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这阕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袭。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尘暗旧貂裘”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陆游借该典故表达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

(2 分)
7.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沧洲”本是古代隐士的所居之处,词中指陆游晚年退隐之所,借此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意。

B“此生谁料”四字情绪急转直下;表达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突变的强烈意外与深重感慨。

C词人在该句中表达的情感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颇有相似之处。

D词人在该句中直抒胸臆,与元曲《天净沙•秋》直白地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同。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
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4分)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以上宋词词牌名为“”,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

(2分)
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 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6. 诉衷情(1分)陆游(1分)
7. 壮志未酬(1分)的悲愤(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陆游,_______(朝代)文学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7.第6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6. 南宋/宋代(1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
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分)抗金卫国/为国收复失地(大意对即可,1 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7.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分)
6.A 7.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7、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8、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诉衷情”与“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

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

D.两首词都上阙写当年的战争生活,下阙直抒胸臆。

7.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2分)8.D(2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6.战场7.D 8.唐柳宗元
(二)、阅读下面词,7-8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的心情。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

7 ( 2 分)壮志凌云壮志未酬
8 ( 2 分)B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

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

C “胡”,本为古代对对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D “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

8.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7 ( 2 分)D
8 ( 2 分)鬓先秋(多写任何内容扣1 分;错别字一个扣1 分)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觅封侯”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

D.“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

7 (2 分)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8 ( 2 分)B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
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答案:
7.梦醒(2分)8.B(2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4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词中加点的“胡”字一词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从追忆往日豪放的军旅生活写起。

B.下片着力抒发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矛盾。

C.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是从悲凉化为激昂。

D.朗诵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即悲愤又深沉的。

参考答案:7.(2分)指金兵8.(2分)C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一8题。

(4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尘暗旧貂裘”一句用了(人名)的典故。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以“万里”、“匹马”两词传递出当年词人奔赴前线的豪情。

B.次句借典故表达了词人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苍凉心境。

C.下片首句抒发了只因年事已高不得不放弃抗金复国梦想的悲怆。

D.末句以“天山”和“沧州”之远隔来形容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之远。

参考答案:.6,B(2分,选D给1分)
7.句子形式相符1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

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B.“尘暗”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C.“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

参考答案:7.代指抗金前线(2分)8.C(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二)诗词(4分)
7、梦醒(2分) 8、B(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天山”在词中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再现了词人盛年时慷慨从军、勇赴国难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伤感悲凉为慷慨激昂。

C.“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这首词和《破阵子》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抗金前线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