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674030.4
(22)申请日 2018.05.08
(73)专利权人 新昌县羽林街道全顺机械厂
地址 312599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
道藕岸村下岛17号
(72)发明人 梁叶青 王国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
所 53113
代理人 张玺
(51)Int.Cl.
B23B 19/02(2006.01)
B23B 2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后固定座和前固定座,所述后固定座和前固定座内腔左右两侧均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活动安装主镗杆和副镗杆,所述连接座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座内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副镗杆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副镗杆前侧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主镗杆前侧固定安装有阻尼齿轮,所述前固定座内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和支杆活动安装有齿轮组。
可以通过改变阻尼齿轮和齿轮组的齿轮配比,使得副镗杆的同步齿轮的转速,调节副镗杆的转速,使其与主镗杆同步转动;增加副镗杆镗削时的稳定性,防止副镗杆应震动造成镗孔失败,减少损
失。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8132002 U 2018.11.23
C N 208132002
U
1.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1)、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内腔左右两侧均分别通过第一轴承(4)活动安装主镗杆(2)和副镗杆(3),所述主镗杆(2)和副镗杆(3)侧壁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同步齿轮(5),所述连接座(1)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腔体(6),所述安装腔体(6)右侧内腔壁开有安装槽(64),所述安装槽(64)内腔通过螺栓(65)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3),所述安装座(63)内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62),所述副镗杆(3)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61),所述副镗杆(3)前侧固定安装有齿轮(72),所述主镗杆(2)前侧固定安装有阻尼齿轮(7),所述前固定座(12)内端面通过第一轴承(4)和支杆活动安装有齿轮组(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镗杆(2)侧壁的同步齿轮(5)和副镗杆(3)侧壁的同步齿轮(5)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2)的数量为三根,且固定杆(62)内端均呈正三角形均匀排列于第二轴承(61)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71)左右两端分别啮合于阻尼齿轮(7)和齿轮(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6)前端面呈双环形。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8132002 U
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镗床是主要用镗刀在工件上加工已有预制孔的机床。
通常,镗刀旋转为主运动,刀或工件的移动为进给运动,镗床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孔或一次定位完成多个孔的精加工。
现有的镗床,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镗床申请号:CN201721133846.8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该装置在工作时工作时,第一镗杆旋转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镗杆旋转,从而实现第一镗杆和第二镗杆同步反向转动。
单独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镗杆转动,第二镗杆会因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差异和外界震动使得第一镗杆和第二镗杆的转速产生差异,打孔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因此产生差异,会增加生产成本的损耗。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后固定座和前固定座,所述后固定座和前固定座内腔左右两侧均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活动安装主镗杆和副镗杆,所述主镗杆和副镗杆侧壁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同步齿轮,所述连接座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右侧内腔壁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副镗杆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副镗杆前侧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主镗杆前侧固定安装有阻尼齿轮,所述前固定座内端面通过第一轴承和支杆活动安装有齿轮组。
[0005]优选的,所述主镗杆侧壁的同步齿轮和副镗杆侧壁的同步齿轮相啮合。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三根,且固定杆内端均呈正三角形均匀排列于第二轴承侧壁。
[0007]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于阻尼齿轮和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体前端面呈双环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通过设有阻尼齿轮、齿轮组和齿轮结构,可以通过改变阻尼齿轮和齿轮组的齿轮配比,使得副镗杆的同步齿轮的转速,调节副镗杆的转速,使其与主镗杆同步转动;通过设有第二轴承、固定杆、安装座、安装槽和螺栓结构,增加副镗杆镗削时的稳定性,防止副镗杆应震动造成镗孔失败,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腔体局部剖视图。
[0012]图中:1连接座、11后固定座、12前固定座、2主镗杆、3副镗杆、4第一轴承、5同步齿轮、6安装腔体、61第二轴承、62固定杆、63安装座、64安装槽、65螺栓、7阻尼齿轮、71齿轮组、7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镗床镗杆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1、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分别固定安装于连接座1的内腔后端和前端。
所述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内腔左右两侧均分别通过第一轴承4活动安装主镗杆2和副镗杆3,支撑主镗杆2和副镗杆3使其可以以较小的损耗运转。
所述主镗杆2和副镗杆3侧壁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同步齿轮5,同步齿轮5的数量为两个,主镗杆2通过同步齿轮5带动副镗杆3进行转动完成双向镗孔。
所述主镗杆2侧壁的同步齿轮5和副镗杆3侧壁的同步齿轮5相啮合。
主镗杆2工作时通过同步齿轮5带动副镗杆3转动工作。
同步齿轮带动副镗杆转动,副镗杆镗杆会因同步齿轮的差异和外界震动使得主镗杆和副镗杆的转速产生差异,打孔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因此产生差异,会增加生产成本的损耗。
所述连接座1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腔体6,安装腔体6用于固定副镗杆3,防止副镗杆3震动,副镗杆3在镗孔时因震动产生偏差。
所述安装腔体6前端面呈双环形。
安装腔体6方便固定副镗杆3,并且不影响副镗杆3的工作。
所述安装腔体6右侧内腔壁开有安装槽64,安装槽64固定固定杆62使得固定杆62的固定更稳定。
所述安装槽64内腔通过螺栓65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3,通过螺栓65使得固定杆62和安装座63方便进行拆卸对其进行检修。
所述安装座63内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62,固定杆62对副镗杆3进行固定使其稳定,减少副镗杆3的震动。
所述固定杆62的数量为三根,且固定杆62内端均呈正三角形均匀排列于第二轴承61侧壁。
三角形固定于第二轴承61侧壁,固定杆62和第二轴承61固定副镗杆3的位置,配合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内腔的第一轴承4三者形成一条直线,使得副镗杆3运行更稳定,减小震动,固定更牢固,稳定性更高。
所述副镗杆3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61,第二轴承61支撑副镗杆3同时不影响副镗杆3的转动工作。
所述副镗杆3前侧固定安装有齿轮72,齿轮72带动副镗杆3转动,对副镗杆3进行补差,调节副镗杆3的转动速度,使其与主镗杆2的转速相同。
齿轮72与齿轮组71相啮合,通过齿轮组71与阻尼齿轮7的转速相同,均同步转动。
所述主镗杆2前侧固定安装有阻尼齿轮7,阻尼齿轮7可以通过齿轮组71对齿轮72的转速进行补差转动,使得副镗杆3的转速与主镗杆2的转速相同步。
使得主镗杆2与副镗杆3镗削时的镗孔大小形状无异,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前固定座12内端面通过第一轴承4和支杆活动安装有齿轮组71。
当主镗杆2与副镗杆3因同步齿轮5差异或者外界作用力产生差速时,阻尼齿轮7的回转力带动齿轮组71通过齿轮组71给齿轮72补充差速力。
所述齿轮组71左右两端分别啮合于阻尼齿轮7和齿轮72。
阻尼齿轮7通过齿轮组71带动齿轮72,对其进行转速补差。
[0015]工作原理:主镗杆2工作时通过同步齿轮5带动副镗杆3转动工作,当主镗杆2与副
镗杆3因同步齿轮5差异或者外界作用力产生差速时,阻尼齿轮7的回转力带动齿轮组71通过齿轮组71给齿轮72补充差速力,然后齿轮72对副镗杆3进行补差,调节副镗杆3的转速。
固定杆62和第二轴承61固定副镗杆3的位置,配合后固定座11和前固定座12内腔的第一轴承4三者形成一条直线,使得副镗杆3运行更稳定,减小震动。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