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电力问题分析聂凤羽1吕冬梅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中的电力问题分析聂凤羽1 吕冬梅2
发布时间:2023-05-31T04:48:18.567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年6期作者:聂凤羽1 吕冬梅2
[导读] 建筑施工过程的用电安全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用电区别于居民用电属于临时用电,在用电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以及不科学的电路铺设容易为日后的建筑施工埋下隐患,此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工程成本选择不搭建用电机器的保障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

1.身份证号码:37030519950119xxxx;
2.身份证号码:37068419811211xxxx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的用电安全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用电区别于居民用电属于临时用电,在用电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以及不科学的电路铺设容易为日后的建筑施工埋下隐患,此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工程成本选择不搭建用电机器的保障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以及安全性,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

关键词:建筑施工;电力问题;措施
1建筑施工用电安全隐患产生原因
1.1输电线路不合理
首先,施工现场的用电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这并不代表施工企业可以盲目规划。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统一的输电形式,但是从实际的输电需求来看,施工现场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机械,并且其用电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前期的规划,在后续的输电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增加了施工现场的输电线路负荷。

其次,区别于普通的居民用电,施工现场的临时性用电需求较高,且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往往会引入较多的机械设备。

所以,施工现场的用电量本身就容易存在着超负荷的风险,在此过程中,如果企业不做出合理的输电方式以及线路的规划就会存在用电隐患。

最后,从实际的输电线路的使用来看,目前的施工企业在使用输电线路时经常出现不规范操作,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在中性线上随意安装开关以及熔断器,用其他金属制作熔断器熔丝以及随意调整保护电器的整定值等。

1.2用电安全管理的疏忽
首先,从建筑施工项目的组成来看,为了提高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以及经济利润,施工企业经常将项目层层转包,进而出现了大量的承包单位。

区别于体系化、专业化的施工企业,承包单位的人员复杂,其中大部分是没有经过培训的临时工、农民工,针对这一情况,施工企业并未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施工现场混乱并且存在一定的用电隐患。

其次,从用电线路系统的设置来看,目前的施工用电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即大部分的工地都存在着私拉乱接、一闸多用、电缆线路拖地以及线路埋设深度不够等问题,而一般来说,为了确保工地用电的安全,施工企业应遵循“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理念,做到对用电线路系统的规范化设置和使用。

再次,从施工现场的管理来看,目前的建筑施工现场大多是混乱且复杂的。

一方面,为了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多个承包单位同时动工的现象,当多个承包单位同时作业且使用的劣质电器同时开工时,大型用电机械的振动以及不规范操作给施工现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对承包单位的管理还停留在项目进度以及施工效率的管理上,对于施工人员的用电安全意识则疏于指导。

长此以往,施工现场不仅存在无序、混乱的问题还可能出现严重的用电隐患。

最后,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危险用电点展开实时监控,但受制于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多个危险作业点缺乏监控。

一般来说,用电安全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针对关键的用电机器以及机器元件,企业需要展开实时监控并针对故障点及时维护,确保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2建筑施工中电力问题的解决措施
2.1提高人员素质
在传统的人员招聘时,施工企业很少考虑施工工人的整体素质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审查,为了提高后续的工程用电安全,施工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拟定不同的招聘标准。

一般来说,施工工人是建筑工程的执行者,施工工人的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以及施工效率,施工企业在招聘时需要关注施工工人的整体素质以及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出智能化以及无线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大量的自动化机械。

根据这一行业发展趋势,施工企业需要招聘接受能力高且执行力强的工人确保机械的正确使用。

除了施工工人,技术人员也是建筑施工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

区别于传统的技术人员招聘,施工企业需要明晰技术人员的招聘要求。

首先是专业资格书的审查,一直以来,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工程前期的成本投入,经常降低技术人员的要求,但是从施工用电的安全性来看,缺乏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往往在线路设计以及安装的过程中存在着弊端,并为后续的施工埋下了隐患。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明确技术人员的招聘标准。

最后,施工企业还要针对施工工人以及技术人员展开岗前以及岗后培训。

在以往的人员招聘时,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工程效率很少涉及岗前以及岗后培训。

但是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安全意识以及机
器操作步骤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通过上述培训,不仅施工工人可以科学且安全地操作机器,技术人员也能够积极地学习先进知识,提高电路设计以及铺设的安全性。

2.2企业提高施工用电的安全意识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性,企业需要提高用电安全这一意识,并将该意识体现在制度的制定以及日常管理中。

在制度的拟定上,施工企业要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并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拟定,其中主要包含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用电安全管理以及电气防火细则等。

除了明晰安全生产责任归属,施工企业还需要把安全生产落实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通过设置监督机构确保施工人员的用电规范提高建筑施工的用电安全。

在日常管理方面,企业首先要确立用电安全的施工意识,并针对项目的需求规划用电工程图纸。

其次,针对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施工企业针对项目施工进度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为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配备管理员用以记录每天的用电量和输电情况。

此外,针对触电等突发事件的预防以及处理,施工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促进施工工人以及技术人员的防范意识,并通过现场演练以及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的科普减少突发事件的产生。

2.3提前规划用电负荷
提前规划用电负荷旨在提高用电输送效率。

在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进行用电负荷的计算。

一方面,各机器的用电量不同,如果遵循单一的输电方式就容易出现超负荷现象进而出现触电事件。

另一方面,单一的输电方式并不符合科学配电的原则,所以,技术人员在进行用电负荷的计算时,首先需要考虑施工企业设计的机器设备以及相应的耗电量。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的功能以及用电情况发生着改变。

为了满足大功率仪器的用电需求,技术人员应及时上报情况并更换输电线路,通过用电负荷的计算与规划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用电的安全性。

2.4加强电路维护
首先,要根据安全责任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小组。

从小组的职能来看,管理小组旨在检查各用电设备、电器元件,确保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其次,监督用电设备以及电器元件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管理小组需要针对企业前期制定的标准以采购为切入点,全方位检查各承包单位所使用的用电设备和电器元件,并排查不合格的机械以及原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部分企业缺少施工用电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

为了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施工企业应积极展开防护装置的设置,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相连,尽可能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结语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多,项目用电安全成为影响建筑施工效率以及安全的重要因素。

区别于居民用电,建筑施工项目用电具有用电量大且使用环境负责的特点。

所以,在日常的使用中容易出现触电等突发事件进而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率。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用电安全,施工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提前拟定安全责任负责制度,并根据安全责任负责制度进行用电量和供电方式的规划,施工企业保证项目用电安全以及项目进度。

参考文献:
[1]许传山.浅析建筑施工用电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22(05):28-30.
[2]黄天智.电力工程施工中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03):241-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