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强调数学思维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强调数学思维培养的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摘要: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
思维培养被视为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数学思维方式和策略。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
一系列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
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数学思维者。
数学思维培养不仅关注学生的计算
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
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策略。
一、新课标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数学思维培养。
教学不仅注重计算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
创新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
2.强化数学模型应用。
教学应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
概念和方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融入跨学科教学。
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跨学科项目和活动,提
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应鼓励学
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5.
强调数学沟通与表达。
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和解题过程。
6.关注实际应用和信息技术。
教学应强调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学中也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和学习。
根据这些要求,教师可以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强调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不仅仅包括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模型建立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
发展中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
数学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
够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分析。
同时,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
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新问题的探索欲望。
数学思维也是培养学生跨学科
能力的关键。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通过培养数学思维,能够帮
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或实际问题。
另外,数学思维培养也有
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数学
问题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进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新课标下强调数学思维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参与型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并提供适当的学习
资源和指导,以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和发展数学概念。
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探究中也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应用和模型建立
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
长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问题解决
通过设计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
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问
题分析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要求。
他们需要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并选择适当的
数学概念和方法进行推理和验证。
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已学的数学知
识,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解决学习方式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培养了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他们需要善于提出假设、进行逻辑推理、进行实验和验证等,从而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问题解决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被鼓励去寻找多种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展独特的解决策略,并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处理复杂问题。
问题解决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
(三)模型建立
通过实际问题或案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和建模能力。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分析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数学概念和技巧来构建模型。
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使其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模型建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和发展新的数学思路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讨论数学思路,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观点、理解对方的观点,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激发思维,共同解决复杂问题,从中获得学习上的帮助与支持。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共同合作的经验,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合作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从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五)跨学科应用
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跨学科应用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实际背景和情境的案例或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跨学科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跨学科应用,能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跨学科应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实际和有意义。
学生能够在跨学科应用中体验到不同学科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深度。
结束语
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启发性教学、问题解决、模型建立等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跨学科应用和多样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其兴趣和动机。
参考文献
[1]柏鹏鹏.新课标下强调数学思维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5):49-51.
[2]喻多彩.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5):90-92.
[3]古丽加娜依·巴言.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1:235-236.
[4]古丽加娜依·巴言.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275-276.
[5]苏丽娟.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