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件:第10课 谈中国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理清脉络
三、艺术特色 1.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 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 雅而不奥,俗而不庸。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
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 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 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 大话,读者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 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2)近年来,银行信用卡遭盗刷现象数.见.不.鲜.。通过 网络等手段盗取持卡人信息以及刷卡消费时录取信用卡 信息,成为目前常见的犯罪手段。( )
(3)2013 年 1 月 4 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康复研究中 心采访了张丽莉老师,她的回答回.肠.荡.气.:“希望我们‘教 育强国’的理念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
一、作者名片 简历:钱钟书(1910-1998),我国现代文 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 字默存,号槐聚,1910 年生于江苏无锡,19 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2 年在清华结识 杨绛先生,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 年, 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以后,获博士学位。 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 年,被清华
(4)杨伟带领研发团队,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终于一.蹴.而.就.,让我国的第一款隐身战机歼 20 飞上蓝天。
()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与语义不符。 (4)
错误 与“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矛盾。
4.近义词辨析 (1)情调·情趣 辨析:“情调”指情趣格调;“情趣”指性情志趣或情 调趣味。 运用:①白色的服装加上阳光的温暖色调和环境为寒 冷的冬季增添了一份别样的________。 ②尽管当日细雨蒙蒙,但前来赏杏的游客依旧络绎不 绝,细雨中的银杏别有一番独到________,令人流连忘返。
3.第 6 自然段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 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 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句话的含 义是什么?(对应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用“蛛丝网”和“钢丝网”、“乐队合奏” 和“吹芦管”的对比,指出中西诗的差异。中国的诗笔力 轻淡,词气安和;西方诗狂放,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 动地的威力。中国诗看似轻淡,却字字珠玑,敲人心扉。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歌有什么特征?(对应 考点:分析概括文章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中国先有抒情诗,并“一蹴而至崇高的 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 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 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 价是“早衰”,以致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
数.见不鲜( )
呜咽.( )
答案:(1)①suǐ ②cù ③pì ④fàn ⑤pín cù ⑥ yuān ⑦fèi ⑧xiá ⑨yín (2)①kǎn jiàn ②liáo liāo ③shù shǔ shuò ④yān yàn yè
2.辨形组词
淬 悴 (1)瘁 萃
绰 淖 (2)棹 悼
三、阅读课文第 8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课文末段写道:“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 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 化的人。”像这样的句子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妙, 有人认为不雅。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作品风格谈谈你的看 法。(对应考点:个性化解读文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 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 寻找定所。生动确切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绝。
(2)熟悉·熟习 辨析:“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熟习”指(对 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运用:我对张立很__________,不但因为他对电脑操 作技术很__________,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1)①情调 ②情趣 (2)熟悉 熟习
一、把握主旨 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列举和对比,对中国诗歌这 一文学体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阐明了中国诗歌所具有 的特征: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富于暗示,笔力轻 淡、词气安和等。同时对中西诗本位思想提出批判,表 明了研究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
第三单元
学国学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 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第三章 【译文】 作为君主,就要达到仁爱;作为臣下,就要达 到恭敬;作为儿子,就要达到孝顺;作为父亲,就要达到 慈爱;与国民交往,就要明明德、亲民与止于 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知 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修养品德,建立自己理想的道德 人格。以“止于至善”为方向或目标,使自己无时无刻不 在为仁行善之途上前进。所以至善之地表现在人的日常生 活和工作的事事物物中,像君主的仁、臣子的恭、儿子的 孝、父亲的慈、国民之交的信等都可以往更好的方向去努 力,永远不止息。要想“止于至善”,就需要发挥知、情、 意,全力以赴,不可懈怠,然后会有较好的成效。
作品:《管锥编》《谈艺录》《宋诗选注》和短篇小说 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 上》。
评价:“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夏志清) “我觉得有两种文人:一种是思想型的文人,一种 是学者型的文人。钱钟书是属于后者的。”(刘川鄂) 二、文学常识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要 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科学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 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 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 任。1941 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 女子文理学校。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 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1949 年, 回到清华任教,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 冲击,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82 年起担任中国社科 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98 年,在北京逝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精髓.( ) ②一蹴.而至( ) ③譬.如( )
④梵.文( ) ⑤颦.蹙.( )
⑥轻鸢.( )
⑦犬吠.( ) ⑧狡黠.( )
⑨无垠.( )
(2)多音字。
①槛门 槛.槛 车.( (
) )
②撩撩撩..人起((
) )
③数数 数. .量 典( 忘祖() ) ④咽咽狼.喉吞(虎咽.() )
三、写作背景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清 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钱钟书的著作对于推进中西 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及西方人了解 中国的文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是钱钟书先生 于 1945 年 12 月 6 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作的一次演 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 对待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
3.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 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往往 是艺术的谈笑风生。课文中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 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不是 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位。难怪有人把这 种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
一、阅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认为“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 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对应考点: 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是作者针对发问者的立场来说的。一个 只读中国诗的人,他会辨别,但不会笼统地概括中国诗的
一般印象。“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 出来”“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 的特点”,很难形成整体印象,绝不会发生这个问题。只 有读过外国诗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才会运用比较文学的方 法去求证这个问题。
二、阅读课文第 3~7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2.第 3 自然段中“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 见了‘无垠’”是什么意思?(对应考点:理解重要句子 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的“易尽”指短小的篇幅,“无垠”指悠 远的意味。借助比喻,通过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一目了 然。
答案: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幽默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 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 到较好的演讲效果。像上面的句子,作者以生动的比喻 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文化本 位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5.第 8 自然段中,“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 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 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 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 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一句的含义是 什么?(对应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2.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 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 的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
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 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这样的文章,以丰富 的知识取胜。
概 (3)慨
溉 答案:(1)淬火
瞭 缭 (4)潦 嘹
憔悴 鞠躬尽瘁
荟萃
(2)绰约
泥淖 船棹 悼念 (3)气概 慷慨 灌溉 (4)瞭望 缭
绕 潦草 嘹亮
3.成语积累 【识记】 (1)一蹴而至: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 一下子就能完成。 (2)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也说屡见不鲜。 (3)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 一致。 (4)轻鸢剪掠:原意是指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比 喻简短轻灵。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适配“诗心” 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 的“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 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深远的意味。
(5)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6)凌风出尘:指品行高洁,超出一般人。 (7)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形容力气极大。 (8)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运用】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1) 正 在 美 国 接 受 康 复 治 疗 的 飞 人 刘 翔 伤 口 虽 已 愈 合,但腿部肌肉出现萎缩情况,想出战今年的辽宁全运 会,几乎不可能,四连冠更成空.中.楼.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