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中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一、离子的检验:
(1)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5)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3)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 溶液。
(4)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5)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SO42-:加入Hcl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4)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实验原理
(1)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2)萃取:利用某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相差较大,使该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3)过滤: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可渗性介质(过滤介质),固体颗粒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液体和固体的分离。
(4)分液: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分离。
(5)蒸发:分子获得足够的动能,运动速度加快,离开液体表面。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
( 单位: 摩
尔 。
符号 mol )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
公式:n (g )= N / N A (mol -1) N = n ·N A
(1)n 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2) N 为粒子个数 (3)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 -1
②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
( 单位:g/mol ) 数
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公式:M=m/n m = n ·M
(1)n 为物质的量, 单位为mol (2) m 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
(3) M 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1
③气体摩尔体积:
(1)物质的体积决定: ①微粒的数目
②微粒的大小
③微粒间的距离
(2)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1mol ): ① 温度 ② 压强
(3)气体的摩尔体积:
①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符号:Vm 。
(单位:L/mol )
② 公式:n (mol )= V (L )/V m (L/ mol )
V m = V / n (适用范围:气体)
③ (1)n 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2)V(g) 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
(3) V m 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 -1
④ 注意:
(1) 仅适用于气体(单一气体/混合气体)
①、② 固 液
①、③ 气
(2)要指出气体所处状态(标况:0℃,101Kpa下Vm=22.4L/mol)
⑤伏伽德罗定律:PV=nRT(可以自己推)
定义: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或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PV=nRT可以自己推导)
(1)推论一: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V1:V2=n1:n2=N1:N2)
(2)推论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ρ1:ρ2=M1:M2)
(3)推论三: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
(4)推论四: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P1:P2=n1:n2)
⑥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单位:mol/1)
(2)公式:C B(mol/L)=n B(mol) /Vaq(L)
n B = C B·V V=n B/ C B
1)Cb: 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2)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3)V:溶液的体积(单位:L)
⑦溶液稀释规律:
公式:C(浓)·V(浓)= C(稀)·V(稀)
⑧平均摩尔质量:
(单位:g/ mol)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 2(OH)2CO 3
溶液:NaCl 溶液、稀H 2SO 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
⎢
⎢
⎢⎢⎢⎢⎢
⎣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胶体介稳的原因
胶体的聚沉:
a、定义见书本P29第一段小字或笔记。
b、方法:(1)加电解质溶液
(2)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3)加热
胶体的提纯:渗析见笔记
胶体性质的应用:见笔记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