1.试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近代史论述题(仅参考)
![近代史论述题(仅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f6f74119bcd126fff7050bb6.png)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古老中国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强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抗。
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是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出现了新兴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也发生了分化。
第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第四,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也相应改变。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政治上: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军事上:军备废弛,军事腐败文化上:文化专制,昏庸愚昧经济上:经济落后,矛盾激化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①武器装备落后②军队素质极差③指挥艺术缺乏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不意味着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就不应当进行反侵略战争或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两大任务是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7d923f1eb91a37f1115c97.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推动作用。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A、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第二,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爱国必须革命。
二、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三、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
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第四章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评价: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第五章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