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2017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穿透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经典的重构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
因此,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把现有的经典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从而接纳被历史确认了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通过重构,文学经典才能与历史同步,文学经典的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文学经典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事实上,重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增补和删除,增补主要针对现在而言,即把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作品补充进去。
删除主要针对过去而言,即把过去误认为是经典的作品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因此,这一重构的过程也是文学经典化的过程。
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文学经典书目实际上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布鲁姆认为,作家及其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陌生性”。
他说:“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文学都具有经典性。
”原创性对于文学经典是重要的,但是
我们无法据此解释那些大量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同样具有原创性的作品。
例如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它们的陌生化特点往往让阅读它们的人爱不释手,但是它们却不能成为经典.这就是说,布鲁姆提出的原创性标志的陌生性,难以成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标准。
布鲁姆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标准:“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又一标志。
但是,无论是陌生性还是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都难以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文学经典化的标准。
当我们从起源上对文学加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古今中外发现的最早文本,都与记载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有关。
在那些古老的极其简略的文字记载中,如我国殷商时代留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就包含内容丰富的故事文本。
这些记录宗教祭祀活动的古老文献,就是文学的最早的源头。
这些文献的基本功用,就是教诲,并为其他人或后来者提供范例,建立规范,让后来者有例可援,有法可依,形成体制。
一直到后来,文学始终保持着这一基本功用,如荷马的史诗,希腊的戏剧,莎士比亚的作品,弥尔顿的诗歌,18至19世纪的英国小说等,都显示出文学教诲的本质特点。
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在于伦理表
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则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文学缺失了教诲动能,即伦理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则无法存在。
文学价值的大小在于其所发挥的教诲功能的大小。
作为文学经典,其教诲的功能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反之,文学就难以成为经典.这就是说,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伦理价值的一种延伸,或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
因此,文学能否成为经典是由其伦理价值决定的。
(摘编自聂珍钊《史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其更完善和实用,就是文学经典的重构。
B.文学经典的重构不仅是推翻经典,更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接纳被历史确认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
C.针对现在或过去,对经典书目进行增删,文学经典才可以与历史同步,其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其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D.文学经典书目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因为文学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布鲁姆认为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经典性。
但是对于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人们各有看法,没有定论。
B.布鲁姆认为,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成为经典的标志,但是作者认为,对此文学经典化的标准,大家难以共同接受。
C.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这些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却不能成为经典,因此,文学经典作品不必具有原创性。
D.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这是从文学起源上对文学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
作品教诲功能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大。
B.荷马的史诗,希腊的戏剧,弥尔顿的诗歌,18至19世纪的英国小说等,这些作品形式、内容各异,但都具有教诲的本质特点。
C.文学的最早的源头是记录宗教祭祀活动的古老文献,这些文献的基本功用是教诲,这是从文学的源头上探寻文学经典的特性。
D.文学能否成为经典是由其伦理价值决定的:发挥教诲的功能越大,其价值就越大,无法体现教诲功能的作品难以成为经典.
【答案】
1.B
2。
C
3。
A
【解析】
3.“作品教诲功能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大”于文无据.故选A.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二、语言文字运用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①2017年1月16日下午,河南环境保护攻坚办公室出尔反尔,再次发出文件取消两天前刚发出的在全省范围内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紧急通知。
②在大中城市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而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但也开始出现了包括乱停乱放等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
③吉林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在2015年底就相继在部分公园、学校浇制出34块冰场,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但这些场地还是入不敷出,难以满足广大冰上爱好者的需求。
④目前农村仍然存在秋收之后在农田里燃烧农作物秸秆的现象,这也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隐患,农村的空气环境也首当其冲。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⑤【答案】D
【解析】①出尔反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②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
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③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形容非常贫穷。
此处用错对象。
④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此处褒贬失当.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较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务院资委主任肖亚庆特别强调,要提高债券尤其是短融、超短融债券的风险排查,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活动,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比例。
B.发挥我市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既是推动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C.代表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准的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主要给华东、华中地区供电,兼顾川、滇省际间的用电需要.
D.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反对朝鲜违反安理会决定进行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活动。
当前有关各方不应做相互刺激、可能加剧半岛紧张的局势。
【答案】B
【解析】A项,“提高”与“排查”搭配不当;C项,“际”和“间”重复;D项,句尾缺宾语中心语。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容易
6.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茅海建进一步说道,我们不能妄言梁启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存在着知识性的错误,其中固然有一些,①
他在这方面的学识也远超今人,不过梁将古代经典、史籍所言“议会之实”与近代西方民主之下的议会制度相提并论,②说是“差误的比附”,实在是源自他对西方民主制度理解的偏颇.③他在《古议院考》中称赞了泰西各国的议会,阐扬了中国古代类似议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但④是否要设立议会,梁⑤持否定态度,⑥“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学校才是开启民智的必经之路.
①②③④⑤⑥
A毕竟仅仅因为关于竟然由于
B但仅仅尽管对于却由于
C但只能尽管关于却因为
D毕竟只能因为对于竟然因为【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
解答此题,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一般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5
个字。
① .有专家2015年调查推算,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18万吨为自用,其中48%用于治疗人类疾病,52%用于畜牧养殖业;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为138克,是美国的10倍。
畜牧养殖业年消耗抗生素9.7万吨,是美国的9至10倍,是欧盟的25倍。
②。
目前我国的医院普遍实行“以药养医"的盈利模式,医生对病人的风险采取回避意识,病人不愿意依靠自身抵抗力对抗一些“自限性”疾病等现实问题,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畜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缩短动物生长周期。
答:
【答案】①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②要从医院和畜牧养殖业入手讨论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解析】本文段写了我国成为抗生素生产、消费大国的原因。
根据“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数量之大,可推断①处填写我国抗生素生产、消费的现状之类内容;据“医院"“抗生素滥用”、“畜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②处应填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且涉及医院和畜牧养殖业两个方面.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一般
8.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概括出主要信息并简要评论.语言要简明、准确。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
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
2016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
4%,造成损失114.2亿元。
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
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
答:
【答案】①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多;②此类案件社会危害极大,给民众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伤害;③广大民众和企业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更应该引起公安电信部门的重视.
【解析】本材料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多,一是危害巨大。
评论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题型】语言表达
【难度】一般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