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库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2、自主合作探究
3、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生活中全方位多角度
4、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5、刻画动词何种结果用词用语层次性区分度可操作性可测度性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
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
2、“三维目标”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
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
语文学习的规律;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各2分)
2、阅读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每小点 1.5分)
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类,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每个要点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合作学习不等同小组学习,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2分)(2)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也是培养目标。
(2分)(3)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
合作意识的培养。
(2分)(4)合作学习重视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后的合作交流。
(2分)
2、答题要点:
(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
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
(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
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2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1)目标全面;(2)重视兴趣激发;(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指导得法。
(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1)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表个性化阅读感受;(3)自主不等于自流,当
学生的认识偏离文本教育价值时,教师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各4分)
2、答题要点:(1)评价具有激励性;(2)评价具有针对性;(3)评价具有启发性;(4)教师评价语言生动、幽默。
(每个要点3分)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识字说好普通话阅读
3、阅读写作1-2年级
4、参与意识情意态度交际情境交际任务
5、活动学校家庭社区
6、清晰明确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
会相关人士。
2、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
生活,自由表达。
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各2分)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
展合作精神。
”(6分)
3、它们的不同点是:“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交融式目标”能
很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3分)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将目标的“三维”
进行有机整合。
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
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3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多媒体使用不当也会削弱语文学习的效果。
(2分)(2)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声音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其优势。
(2分)(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定位在辅助上,不
能替代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
(2分)(4)多媒体的使用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不能
限制学生的思维。
(2分)
2、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分)(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
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
(2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
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分)(4)新课程语文教学
应该重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分)(5)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在教学中努力开发
课程资源。
(1分)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评价要点:(1)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习活动,重视参与;(2)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3)学生自主建构知识;(4)目标全面、落实;(每点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两种设计都很重视学生个体参与言语实践。
设计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每个学生
都有展示、交流、发展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更有效。
(2)两种设计都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言语实践。
(3)设计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巧妙地将自主、合作学习融在一起。
(4)设计二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资源优势,使学生在相互交流、
修改、练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获得语言的发展。
(各3分)
2、答题要点:
不同之处:(1)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真实
情境;(2)将习作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亲身体历,使学生有话好写;(3)
学生的习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写作变成了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了一种乐趣。
(各2分)
启示:(1)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2)作文教学生活化(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