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蝉的诗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赞美蝉的诗句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赞美蝉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赞美蝉的诗句有哪些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二.描写蝉的诗句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像。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无一添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宋杨万里《听蝉》)
“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唐雍陶《蝉》)
三.几首写蝉的诗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外形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外形与食性,实际上到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示意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冲突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奇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动听悦耳,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予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谈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行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关心),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疾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气。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行的热忱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行。


(《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予,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共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

诗一开头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3、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大好的青春,经受了政治上的种种熬煎已经消逝,头上增加了星星白发。

在狱中发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比,不禁自伤老大,
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

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奇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方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

“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化一层。

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方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方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方言论上的受压制。

蝉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行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予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足,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

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信任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
嫉妒”。

在这样的状况下,有那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

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足,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

四.有哪些描写‘蝉’的诗句
一、《霜月》——李商隐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头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妙姿容。

二、《所见》——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响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突然想要捕获树上鸣叫的知了,就立刻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唐译文对比
寒山转青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寒山转变得非常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

又遇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四、《初秋行圃》——杨万里宋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译文: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临时间,舍命的高声唱歌,园子里一片蝉叫声。

蝉的叫声似乎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由于,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似乎知道你来了,鸣叫声马上停止了。

五、《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毛文锡唐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茫。

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译文:斜阳落日送走最终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

楚山的红树覆盖在茫茫烟雨里,烟雨隔断了高唐台下的迷梦。

江水摇碎岸边渔船的灯影,远处白苹飘散着浓浓的香风。

涛声仿佛湘妃在弹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红的瑟弦凄切的悲鸣,久久地迥荡在蓝天白云中。

五.写一篇赞蝉的散文或诗
有好几个诗人都写过,我给你多举几首。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唐)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蝉(唐)罗隐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蝉(唐)薛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六.蝉的诗句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齐天乐·蝉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

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

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余音更苦。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齐天乐·蝉仇远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

薄剪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涯风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

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

离情正苦。

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

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齐天乐·蝉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

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

伤情念别。

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

转瞬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

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季节。

凄凄切切。

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

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秋蝉》
袅袅迎来二月天,阡上农夫说丰年。

待到清秋白露日,又是秋风送秋蝉。

an=0&si=2
,带你见识更多诗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