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
(16分)
⑴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
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都有()条。
⑶长方形是特殊的( )。
⑷直角梯形中有()个直角。
⑸三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
⑹至少用()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60°,底脚是(),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8)梯形只有()组对边互相平行。
二、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0分)
1、用两个三角形拼图形,只能拼出四边形。
()
2、等腰梯形有可能是直角梯形。
()
3、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3个相同的三角形。
()
4、两个直角梯形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5、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三、选一选。
(12分)
1、三角形高的数量与平行四边形高的数量相比,()。
A、三角形的高多
B、两者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高多
2、下面图形中容易变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3、下面图形中的虚线()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4
、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A B C
5、在一个三角形的内部至少可以画( )条高。
A 、1 B 、2 C 、3
6、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和等于第三个角,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四、操作题。
1、画出下面各图性的一条高。
(8分)
2、按要求在方格图中画一画。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6分) (1)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
(2)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3、下面是一个花坛,现在要进行规划,有两种方案,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6分) 方案一:分成两个梯形。
方案二:分成四个三角形。
五、解决问题。
(32分)
1、一个等腰梯形,下底比上底长6厘米,上底和一条腰的长都是5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直角三角形,最大角的度数是最小角度数的3倍,求这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
3、小明用一根36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等腰梯形,上底长3厘米,下底长11厘米,腰长多少厘米?
4、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六、趣味练习。
(10分)
1、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沿着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如图所示)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6分)
⑴平行
⑵无数
⑶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⑷两
⑸完全相同
⑹两
(7)60°等边三角形
(8)1
二、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0分)⑴×
⑵×
⑶×
⑷×
⑸√
三、选一选。
(12分)
1、C
2、A
3、B
4、A
5、B
6、B
四、操作题。
答案略
五、解决问题。
1、26厘米
2、60° 30°
3、11厘米
4、22×11-(22-11)×(12-4)
=242-11×8
=242-88
=154(平方分米)
六、趣味练习:
12×12=144(平方厘米)
(12÷2)×(12÷2)÷2
=6×6÷2
=36÷2
=18(平方厘米)
144-18=126(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面积是126平方厘米。
附:
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一、多看:主要是指认真阅读数学课本。
把课本当成练习册。
一般地,分以下三层次:1。
课前预习阅读。
预习课文时,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将课本中的关键词语、产生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下,对定义、公理、公式、法则等,可以在纸上进行简单的复述,推理。
重点知识可在课本上批、划、圈、点。
这样做,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还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有重点地听讲。
2。
课堂阅读。
预习时,只对所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对预习时所做的标记和批注,结合老师的讲授,进一步阅读课文,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3。
课后复习阅读。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既可解决在预习和课堂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一节课后,必须先阅读课本,然后再做作业;一个单元后,应全面阅读课本,对本单元的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概括,写出知识小结,进行查
缺补漏。
二、多想:主要是指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的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时,要边听(课)边想,边看(书)边想,边做(题)边想,通过自己积极思考,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多做:主要是指做习题,学数学一定要做习题,并且应该适当地多做些。
做习题的目的首先是熟练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其次是初步启发灵活应用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融会贯通,把不同内容的数学知识沟通起来。
在做习题时,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做?能否有简便解法?做到边做边思考边总结,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多问: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呢?第一,要深入观察,逐步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第二,要肯动脑筋。
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向老师、同学、家长,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
不要有虚荣心,不要怕别人看不起。
只有善于提出问题、虚心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