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中考语文绝密预测试卷(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6中考语文绝密预测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
(8分)
假如生命是树,它将心无旁骛.( )地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qiè(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 )取生活的源泉。
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
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bá( )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
qiè( )而不舍 bá( )涉
(2)给加点字注音。
(2分)
心无旁骛.( ) 汲.( )取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沃.野的“沃”用音序检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而用部首检字
法,则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4分)
2、下面语段中两个划线句子都是病句,请任选一句修改。
(2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我选第句,修改:。
3、下面对古诗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写江上之景,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昂扬奋进的鼓舞力量。
B. 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句用“烽火”借代战争,“三月”表明战火连绵时间之长;下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万金”极言家信的珍贵。
C. 龚自珍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两句诗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奉献全部的力量。
D. 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诗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4、古诗文默写。
(12分)
(1)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用《论语·述而》中的话说就是“,。
”
(6)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仿,这两句是:“,。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道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历来为世人传唱;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则道出了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5、名著阅读。
(7分)
(1)填空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3分)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小说《》,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该主人公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了题为
《》的中篇小说。
(2)简答题:《西游记》中“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6、综合性学习。
(9分)
阅读以下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福州实体书店频现“倒闭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008年,鼓屏路“席殊书屋”倒闭,老板从此在书业“蒸发”,只留下种种传说,目前原址主营名优特产;位于南门兜附近的树人书店,当年的地址是八一七路297号,如今已是冠亚广场;2012年8月底,仓山万达的文华书城福州分店正式歇业,成为全国20多家分店中唯一关闭的分店。
材料二:根据福建省商业行业协会商业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会2012年7月联合发布的《福州市民图书报刊消费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福州市民投入在图书报刊上的费用偏低,受调查的市民中,13.25%的人没有在图书报刊上投入,44%的人平均每月的投入低于30元。
虽然目前仍有45%的福州图书消费者主要通过实体书店买书,但以网购为主、书店购买为辅的市民已占22.09%,以书店购买为主、网购为辅的市民占13.19%,还有11.96%的消费者只从网上购书。
而且有44.17%的读者表示会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电子媒体进行阅读。
材料三: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
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材料四: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
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 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
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
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1)根据以上材料,你觉得福州实体书店频繁倒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列出至少两点(2分)
对于碎片化阅读,有人认为“美丽”,有人认为“忧愁”,你对此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
(2)假如你是福州市长,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实体书店大量倒闭的情况?(至少两点,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17分)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乙】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魏学洢《核舟记》
7.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2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曳.屋许许声()(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其两膝相比.者()(4)神情与苏、黄不属.()
9、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3分)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1、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4分)
(乙)段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佛印的神态,突出了佛印、的特点。
而(甲)段则从、和心理三方面描写了听众的强烈反应,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
(共12分)
漫话对联
①对联大家都不陌生。
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②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
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③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
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自勉联。
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④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 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
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 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
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⑤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
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⑥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
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⑦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⑧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
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
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⑨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
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2.阅读选文第②——⑧段,说说文章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等相关知识。
(3分)
1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
高手。
”这一句话是从第④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A、B、C、D、E哪处最合适?为什么?(3分)答:我觉得应该放在处。
因为。
1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知识,修改下面对联,并说明理由。
(6分)
【链接材料】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
在对联的一个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数是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平仄在两个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
通过平仄的巧妙安排,构成了对联的优美节奏,平仄两类声调交替使用,使音节和谐而有变化。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民安国泰祖国河山迎红日
修改:
理由: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湮没在岁月中的读书时光
顾晓蕊
踏上海岛,世界更安静了。
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看到爬墙虎掩映着的绿房子,房前有一大片花圃,这就是我成长的故园。
那一年我13岁,坐在花间的小石凳上,捧着一本《红楼梦》,从午后读到黄昏。
记不清是从何时起,到了周末,我坐在园子里,享受静静流淌的阅读时光。
园中读的自然是闲书,好在母亲从不认为闲书是“无用的书”。
母亲年轻时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这成了她的一桩憾事,也因此认为读书是第一等好事。
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
..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那个年代,课外书不多,偶尔买回一本,我便视作珍宝。
这本《红楼梦》是我一个好朋友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看到它我眼前猛地一亮,跟好朋友商量了许久,她才勉强答应借给我看一周。
我正看得起劲,听见母亲隔窗喊道:“该吃饭了。
”我站起身舒展舒展腰,远远地看到我的好朋友朝我家过来,赶紧把拿着书的手背到身后。
“说好的,我来取书了。
”她走到我跟前并硬声说道,果然是来催我还书的。
我刚想开口说话,喉咙里像伸出一只手,把到嘴边的话摁了回去。
沉默片刻后,我突然结结巴巴地说:“书……不小心丢了。
”她呆住了,脸上露出比哭还要难看的神情。
“当心蜜蜂。
”慌乱中我随手一指,她扭身看去,我趁机把书藏在花叶间。
随即跑上前去,把她拖进屋,我拿出一堆零食,说:“送给你,算我向你道歉。
”
哄走了她,我正暗自得意,身后传来一声低吼:“把书拿出来。
”母亲的目光
..紧紧盯着我。
“窃书不为偷。
”我为自己辩驳。
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我很羞愧,将头低了下去。
我把书还给了好朋友,后来搬家的时候,她又送给我留作纪念,我一直珍藏至今,这本《红楼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上高中的时候,离家很远,我只好住校。
繁重的学习之余,让我喘不过气来。
但我还是抽空阅读,尤其爱读诗歌。
每一首小诗,都如清晨的露珠般清澈美好,滴落在我的心间,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
上班以后,变得很忙碌,但在空闲时,我尤爱读散文,那忙碌的生活似乎也放慢了脚步。
除了读书,我还尝试写作。
最初的几年间,稿件采用的少,被退回的居多。
多丽丝·莱辛的话提醒了我:作家不会出自没有书的房子里。
我淘来很多新书,塞满两个书柜。
随后的很多年间,一杯茶一卷书,伴我度过宁静的孤独时光。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倘若哪天没读书,我便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似白活了一天。
夜深人静,再次提起笔,心里多了份坦然。
那些顺着笔尖淌出的文字,洒落在纸页间,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将稿子一篇篇寄出。
意外的是,投出的稿件相继发表了。
又是一个晚上,月光透过窗棂,洒入书房。
我坐在桌前,捧起一本书,开启心灵的旅行。
从青涩到成熟,读书让我经历一次次的蜕变。
那些细碎的读书时光,弥漫在心灵深处,寂静生香。
(选自《知识窗》2014年12期,有删改)15.阅读全文,完成表格内容。
(2分)
读书读书的意义
13岁时读《红楼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高中时读诗歌 (1)
上班后读散文 (2)
上班后读淘来的书伴我度过宁静的孤独时光
16.文中多次出现的自然环境有何相同特点和作用?(3分)
17.文中两处写到母亲的“目光”,试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有何不同。
(4分)
A.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
..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B.母亲的目光
..紧紧盯着我。
18.如果把“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改
为“母亲喝道:‘快把书还回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4分)
“《朱泽培·加里波第》”,冬妮亚随即纠正他。
她接着问:“您喜欢这部书吗?”
“非常喜欢。
我已经看完六十八本了。
每次领到工钱,我就买五本。
加里波第可真了不起!”
他赞赏地说,“那才是个英雄呢!我真佩服他。
他同敌人打过多少仗,每回都打胜仗。
所有的国家
他都到过。
唉!要是他现在还活着,我一定去投奔他。
他把手艺人都组织起来,他总是为穷人奋斗。
”
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对读书的认识,结合上文与这则材料内容,说说你对读
书的认识。
(4分)
三、作文(65分,其中书写占5分)
20、请以“最美不过”为题,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立意自定(2)不要套文,不要抄袭;
(3)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0 400
600 8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锲跋(2)wù jí (3) w wo 氵 4 (各1分)
2、②将“提升自我“与“增长知识”位置对调;④删去“和生活”(2分)
3、 C (3分)
4、(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
(1)把酒话桑麻(2)狐裘不暖锦衾薄(3)问渠那得清如许
(4) 安得广厦千万间(5)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暴风雨所诞生的(或:暴风雨中的儿女)(每空1分)
(2)答案示例:“美猴王”的称号由石猴而来,他作出了大贡献,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于是将“石”字隐去。
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
(2分)《西游记》第一回后半写他见到菩提祖师,祖师根据他是猴子,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空”。
他后来听从观音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参加取经,就正式用“悟空”这一法号。
(2分)
6、(1)消费者网购图书;碎片化阅读、网络阅读成本低,阅读方便;高税负、高店租、高人力成本等
(2)提示:本题即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可从阅读的快捷方便接收信息量大来表达赞同的意见,可以从阅读的肤浅,不便于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不利于培养阅读审美情趣来表达不赞同的意见。
能自圆其说、语句通顺即可(观点1分,论述1分,语言表述1分)。
示例一:我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
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
示例二:我对此表示担忧。
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
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3)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
示例:假如我是福州市市长,我会尽快出台文化产业用地政策,给实体书店一个立足之地。
我会把书店当成一种文化公益事业来扶持,在租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给产业一个高远的未来。
二、阅读
(一)
7、(1)中间 / 力拉崩倒之声(2)中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各1分)
8、(1)拉(2)说出(3)靠近(4)类似(各1分)
9、 C 3分
10、(1)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
2)(佛印)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各2分)
11、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神态动作(各1分)
(二)
12、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放在E处。
理由:答案示例:因为本段是按着时间顺序写的——先秦、五代、宋代、元代、晚清。
而康乾盛世是清代,应在元代后,晚清前,所以应放在E处。
(共3分,判断1分,原因2分,意思对即可)
14.应改为: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理由:
示例一:因为①两联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而下联的“祖国”名词、“风”名词与上联的“万里”数量词、“红”形容词词性不一致,所以把“祖国”改成“万里”这个数量词,“红”改成“日”这个名词;②上下联中不宜有同字相对,所以把下联的“迎”改成“映”。
③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而“绿”和“日”都是“仄”声。
示例二:①“千条”为数量词,对名词“祖国”;“风”为名词,对“红”形容词不符合两联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的特点。
②“迎”对“迎”同字相对,不符合上下联中不宜有同字相对的特点。
③“绿”为形容词,对“日”名词不符合两联相同位置词语的性应相同或相近的特点,“绿”和“日”都是“仄”声,也不符合在对句中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的特点。
(共4分,修改2分,理由2分。
“绿”和“红”从词性和平仄角度写出不符合一点即可)(三)
15.(2分)(1)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2)让忙碌的生活放慢了脚步(每空1分)
16.(3分)安静渲染了一种安静的读书氛围;强调了安静的环境对读书的作用;烘托了我读书时安静状态。
(特点1分、作用2分,作用答出两点即可)
17.(4分)A处母亲的心理:欣慰、满足;B处母亲的心理:生气、责备。
(言之成理即可)
18.(3分)不好。
原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问句形式突出强调了母亲的生气和责备;原句委婉但更具力量,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引起作者关于读书的思考。
(只回答不好不给分,有写出两点以上即得3分,写一点1分)
19.(4分)要求有观点认识,有根据文章与材料来拟定答案,能联系实际。
示例:读书能改变一个人。
(观点)保尔读《朱泽培·加里波第》后受到激励,成为英雄,平常我经常阅读什么书变得怎么样了(或“读书可以带给我们精神力量”,言之成理即可)
三、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