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习题
七年级(初一)生物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有答案)
![七年级(初一)生物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7296cf910ef12d2bf9e727.png)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练习题目(一)填空1.呼吸作用是个氧化还原过程,氧化剂是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_。
2.呼吸作用是个氧化还原过程,被氧化的是________,被还原的是______。
3.1molC6H12O6被彻底氧化,最终则有______molH2O参与反应。
4. 有氧呼吸的底物主要是_______,其过程是利用______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5.有氧呼吸的全过程由三组相互联系的反应过程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
6.油料种子的安全水是_____,淀粉种子的安全水是________以下。
7.若5mol葡萄糖经EMP—TCA彻底氧后,通过底物磷酸化可净生成_____mol ATP,通过氧化磷酸化可净生成________mol ATP。
9.呼吸链上生成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EMP的酶系位于______,TCA的酶系位于______,呼吸链的组分位于______。
11.酚氧化酶存在于______、______内,烤烟时要防止______活化,避免______产生,以保证烟叶质量。
12.在EMP-TCA中,C02释放是在细胞_____中进行的,具体反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13.在EMP-ECA中,脱氢部位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脱氢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PPP的脱氢反应部位是______、_______;相应的脱氢酶是_______、______。
15.TCA的脱氢是在细胞的_____中进行的,脱氢辅酶有______、______;PPP的脱氢是在细胞的______中完成的,脱氢辅酶是________。
16.底物是影响呼吸商的关键因子,当RQ分别为小于1、等于1和大于1时,说明底物的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习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呼吸作用习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76ca2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7.png)
1、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氧浓度为c时,较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2、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3、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分别用于:A. 都用于还原CO2B. 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C. 都用于还原O2D. 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分别用于:A.氧化O2和CO2 B.氧化CO2和O2 C.还原O2和CO2 D.还原CO2和O25、在适宜条件下,采用营养液培养小麦幼苗,技术人员研究了小麦根系对K+吸收速率与营养液中O2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图。
曲线cd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A.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B.根细胞膜的流动性C.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D.根细胞内酶的活性6、贮存的水果,通过测定下列哪项可准确判断其细胞呼吸方式( )A.水的生成量B.酒精的生成量C.有机物的消耗量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7、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细胞的结构不可能产生CO2的是()A.水稻根细胞的线粒体基质B.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C.人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D .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8、将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由供氧条件转变为厌氧条件,下列过程中加快的一种是A.葡萄糖的利用 B.CO2的放出 C.ATP的形成 D.丙酮酸的氧化9.(2011山东)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1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11、玉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是因为还有部分能量()考查无氧呼吸过程A、留在丙酮酸分子中B、留在乳酸分子中C、留在酒精分子中D、留在ATP的分子中12、下列哪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考查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区别A、变形虫B、乳酸菌C、团藻D、水螅13、原核生物呼吸酶附着的部位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拟核14、将某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密闭容器中(有足够的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每小时减少44mg,如果将其放在黑暗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每小时增加8.8mg,如果在充足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些植物的叶片每小时制造的葡萄糖为:A、180mgB、72mgC、36mgD、24mg15、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运动项目总需氧量(升)实际摄入氧量(升)血液乳酸增加量马拉松跑600589略有增加400米跑162显著增加100米跑80未见增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A、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16、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的变化为: A、两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17、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摩尔的二氧化碳,其植物叶片在正常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摩尔?A、1AmolB、2 AmolC、3 AmolD、6 Amol18.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n/5m D.m/5n19.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76d07ef46527d3240ce0a3.png)
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班级:姓名:组号:一、选择题:1、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 A.白天 B.全天 C.黑夜 D.黎明2、下列有关叶片进行呼吸作用的概述中,正确的结论是()A.白天行光合作用,夜间行呼吸作用B.光下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C.光合作用的进行先于呼吸作用D.呼吸作用在叶表皮细胞内进行3、除了下列哪一项以外,其余现象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A.大量潮湿种子周围的空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要暖和许多C.地窖内的蔬菜腐烂散发出霉味D.进入贮存大量水果的地方,点燃蜡烛发现火焰不大,燃烧不旺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6、(2008长春)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7、(2008湘潭)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很大,详见下表:A.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B.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多C.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多D.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少8、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9.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10.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4b46911ed9ad51f11df270.png)
第 5 章第3节ATP 的主要根源 --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对于动物体内的ATP的根源最完好的说法是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C.汲取作用D.呼吸作用2.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开释的CO,此中的氧A.所有来自 O2B.所有来自 HO22C.所有来自 C6H12O6D.部分来自 C6 H12O6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的A.核糖体里B.线粒体里C.细胞质基质D.内质网4.因为通风不良,粮食储藏过程中可能发生“自热”现象,其原由是A.气温过高B.种子细胞呼吸C.种子细胞呼吸遇到克制D.空气温度过低5.人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却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根源是通过A.乳酸进行有氧呼吸B.乳酸进行无氧呼吸C.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D.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6.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开释能量是A.一次开释,约有40%转移到 ATP中B.一次开释,约有60%转移到 ATP中C.逐渐开释,约有40%转移到 ATP中D.逐渐开释,约有60%转移到 ATP中7.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下,在以下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 内有活酵母菌 ) 此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8.以下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B.都产生 CO2和 H2 OC.都是有机物的分解D.都有能量开释,并产生ATP9.为提升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纳的正确举措是A.在白日适合降温B.在夜间适合提升温度C.在白日和夜间都适合提升温度D.在白日适合提升温度,在夜间适合降低温度10.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吸进来的氧最后A.参加氧化有机物B.直接参加ATP的生成C.参加水的生成D.参加酶的催化作用11.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能生成大批ATP的是A.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时B.由丙酮酸完全分解成CO2和[H] 时C.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时D.氢与氧联合生成水时12.在温室中种植作物,如遇连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该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日夜温差B.提升温室温度,保持日夜温差C.提升温室温度,日夜恒温D.降低温室温度,日夜恒温1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摩尔的 CO2,人在正常状况下耗费相同量的葡萄糖,可形成 CO2.1a 摩尔 a 摩尔. a 摩尔a 摩尔A23 C .6 D 314.储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 CO2或抽取空气能延伸储藏时间,主假如因为A.克制有氧呼吸 B .促使有氧呼吸C.克制无氧呼吸 D .促使无氧呼吸15.播种前浸种时间过长,就会惹起烂种和烂芽,其主要原由是A.细胞二氧化碳中毒 B .细胞酒精中毒C.细胞乳酸中毒 D .细胞没法进行呼吸作用16、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之处在于①都需要酶②都产生 ATP ③都需要氧气④都有丙酮酸这此中间产物⑤都需要能量A、①②⑤ B 、①②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17、某生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一种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污浊,则它的过程A、必定是有氧呼吸B、必定是无氧呼吸C、必定不是酒精发酵 D 、必定不是乳酸发酵18、以下图是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假定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假定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假定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假定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挪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19、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红a、 b、 c、 d 四层。
北师大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2节 呼吸作用 课后练习题
![北师大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2节 呼吸作用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3ef0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8.png)
一、单选题1.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叶表皮上的结构(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气孔,只在叶的下表皮有分布B.b为保卫细胞,作用是保护植物体C.b的形状和大小改变控制a的开闭D.a的开闭不会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2. 将某株绿色植物移置黑暗中24小时,随后把植株上一片绿叶主叶脉剪断,另一片绿叶叶两面贴上一块不透明的锡纸(如图),再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A区、C区不变色,B区变蓝色。
该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体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体3. 下列对光合作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把简单的有机物变成复杂的无机物B.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D.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4. 下列不属于变态叶的是()A.猪笼草的捕虫叶B.仙人掌的叶刺C.豌豆的叶卷须D.红薯的叶5.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得已广泛应用,下列不属于此应用的是()A.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B.延长光照时间C.对农作物的土壤中肥料进行筛选D.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6. 下图是探究金鱼藻某种生理过程的实验,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A.呼吸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7.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将盛有等量的同种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同一光源不同距离的地方(光源产生的热量对本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计数植物产生的气泡数,可用于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该影响因素是试管编号 1 2 3 4 5光源的距离(cm)10 30 50 70 100每分钟气泡数45 30 19 6 1A.二氧化碳浓度B.氧气浓度C.温度高低D.光照强度8.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种植农作物产量的是A.合理密植B.适当加大昼夜温差C.过量施肥D.增施二氧化碳9. 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起来,从而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什么气体()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氢气10. 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最终都源于:A.吸收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二、填空题11.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来贮存的____________;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让叶片中含有的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呼吸作用和燃烧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和燃烧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7cd7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d.png)
呼吸作用和燃烧作用练习题1. 呼吸作用是人体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以下哪项属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产物?-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水- D. 碳氢化合物答案:A2. 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A. 氧气- B. 水- C. 二氧化碳- D. 葡萄糖答案:D3. 下列哪个过程是燃烧作用的基础?- A. 氧化反应- B. 光合作用- C. 分解反应- D. 还原反应答案:A4. 燃烧作用是指物质和氧气之间的反应,产生能量释放出来。
以下哪项属于燃烧作用的现象?- A. 断裂- B. 发光- C. 溶解- D. 吸烟答案:B5. 下列哪个化学方程式是燃烧作用的典型反应?- A. H2O → H2 + O2- B.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C. CO2 + H2O → C6H12O6 + O2- D. 2H2 + O2 → 2H2O + 能量答案:B6. 燃烧作用中,物质在与氧气反应时放出的能量主要储存在哪个化学物质中?-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葡萄糖- D. 水答案:C7. 呼吸作用和燃烧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A. 都需要氧气参与- B. 都是无氧反应- C. 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 都是光合作用答案:A8. 呼吸作用和燃烧作用有何不同之处?- A. 呼吸作用产生能量,而燃烧作用释放能量- B. 呼吸作用只发生在人体内,而燃烧作用发生在任何物质中- C.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而燃烧作用不是- D. 呼吸作用需要光合作用的产物,而燃烧作用不需要答案:C以上是关于呼吸作用和燃烧作用的练习题。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aebf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2.png)
呼吸作用练习题1.人体正常细胞中的P 53蛋白能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以维持正常的代谢途径。
癌细胞中的P 53蛋白功能异常,从而影响了细胞呼吸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人体细胞中的丙酮酸只有进入线粒体才能被氧化分解产生CO 2B .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ATPC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分解等质量的葡萄糖释放的热能较少D .P 53蛋白功能异常会导致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更多的葡萄糖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生物学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洋葱鳞片叶作材料,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拍摄的电镜下的照片是物理模型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用酸性重铬酸钾代替澄清石灰水检测CO 2的产生情况3.下图表示草莓果实细胞中2CO 释放量和2O 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以葡萄糖为反应底物)A .图中2O 浓度为a 时,细胞不能合成ATPB .图中2O 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更多C .图中的四个2O 浓度中,b 、c 时同时存在无氧和有氧呼吸D .图中2O 浓度为d 时,细胞中没有酒精产生4.如图为细胞呼吸过程的简图,其中①~⑤为不同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①④的反应场所相同,且都能释放少量的能量B .过程②③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不能在原核细胞中进行C .过程①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都可以进行,此阶段不产生CO 2和能量D .密封包装果蔬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储存条件而降低有机物的消耗5.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 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O2浓度为a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当O2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所不同C.当O2浓度为c时,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a、b、c、d4种不同O2浓度下,细胞都能产生[H]和ATP6.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b8ece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c.png)
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一、英译中(Translate)1.respiratioin2.aerobic respiration3.anaerobic respiration4.fermentation 5.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6.biological oxidation7.respiratory chain8.glycolysis9.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10.Pasteur effect11.respiratory rate12.respiratory quotient13.cytochrome14.intramolecular respiration15.protein complex16.alternate oxidase17.ubiquinone18.uncoupling agent 19.temperature coefficient二、中译英(Translate)1.巴斯德效应2.有氧呼吸3.无氧呼吸4.呼吸速度5.呼吸商6.已糖磷酸途径7.生物氧化8.电子传递链9.细胞色素10.化学渗透假说11.抗氰呼吸12.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13.呼吸链14.氧化磷酸化15.发酵16.分子内呼吸17.蛋白复合体18.交替氧化酶19.温度系数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1.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3.糖酵解4.三羧酸循环5.生物氧化6.呼吸链7.P/O比8.氧化磷酸化9.巴斯德效应10.细胞色素11.呼吸速度12.呼吸商13.抗氰呼吸14.无氧呼吸15. ADP/O ratiotransport chain (mitochonrion)17. oxidativephosphorylation18. glycolysis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 )1.所有生物的生存都需要O2。
( )2.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4717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b.png)
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 呼吸作用是指()。
A. 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B. 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C.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过程D. 人体排出废物物质的过程2. 以下不属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A. 植物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B. 动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C. 人体进行光合作用D.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3. 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A. 肺B. 心脏C. 脑D. 肝4. 哪种气体在人体呼吸过程中被吸入体内,同时排出体外?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甲烷5. 呼吸系统中的气管的主要功能是()。
A. 进行气体交换B. 将气体输送到肺部C. 支撑气管的形状D. 分解二氧化碳二、填空题1. 呼吸作用是人体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2. 呼吸作用发生在呼吸系统中的肺部。
3. 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4.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5. 肺是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人体呼吸作用的过程。
人体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吸入和排出两个过程。
当我们吸气时,我们通过鼻腔或口腔吸入氧气,然后氧气经过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
在肺部,氧气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气体交换,红细胞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同时,二氧化碳从全身各器官经血液运输至肺部,经气道排出体外。
2. 请简要介绍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
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植物的气孔位于叶片的表面,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3. 请解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进行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给动物进行呼吸,而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必要的原料。
呼吸作用习题
![呼吸作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9baaae284ac850ad02426e.png)
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 2的体积与吸收02的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 、c 、d 时,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浓度为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 .氧浓度为c 时,无氧呼吸最弱D .氧浓度为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3、在a 、b 、c 、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 2和O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 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D.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 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4、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 2的量如右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a 时( )A .酵母菌只进行发酵B .67%的葡萄糖用于发酵C .3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D .酵母菌停止发酵5.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 2的吸收量和CO 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 ,则在氧浓度为a 时( )A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C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6、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O2的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7.在下图3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练习题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71d82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b.png)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ATP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答案】D2.如图表示细胞内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H]主要在线粒体内产生B.图中物质①是O2C.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会释放热能【答案】B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答案】C4.如图表示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种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存在于()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案】B5.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①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________;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丙酮酸乳酸(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H]③(4)不同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6.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物质名称,①②③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1)C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32c1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呼吸作用试卷(练习题库)1、无氧呼吸消失点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是(),它们开始走的共同途径是()。
3、EMP途径是在()中进行的,PPP途径是在O中进行的,泗精发酵是在()中进行的,TCA循环是在O4、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一种含金属()和()的氧化酶。
5、苹果削皮后会出现褐色就是()酶作用的结果,该氧化酶中含有金属()。
6、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开花时放热很多,其原因是它进行O的结果。
7、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力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8、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总是比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要()。
9、早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其目的就是使()。
10、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PPP途径的抑制剂是()。
口、苹果贮藏久了,组织内部会发生:()12、在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下,植物的细胞里葡萄糖降解主要是通过:()13、植物组织衰老时,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O14、种子萌发时,种皮末破裂之前只进行O15、参与EMP各反应的酶都存在于:()16、TCA各反应的全部酶都存在于O17、PPP中,各反应的全部酶都存在于()18、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直接氧化途径是O19、如果呼吸途径是通过EMP-TCA途径,那么C1/C6应为:()20、在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中,不含金属的氧化酶是O21、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
22、有氧呼吸中02并不直接参加到TCA循环中去氧化底物,但TCA循环只有在有02条件下进行。
23、在完整细胞中,酚与酚氧化酶处在不同细胞区域中。
24、提高环境中02的含量,可以使EMP速度加快。
25、涝害淹死植株,是因为无氧呼吸进行过久,累积酒精,而引起中毒。
26、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呼吸跃变现象。
27、绿色植物光呼吸的底物与呼吸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
28、淀粉种子安全含水量应在15%〜16%以下。
29、呼吸作用多条路线论点的内容和意义如何?30、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具有什么生理意义?31、呼吸作用糖的分解代谢途径有几种?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32、三竣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如何?33、什么叫末端氧化酶?主要有哪几种?34、抗氟呼吸有何特点?35、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辩证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36、长时间无氧呼吸植物为什么会死亡?37、植物组织受到损伤时呼吸速率为何加快?38、低温导致烂秧的原因是什么?39、早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翻堆的目的是什么?40、粮食贮藏时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41、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可将呼吸作用分为()和()两大类型。
高中生物 必修一 呼吸作用练习题
![高中生物 必修一 呼吸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5a8da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e.png)
细胞呼吸练习题一、单选题1.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右图所示。
在氧浓度为A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C.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占2/5D.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呼吸熵(RQ=释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下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若利用酵母菌酿酒,最好将氧分压调至b点C.图中b点时,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会消耗[H]D.图中c点后,酵母菌的呼吸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3.将一批刚采摘的大小及生理状况均相近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直接贮藏在1℃的冷库内。
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是()A.曲线中比值大于1时,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处理适宜时间,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4.某生物兴趣小组向酵母菌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CO2的产生量与O2的消耗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酵母菌的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A.O2浓度为a时,呼吸底物(葡萄糖)中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B.O2浓度为b时,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多数在线粒体内膜上被消耗C.O2浓度为c时,约有3/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D.若实验中的酵母菌更换为乳酸菌,则曲线℃、℃趋势均不发生改变5.下图表示人体在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糖类的分解)。
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8a35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6.png)
2017年09月28日呼吸作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3.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锄地有利于植物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C.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A.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蔬菜等的贮藏B.醋酸杆菌利用淀粉,在控制通气(有氧)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食醋C.包扎伤口时,需选用透气的创可贴,防止厌氧型细菌的滋生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5.呼吸熵(RQ=)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6.甲、乙两个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观察到酒精和CO2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B.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C.甲乙两个反应休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D.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7.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8.某一动物组织,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是()A.1:2 B.1:1 C.2:1 D.3:19.在密封的地窖中保存水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力强B.温度适宜,易保存水分C.阴暗无光,不易过快成熟D.CO2含量增加,抑制呼吸作用10.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二.填空题(共3小题)11.如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判断的依据是.(3)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摩尔的O2.12.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1)图中A物质是,B物质在该过程的产生部位是(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在第阶段,产生能量最多是第阶段.(3)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4)图中能体现的无氧呼吸方程式应该是:(5)图中未能体现的无氧呼吸方程式应该是:(6)图中产生B物质的呼吸作用方程式为:.13.如图为一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1)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关闭活塞30分钟,可观察到在这一时间段内有色液滴向移动.(2)实验开始时,樱桃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主要方式的反应式是;场所是.(3)在樱桃细胞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色液滴不再移动,原因是.(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他们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假设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请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①实验步骤:第一步:按图中所示装置进行操作.30分钟时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②实验结果及结论:.2017年09月28日呼吸作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分析】无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4[H]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或2丙酮酸+4[H]2乳酸.(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错误;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并不产生CO2,B错误;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产生CO2,C错误;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分析】呼吸作用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2)无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2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或C6H12O62乳酸+能量(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分生组织细胞的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其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A错误;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进行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B 错误;C、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有氧气浓度和温度等,所以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相同,等于1:1,D错误.故选:C.3.农业上有一句关于锄地(中耕松土、除草)的谚语:“锄头下面有肥”.以下关于该谚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锄地有利于植物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C.锄地加速了有机物的分解D.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的竞争【分析】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细胞呼吸的方式主要是有氧呼吸,锄地松土一方面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植物竞争水分、矿质营养和光照等,另一方面促进土壤中需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加速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同时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解答】解:A、锄地改善了根细胞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根细胞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因此有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A正确;B、“锄头下面有肥”的谚语不是指锄地的同时给作物进行施肥,B错误;C、锄地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繁殖,加速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根细胞提供矿质元素,C正确;D、锄地除去了杂草,减少了杂草与作物的竞争,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A.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蔬菜等的贮藏B.醋酸杆菌利用淀粉,在控制通气(有氧)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食醋C.包扎伤口时,需选用透气的创可贴,防止厌氧型细菌的滋生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解答】解:A、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零上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蔬菜等的贮藏,A正确;B、醋酸杆菌是好氧型菌,其可利用淀粉,在控制通气(有氧)的情况下,进行醋酸发酵,生产食醋,B正确;C、包扎伤口时,需选用透气的创可贴,防止破伤风杆菌等厌氧型细菌的滋生繁殖,C正确;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生成酒精,所以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对细胞造成伤害,D错误.故选:D.5.呼吸熵(RQ=)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分析题目,阅读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于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大于1时,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b点氧气浓度大于a点,所以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B 正确;C、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呼吸作用最弱的点,若要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不能将氧分压调至c点,C错误;D、由题图可知,c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有氧呼吸氧气的饱和点,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在用的范围内会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B.6.甲、乙两个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观察到酒精和CO2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B.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C.甲乙两个反应休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D.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2CO2+2酒精【解答】解: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都进行无氧呼吸,催化酒精产生的酶都来自酵母菌,所以种类相同,A正确;B、由于甲中加入的是完整的酵母菌,酵母菌还能进行其他代谢活动,所以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B正确;C、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甲乙两个反应休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C正确;D、由于不含酵母细胞的酵母菌提取液中也能观察到酒精和CO2的产生,所以实验结果不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D错误.故选:D.7.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分析】据图分析,装置A中NaOH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装置B中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CO2使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二氧化碳来源于装置B,A正确;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装置B不需要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如用绿色植物才需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B错误;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C正确;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作用能产生CO2,D正确.故选:B.8.某一动物组织,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是()A.1:2 B.1:1 C.2:1 D.3:1【分析】本题是根据有氧呼吸过程与无氧呼吸过程反应式进行相关计算的题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3H6O3+能量.【解答】解:由于动物组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消耗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因此不论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是多少,动物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始终是1:1.故选:B.9.在密封的地窖中保存水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抗病力强B.温度适宜,易保存水分C.阴暗无光,不易过快成熟D.CO2含量增加,抑制呼吸作用【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粮食和蔬菜的贮藏:(1)粮食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干燥;(2)水果贮藏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CO2浓度较高)和一定湿度.【解答】解: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CO2浓度或N2浓度)和水分,用密封地窖贮藏种子、果蔬,是由于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将水果放在密封地窖中,CO2浓度增加,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从而使水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故选:D.10.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③是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④是乳酸途径的无氧呼吸.图2中,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d点表示只有有氧呼吸.图3中,AC段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同时进行,且无氧呼吸大于有氧呼吸,CD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最后只有有氧呼吸.【解答】解:A、图1中,植物细胞中不能同时发生③④过程,A错误;B、图3中不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可以表示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的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B错误;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c时的一致,C错误;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只有有氧呼吸,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表示,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3小题)11.如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水和酒精.(2)苹果果实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有氧呼吸,判断的依据是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3)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0.6摩尔的O2.【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p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之前,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氧气的吸收量,因此p点之前,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p 点之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外界氧浓度为5%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多于氧气的吸收量,因此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2)从P点开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3)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吸收6mol氧气,产生6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二氧化碳,设至少需要吸收Xmol的氧气,则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X,消耗的葡萄糖是,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则有关系式,[X+(0.2﹣)×2]:X=4:3,解得X=0.6mol.故答案为:(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水和酒精(2)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3)0.612.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1)图中A物质是丙酮酸,B物质在该过程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在第二阶段,产生能量最多是第三阶段.(3)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4)图中能体现的无氧呼吸方程式应该是:C6H12O62CO2+2C2H5OH+能量(5)图中未能体现的无氧呼吸方程式应该是:C6H12O62C3H6O3+能量(6)图中产生B物质的呼吸作用方程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或者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分析题图可知A为丙酮酸,B为水,C是二氧化碳.【解答】解:(1)图中A是由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为丙酮酸,B水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二氧化碳在第二阶段,产生能量最多是第三阶段.(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由于有氧呼吸消耗1mol 葡萄糖产生6molCO2,无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2mol的CO2,所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4)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2CO2+2C2H5OH+能量.(5)图中未能体现的无氧呼吸是乳酸途径的无氧呼吸,其方程式为C6H12O62C3H6O3+能量.(6)结合图示过程,图中产生B物质的过程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故答案为:(1)丙酮酸线粒体内膜(2)二三(3)1:3(4)C6H12O62CO2+2C2H5OH+能量(5)C6H12O62C3H6O3+能量(6)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13.如图为一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1)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关闭活塞30分钟,可观察到在这一时间段内有色液滴向左移动.(2)实验开始时,樱桃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主要方式的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在樱桃细胞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色液滴不再移动,原因是瓶中氧气耗尽,樱桃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他们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假设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请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①实验步骤:第一步:按图中所示装置进行操作.30分钟时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第二步: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与实验组等量的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②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a<b,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如果a>b,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该装置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据此答题.【解答】解:(1)关闭活塞后,由于容器中还有部分空气,樱桃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但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因此容器中气体总量减少,压强变小,有色液滴向左移动.(2)实验开始时,樱桃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因此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不再移动的原因是瓶中氧气耗尽,樱桃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4)①实验步骤:第一步:按装置图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第二步: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与实验组等量的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②预测结果及结论:共三种情况,即如果a<b,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如果a>b,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故答案为:(1)左(2)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完整版)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
![(完整版)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66f97a998fcc22bcd10dd1.png)
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3、无氧呼吸;4、呼吸速率;5、呼吸商;6、呼吸链;7、糖酵解;8、三羧酸循环;9、戊糖磷酸途径;10、巴斯德效应;11、抗氰呼吸;12、能荷;13、P/O;14、无氧呼吸消失点;15、氧化磷酸化;16、末端氧化酶;17、温度系数;18、生长呼吸;19、维持呼吸;20、硝酸盐呼吸;21、伤呼吸;22、盐呼吸;23、反馈调节;24、生物氧化;25、呼吸作用氧饱和点;26、呼吸跃变;27、细胞色素氧化酶;28、酒精发酵;29、抗氰氧化酶;30、安全含水量。
二、缩写符号翻译1、C6/C1;2、Cyt;3、CoQ;4、DNP;5、EMP;6、FAD;7、FMN;8、FP;9、GSSG;10、PAL;11、PPP;12、RPPP;13、RQ;14、TCAC;15、UQ。
三、填空题1、除了绿色细胞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外,其它各类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ATP)都依靠呼吸作用提供。
2、有氧呼吸的特点是有氧气参与,底物氧化降解彻底,释放的能量多。
3、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无氧气参与,底物氧化降解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
4、高等植物通常以有氧呼吸为主,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
5、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
6、产生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
7、植物组织衰老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中所占比例增加。
8、EMP途径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PPP途径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酒精发酵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TCA循环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9、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酶系统位于线粒体内膜。
10、组成呼吸链的成员可分为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
11、植物呼吸作用末端氧化酶有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酸氧化酶。
12、细胞完成有氧呼吸需经历三个连续的过程,它们依次是EMP,TCA和氧化磷酸化。
13、呼吸作用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质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1fe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3.png)
《植物生理学》第三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respiration):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fermentation)。
4. 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然后又迅速下降的现象。
呼吸跃变的产生与外界温度和果实内乙烯的释放密切相关。
呼吸跃变是果实进入完熟的一种特征,在果实贮藏和运输中,重要的问题是降低温度,抑制果实中乙烯的产生,推迟呼吸跃变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的强度,延迟果实的完熟。
5.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它是需氧生物生物氧化生成ATP的主要方式。
6. P/O:磷氧比,氧化磷酸化的活力指标,指每吸收一个氧原子所能酯化的无机磷的数目,即有几个无机磷与ADP形成了ATP。
呼吸链中两个质子和两个电子从NADH+H+开始传至氧生成水,一般可形成3分子的ATP,其P/O比为3。
7. 无氧呼吸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ction point):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浓度(10%左右)称为无氧呼吸消失点。
8.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一部分呼吸。
抗氰呼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电子传递主路交替运行,因此,这一呼吸支路又称为交替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呼吸作用学习指导与习题
![呼吸作用学习指导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f9351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e.png)
名词解释1 .呼吸作用( respiration ) :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降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 .有氧呼吸( aerobic respiration) :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体内的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 .无氧呼吸( anaerobic respiration) :在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也称发酵(fermen tation )。
4 .呼吸速率( respiratory rate) :单位鲜重、干重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或吸收氧气的量。
也称呼吸强度。
5 .呼吸商( respiratory quotient , RQ ) :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与吸收氧气的摩尔数之比。
也称呼吸系数( respiratory coefficien t )。
6 .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 ) :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7 .糖酵解( glycolysis , E MP ) :在细胞质内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简称EM P。
8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 TCAC )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逐步分解脱氢、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又称为柠檬酸环或Kreds环,简称TCA循环。
9 .戊糖磷酸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 PPP ) :在细胞质内进行的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的酶促反应过程。
亦简称HMP。
10 .巴斯德效应( Pasteur effect ) :由巴斯德发现的氧气抑制发酵作用的现象。
11 .抗氰呼吸( 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 ) :指某些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在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仍能进行的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D 答案】
• 5.(2009年浙江卷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 . 年浙江卷)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 年浙江卷 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 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 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 疫途径的叙述, ( ) 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 B
①U形管两侧液柱高度的变化量表示 形管两侧液柱高度的变化量表示
发芽玉米种子细胞呼吸消耗氧的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准确严密,还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②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准确严密,还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组如何设计? 对照组如何设计?
广口瓶内放入煮熟玉米种子, 广口瓶内放入煮熟玉米种子,其他装置不变
9.(1) 为探究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强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 为探究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强度, 下实验: 下实验:如下图是一种测定发芽玉米种子呼吸作用强度 的密封装置(U形刻度管内装有有色液体 用作检压计)。 形刻度管内装有有色液体, 的密封装置 形刻度管内装有有色液体,用作检压计 。 向广口瓶中一侧放入盛有高浓度NaOH溶液的小烧杯, 溶液的小烧杯, 向广口瓶中一侧放入盛有高浓度 溶液的小烧杯 另一侧放入发芽玉米种子。将整个装置置于25 另一侧放入发芽玉米种子。将整个装置置于 ℃恒温 环境中,打开A、 开关 通入O2, 开关, 环境中,打开 、B开关,通入 ,待U形管两侧液柱 形管两侧液柱 平衡后,关闭A、 。一段时间后, 形管两侧液柱出 平衡后,关闭 、B。一段时间后,U形管两侧液柱出 现高度差。 现高度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测定的一定 下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 下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 大小的新鲜菠菜叶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 表中为相对值), 大小的新鲜菠菜叶二氧化碳释放量 表中为相对值 ,请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 4.(2009年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细胞呼吸 年全国卷Ⅱ . 年全国卷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 的叙述,错误的是( )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 •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 •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 •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 进行呼吸作用
• 8.(2009年安徽卷 现有等量的 、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 . 年安徽卷)现有等量的 年安徽卷 现有等量的A、 两个品种的小麦种 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 等量)的水 条件下,瓶内O 内,各加入适量(等量 的水。在25 ℃条件下,瓶内 2 各加入适量 等量 的水。 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 (1)在t1~t2期间,瓶内 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在 期间,瓶内O __________引起的,A种子比 种子的呼吸速率 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引起的 有氧呼吸 引起的, 种子比 快 ________,A、B种子释放 2量的变化趋势是 种子释放CO , 、 种子释放 先递增后递减 _______。 。 •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 在 ~ 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 有少量增加, 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 因可能是________。 因可能是 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密闭容器内,酵 . 年广东理基)在密闭容器内 年广东理基 在密闭容器内, 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 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 ( ) • A.ATP B.乳酸 . . • C.三碳化合物 D.CO2 . .
• 【答案】 B 答案】
• 7.(2009年广东卷 利用地窖贮藏种子、 . 年广东卷)利用地窖贮藏种子 年广东卷 利用地窖贮藏种子、 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 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 较高,有利于( ) 较高,有利于 •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 . •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 . • 【答案】 A 答案】
O2吸收量 0 3 4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条件下, 条件下 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条件下, 条件下 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条件下, 条件下 D. d条件下,产生的 条件下, 条件下 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3.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 件下培养8~ 小时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时, 件下培养 ~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 ( ) 述正确的是
实验 材料 适宜 浓度 酵母 菌液 取样 50 mL 50 mL 处理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细胞不完整) 未处理 甲 乙 丙 丁 分组 25 mL 25 mL 25 mL 25 mL 培养液 75 mL 75 mL 75 mL 75 mL 供氧 情况 无氧 通氧 无氧 通氧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甲组不产生 •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 •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 •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 •【答案】 D 【答案】
O2 CO2 温度 3℃ 10 ℃ 20 ℃ 30 ℃ 40 ℃ 6.2 31.2 46.4 59.8 48.2 3.6 53.7 35.2 21.4 17.3 1.2 5.9 6.4 8.8 7.1 4.4 21.5 38.9 56.6 42.4 5.4 33.6 65.6 100 74.2 5.4 32.6 67.2 100 73.6 0.1% 1.0% 3.0% 10.0% 20.0% 40.0%
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0%上升到 上升到40.0%时,植 时 ③④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条件是 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 上升到 由表中数据分析, 分析表中数据, ①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出呼吸强度的变化规 ⑤分析表中数据 温度为3 氧含量为3.0%时 温度为 ℃,氧含量为保持相对稳定 时, 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 ②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 ,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 物的呼吸强度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含量分别 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在实验时, 律,在实验时,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 的变化规律是 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 10 ℃ 为______ ,1.0% 是化碳的产物场所是 遮光, 受酶的数量限制(或受线粒体数量的限制 受酶的数量限制 或受线粒体数量的限制 遮光,使叶处于黑暗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的温度和氧含量的范围内 在一定的温度和氧含量的范围内, 在一定的温度和氧含量的范围内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或受线粒体数量的限制)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温度和氧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量的增高, 量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 C 答案】
2.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在 、 、 、 条件下 条件下, 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 和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O2释放量 a b c d • • • • 10 8 6 7
【答案】 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