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速度 61′/d 57′/d 1°/d
线速度 30.3km/s 29.3km/s
30km/s
变化规律:由近日点向远日点递减,由远日点向近日点递增。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 远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
活动
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运动 旋转 形式 中心
方向
计算:


360 T

360 24
15 /
小时
变化规律: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 点外,任何地点都相同为15°/小 时,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N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地球自转小结:
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周期 (1)一个恒星日 (2)23小时56分4秒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二、地球的公转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它的绕转中心是什么?
1、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公转。它的绕转中心是 太阳。 地球的公转方向如何?
2、地球公转的方向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看,呈逆时针。
地球公转
3、地球公转的周期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 是1年,公转的周期和自转 的周期一样,由于选取的参 照点不同,地球公转的周 期有恒星年和回归年之分。
地球公转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现行的公历就是按回归年的长度制定的,平年 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4、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所以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就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远日点
高一地理上册高效课堂 精品课件
市实验中学 地理组
复习巩固
1、太阳能量的来源
2、太阳大气分哪三层? 每层有哪些太阳活动?
3、太阳活动的标志?
4、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经线 与 经度
经度
经度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90° 60° 45° 30° 15° 0° 1155°° 30° 45° 60° 90°
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 转速度慢,地球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长; 而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公转速 度快,地球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短
三、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
1.黄赤交角
课本P19-20
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的平面
叫赤道平面,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本 初 子 午 线
180°
165°
165°
150°
150°
135°
135°
经度划分:
120° 105°
90°
75°
60°
45°
西经
30° 15°
北极
120° 从0°经线 起,向东、
105° 向西各分作
180°; 90° 书写方法:
75° 北京:
60° 45°
东经116° 或116°E
30° 0° 15°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别
同一恒星
H
HH
图中B比A地球多自
S
恒星日
P
太阳日
P
P E3
E2
E1
公转轨道
A
B
转的角度是 59′ ,
B比A的时间长是 3分56秒 。
太阳日和恒星日
19时56分4秒 12点
探究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速度

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
赤道最大,约1670千
米/小时
线

南北纬 60°处 , 为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 23°26 ′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 23°26 ′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 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在南纬23°26 ′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 23°26 ′ 。
可以用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地轴
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即黄
赤交角)为23°26′
黄赤交角的度数就
是回归线的纬度数,

地轴与黄道平面交

角的度数就是极圈

的纬度数。
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返回
春分 3月 21日
夏至
6月 22日 夏至日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1个恒星 日
自西向东 1个恒星 年
除两极点, 赤道最大,向
约15°/h
两极递减,极 点为零
平均约1°/d 近日点较快 远日点较慢
平均30km/s 近日点较快 远日点较慢
【探究活动】 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 秋分日)有186天,而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 分日)只有179天?
东经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纬线与纬度
赤道0° 南北极点 90°
书写方法: 北京:北纬40°
(或40°N)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地球运动的 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秋分
9月 23日
冬至 12月 22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返回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3º26´N
6、22
夏至
远日点7月初
0º 春分
3、21
9、23
秋分
春分
23º26´S
冬至 近日点1月初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12、22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7月初)
远日点距离 1.52×10 8千米
远日点距离
S 1.47×108 千米
近日点
(1月初)
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哪里快哪里慢?
4、地球公转的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远日点慢
近日点 1月初
近日点快
时间 近日点(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平均
日地距离 1.471亿km 1.52亿km 1.49亿km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时间
3.21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赤道
开始由赤道向北 移动
6.22 9.23 12.22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开始由北回归线 向南移动
开始由赤道向南 移动 开始由南回归线 向北移动
41
预习自测答案:
1.D 2.C
当堂训练答案 3D 4.C 5.A 6.A
探究1 地球自转的周期
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以什么作为地球自转的参照系?
(运用图解法分析)
自转转过角度
1恒星日
3600
1太阳日
360059′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24小时
应用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恒星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太阳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 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为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为 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24小时。

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变化规律:由赤道向两级逐
渐减小,极点为零。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线速度实质:离地轴距离越远, 线速度越快。(自转半径)
【例题】
(1)北京与上海哪一地的自转 线速度大?
上海
(2)“坐地日行八万里”是形容 哪条纬线附近的自转线速度?
赤道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两极点为0
角 速 其余各地角速度都相等, 度 为15°/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