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
1. (2分)(2019·遵义) 自来水生产的过程有以下步骤,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沉降
B . 吸附
C . 过滤
D . 消毒
2. (2分) (2018九下·深圳开学考)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腊梅飘香一分子很小
B . 吹胀气球一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 沼气和天然气都可以燃烧一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离子一定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3. (2分)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不溶于水
B . 呈黄褐色
C . 可溶于盐酸
D . 密度比铁小
4. (2分)(2016·衡阳)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5. (2分) (2019九上·永登期末)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 .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体积增大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6. (2分)(2019·莘县模拟) 2019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
的共识。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 . 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C .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7. (2分) (2017九上·抚顺期末)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导电性
B . 熔沸点
C . 还原性
D . 溶解性
8. (2分)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其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2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 . 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 . 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D . 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相等
9. (2分) (2018九上·兴化期末)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 . 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 . 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0. (2分)(2017·惠安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稀硫酸鉴别黄金和黄铜
B . 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C . 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
D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11. (2分) (2019九上·兴平月考)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是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产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物质是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
B . 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4:1
D .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12. (2分) (2018九下·广丰月考) 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化合物中钴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钴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钴
B . 金属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Cl3
C . 金属钴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 氢气能与氧化钴反应生成钴
13. (2分)(2019·阜新)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B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 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4. (2分) (2019九上·江阴期中)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存在化学变化,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 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
B .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2:1
C . 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 . 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15. (2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A . 红色
B . 紫色
C . 蓝色
D . 无色
16. (3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
B . 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有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 . 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7. (2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CO和CO2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 . C和CO2反应要放出热量
C . 为保护环境,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单质制成的物品
D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8. (2分) (2018九上·岐山期末)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利用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D . 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二、选择填充题 (共2题;共5分)
19. (2分) (2019九上·高坪月考) 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 XY2
B . X2Y
C . X2Y2
D . X3Y2
20. (3分)(2017·扬州模拟)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 (共5题;共26分)
21. (4分) (2018九上·吉林月考) 回答有关CO和CO2的相关问题。
(1)写出碳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
(3)除去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________;
(4)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________性。
22. (3分) (2016九下·重庆开学考)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___.
(2)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任写一个)
(3)金属铝耐腐蚀的原因________.
23. (4分)(2017·营口模拟) 被霉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
(1)黄曲霉素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由于化学物质使用不当,给人印象不佳的化学名词越来越多:苏丹红、三聚氰胺、….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甲醛浸泡海鲜产品 b.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c.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24. (5分)(2017·德阳)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 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5. (10分) (2017九上·盐城期中)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 .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 .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 .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2)【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3)【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①装置漏气;②___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4)【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结果更准确的原因:________.
(5)【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________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7)【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
(提示:铜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锈蚀时,当参加反应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时,反应才能恰好完成。
)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26. (6分)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
的
pH ,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 曲线,请回答:
(1) 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 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 、b 、c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 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_______ 的现象. 结论:该样品是a 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 或c 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________
该样品为b 处溶液
________
该样品为c 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选择填充题 (共2题;共5分)
19-1、
20-1、
三、填空题 (共5题;共26分)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四、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26-1、
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