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代“做”,快乐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口头作业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说”代“做”,快乐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口头作业初探
发布时间:2021-02-04T10:58:40.05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作者:施和芬
[导读]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大多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

学生们缺少口头作业的练习,结合当前的素质化以及新课改发现通过数学口头作业的布置,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施和芬 3158000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大多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

学生们缺少口头作业的练习,结合当前的素质化以及新课改发现通过数学口头作业的布置,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针对三年级数学口头作业展开分析研究,以求推动口头作业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头作业;基本内容;有效方法
利用口头作业的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帮助构建多元化的课堂,增加课堂的活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就明确指出作业内容应该包含口头作业,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以口头作业的形式不仅顺应当前数字化教育的发展需要,更是帮助学生全面进步的有效途径。

一、口头作业的基本形式
(一)说算理和算法
在小学数学中,对于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老师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口算快速答题。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不仅要说出最终的算式结果,还要说出计算的理由,这样才能够让其得到有效进步[1]。

到小学三年级阶段,随着学生前期学习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地引导小学生说出算式步骤和算理。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法学习中,计算乘法207和2007时,学生们说出了结果等于140或者1400,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计算步骤和原理,2个10乘7就是14个10,等于140,2个100乘7就是14个100,那么就是1400。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规律,在遇到这样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就可以快速的得出答案。

(二)说方法和思路
每一道数学题都有不同的思考思路,也有不同的解题方式,在进行口头作业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数学思维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习中,学习主要围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老师们可以先让学生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说明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然后再让学生们说出长方形的周长要如何计算?例如:在图一中教材上,两位同学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方法,那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

图一: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对比
长方形周长为长+长+宽+宽,正方形周长计算也是如此利用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另外一些学生他们突然想到了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是一样的,而长方形中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利用算长方形周长,利用边长4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老师们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就会发现第二种方法会更加便捷。

正是在说方法和思路中,面对学生对同一道数学题不同的思考,老师予以引导,让学生找到最优的思路。

(三)说意图和问题
在开展的三年级数学口头作业模式中,通过让学生具体的表述一道数学题需要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提升。

学生们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自己脑海中储存的数学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题目中询问小明同学1分钟可以跑50米,他围绕着长方形操场跑了一圈之后,花费了8分钟,请问这个操场有多少米呢?已知长方形操场的长为150米,请问宽有多少米?如果学生没有深度思考,就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考查什么的?虽然答对了题目,但并没有真正领会出此题的意图,联系自己所学习过的周长知识,意识到了这道题考查周长的知识点,再联系学习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得到最终结果:508=400,这个400指的是长方形周长,围绕计算得到宽为50米,这就涉及了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章的学习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内容和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中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点。

(四)说过程和结论
在传统的学习中,老师们总是以答案来检验对错,如果学生们答案计算正确的话,那么就认为学生们已经掌握知识,有时候学生们答案做错了,就认为学生不理解,但是却无法了解学生思考过程。

在口头作业中,引导学生说出解题的过程和最终结论,能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后期的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

例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学生们认为自己都掌握了知识,但是计算依然出现了错误,也许是其他原因。

题目: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2米,四周围上篱笆,但是其中一边长方形的长是一面墙,所以现在需要篱笆多少米?很多学生认为,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利用进行计算后,得了篱笆的长度,那么最终结果肯定是正确的。

经过老师的有效指引,在口头表述中才发现原来自己漏掉了其中的一边的长度是不用计算的,因为这一边长方形是墙体,靠近墙体的一边是一面墙,所以这一边的长度就要减去。

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要和实际题目相结合。

(五)说理解与感悟
说理解和感悟是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后深度提升的一个有效方法。

对于老师而言,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思考过后,学生们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后期老师的教学方向教学方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

比如学生们在说出计算的过程中,说明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老师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学理论不了解,有些学生是对方法的应用不了解。

面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在讲课时就有不同的侧重点,帮助学生能够有效提升。

对于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理论的,老师可以联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给学生们讲述理论含义。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章《时分秒》,这些属于抽象化的概念,学生们无法理解。

那么老师将其和学生们的每天上课时间,考试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相联系,学生们每天上课要有40分钟,每天要在学校呆7个小时,学生们用60秒就完成了上厕所,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们
理解时间概念。

二、口头作业的命题策略
(一)立足学生,贴近学生生活
在进行口头作业命题时,要联系学生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够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联系学生们的生活背景和学习的知识,紧扣教材,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章学习《倍的认识》,就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爸爸妈妈一顿饭可以吃4个馒头,而且学生一顿饭只能吃1个馒头,那么两者之间就有了倍数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之间的联系。

(二)结合实际,注重目标整合
在数学教学中,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去掌握知识。

所以在进行口头作业命题的时候,除了联系学生生活之外,也要注意将学习目标有效联系,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口头作业中得到提升,完成学习目标。

(三)彰显个性,创新发展作业
为了帮助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进行口头作业的指引,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觉得非常的枯燥无聊。

这样也无法帮助学生实现有效提升,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就可以不断的创新发展作业,用小组合作的口头作业形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实现发展,共同解决问题。

(四)灵活多变,题材新颖独特
如果口头作业的形式,只是联系到学生们的生活,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问题无法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

所以就要更加灵活多变,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设计作业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后,让学生们也能够参与到口头化作业设计中来,和老师沟通表达自己的认知,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抽签答题形式和比赛游戏答题等创新口头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在口头作业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口头作业的积极优势
(一)能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口头作业突破了学生传统写作业的局限性,将知识和技能有机联系,让作业内涵更加丰富,改变了传统学生数学书面作业中的思维模式:作业量少,用时极短,激发学生做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口头作业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口语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们需要调动自己的数学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3]。

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借助口头作业中小组的合作讨论,推动思想和思维之间的碰撞,帮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素质化教育对人才的需要。

结束语:
总结全文,口头作业形式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应用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提升,这也是符合当前素质化教育教学的要求。

但口头作业不能代替书面作业,它只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中提高教学效果。

在进行口头作业布置中,老师也不能忽略了对日常作业的严格要求,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孙红.以“说”代“做”,快乐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口头作业初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3):40+39.
[2]简淑端.小学数学口头作业形式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8(26):100.
[3]马永.小学数学口头作业的有效布置[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