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导学案(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导学案第【1】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懂得“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

2.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在集体面前说话时语言比较完整,态度大方。

3.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课件《小马过河》、。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难点:知道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道理。

审美元素:故事通过小马过河遇到困难以及前后两次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有一只小马,他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教师讲故事,当讲到”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哗哗哗”地流着。

能不能过去呢?”
提问:你们猜一猜小马能不能过河呢(幼儿回答)
二、老师继续讲述故事,激发幼儿讨论。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松鼠认真地说:“当然!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
提问:小马一开始是怎么想的?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呢?听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话,小马会怎么做?它是怎么想的呢?
2.继续欣赏故事,讲到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提问:小马是怎么做的呀?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会怎样做呢?
3.继续欣赏故事,至故事结束。

提问:小马有没有过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完整欣赏故事《小马过河》。

教师: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听一遍。

提问:1.小马帮妈妈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想的?
2.老牛伯伯对他说了什么?小松鼠又对他说了什么?(学说对话)
3.小马是怎么做的?
4.妈妈对他了说了些什么?(练习对话)
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6.为什么小松鼠认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认为河水很浅呢?
7.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这件事,小马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四、迁移作品的经验。

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教育幼儿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结束活动。

附故事:
小马过河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小马跟着老马,样样事情都要老马帮着他做。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好啊,那么,你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哗哗哗”地流着。

能不能过去呢?小马为难极了,他想:“要是妈妈在身边该多好哇!问问妈妈,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是,
离家已经很远了,他向四周望望,只见一条老牛在河边吃草。

小马“哒哒哒”地跑过去,问到:“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淌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一只小松鼠跳到小马跟前,大叫道:“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奇怪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走回家去。

妈妈见小马回来了,就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河水很深,过……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怎么过不去呢?”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伙伴呢!”妈妈问:“那么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吗?”小马说:“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说:“松鼠和老牛的话都有他们的道理。

老牛那样高大,他看河水当然很浅;松鼠那样矮小,一点儿水就能把他淹死,他当然说深。

”妈妈接着说:“你比老牛矮多少,又比松鼠高多少,你仔细想一想就会知道你能不能过河了。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转身又往河边跑去。

到了河边,小马刚刚要下水,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让我试试吧。

”小马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淌过去。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通过这件事,小马懂得了: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聪明才干就是这样来的。

活动反思:
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幼儿学的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幼儿感到乏味。

本课根据幼儿特点,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使幼儿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

因此,在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去实践,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

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导学案第【2】篇〗
第三册的《小马过河》是篇童话。

课文借小马过河这件事,说明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还要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深刻,对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会有一定困难。

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训练重点可放在:①按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老马讲的道理;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具体教学过程,可采用以下步骤:
一、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逐段读讲,具体理解课文内容。

1.第1段(1、2节)
(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得连蹦带跳?
(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
(应以天真、活泼、高兴而又肯定的语气读。


2.第2段(3、4、5、6节)
(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

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

(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有礼貌、询问)
(3)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

)(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气?(急促,声音要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

)(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忙”。

3.第3段(第7小节)
(1)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问话的?
理解“难为情”(害差、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


4.第4段(第8小节)
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要注意读出小马自信、不怕困难的语气。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段识篇。

《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
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

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

”“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
找出这些词句后,不仅要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意思。

如:小马所以“难为情”,是因为没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

“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这就需要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小马“不动脑筋”的句子。

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也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

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

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

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

(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它们说得都对。

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


(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
(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

像小马光听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

)(3)应该怎样做才对?
(动脑筋,亲自试试。


(4)小马听了***话,懂得了什么?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五、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导学案第【3】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
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愿突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马的,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是什么?11)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
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口袋突然拦住挡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

注意与“纸”字区分。

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部首是:厂字头。

突: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

匹:注意与“四”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
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愿意知道突然口袋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