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课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作者:张静文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工作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改变。
由于多媒体具有全面立体展现事物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辅助教学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特别是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课堂教学立体化、生动化,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以此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87-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集文字、声音、影视、图像等于一体,可以立体多方位的对事物进行展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非凡的功能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使课堂辅助教学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里我们着重论述一下欣赏课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虽然兴趣浓厚,在曲式、配器分析及旋律主线听辨等问题上却难以理解。
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不清晰,使学生很难理解。
根据音乐欣赏的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则容易把各有关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加大教学内容的知识容量,拓宽知识面,提高音乐文化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然成为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如《中国民族歌曲赏析》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了解我国的民歌,感受不同歌曲的音乐风格。
从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看并不难,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当代学生的成长阶段恰好是我国流行音乐新兴和发展时期,在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下,学生自然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忽略了对民间、民族音乐的聆听,这样在学习上就存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等问题。
针对这种现实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图、文、声、像结合,把学生的注意
力逐步引领到教学内容中来就十分必要了。
通过相关图片下载、相片收集、扫描,根据欣赏的作品设计重点、难点,制作幻灯片,及时引导与提示,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发展的社会背景,及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联的信息。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所遇所见与民族音乐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缩短学生同民族民间音乐的距离,进而使他们主动感受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
所以,通过聆听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
在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后,就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这首作品的情绪、节拍、速度、曲式结构、旋律、主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准确的内心节奏,音高的组合,即内心听觉。
没有正确、敏锐的内心听觉,就不可能理解音乐。
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画面,听歌曲或乐曲,一要想曲子的速度是快是慢,二要想曲子的力度是强是弱,三要想曲子的情绪是欢快、优美,还是深沉、悲伤。
每首曲子产生的音响效果不一样,反应的情绪也就不一样。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听后要多联想,在头脑中要有故事情节,要有音乐画面。
在想中感知音乐美的蕴含;在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想中引发心灵的火花;在想中充分理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