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视瞻昏渺”定义演变及其病名规范化

合集下载

眼科 视瞻昏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眼科 视瞻昏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视瞻昏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第二版)(曾庆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自觉眼前灰黄暗影遮挡,视物不清、变形。

(2)视力下降,但常不低于0.2。

(3)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呈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消失,或伴有黄白色点状渗出。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等检查有助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

(1)临床表现:症状:眼前中央暗影遮挡,视物不清、视物变形。

眼部检查:检眼镜下黄斑区局限性盘状浆液性脱离,中心凹反光消失。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①Amsler表检查:可见中心暗点、方格变形。

②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黄斑区出现荧光渗漏点、渐呈喷射状、墨渍样扩大。

③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或伴有浆液性RPE脱离。

(二)证候诊断1.水湿上泛证:视物模糊,眼前出现有色阴影,视物变形或变小;眼底见黄斑部水肿,视网膜呈圆形反光晕轮,中心凹反射消失;兼见胸闷不舒,胁肋胀痛,大便稀溏。

舌苔滑腻,脉濡。

2.痰浊内蕴证:多见于病情缠绵迁延,视物模糊,眼前暗影,视物变形;眼底见黄斑部水肿减轻,出现黄白色渗出,中心凹反射消失或减弱;兼见胸闷纳呆,食少便溏。

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

3.肝肾亏虚证:病属后期,视物仍模糊,或有视物变形、易色;眼底见黄斑区色素紊乱,少许黄白色渗出,中心凹反射仍未见;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舌质红,舌苔少,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水湿上泛证治法:利水渗湿,调和肝脾。

推荐方药:五苓散合逍遥散加减。

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包)、当归、赤芍、柴胡、生甘草等。

中成药:五苓散、逍遥丸等。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一、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TCD 编码:BYT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CD-10 编码:H35.3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唐由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2.疾病分型参照《眼科诊疗常规》(北京协和医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非渗出型:几乎总是双眼发病。

黄斑区色素紊乱,散在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和萎缩,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融合,出现地图状萎缩。

渗出型:黄斑部玻璃膜疣融合,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神经神经上皮及/或色素上皮有浆液及/或出血性脱离,视网膜下出血、渗出,晚期形成机化瘢痕。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湿困证阴虚火旺证痰瘀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视瞻昏渺(TCD 编码:BYT080)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CD-10 编码:H35.351)的患者。

2.分型诊断属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住院前3个月接受过PDT、抗VEGF药物球内注射治疗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视瞻昏渺是指眼外观无异常,中老年人出现的视物昏朦,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眼病。

该病名始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书中明确指出本病的发病年龄及视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直至失明的特点,曰:“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虽治不复光明,盖时犹月之过望,天真日衰,自然目渐光谢。

”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双眼患病。

根据《证治准绳》对视瞻昏渺的论述,本节主要针对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进行讨论。

该病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上根据其眼底的病变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

其他黄斑部的营养不良、炎症、变性可参考本病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认为本病“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

”结合临床归纳如下:1.饮食不节,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浊气上泛于目2.素体阴虚,或劳思竭虑,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目络则视物昏朦。

3. 情志内伤,肝失疏泄,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为瘀,津液凝聚成痰,痰瘀互结,遮蔽神光则视物不清。

4.年老体弱,肝肾两虚,精血不足,目失濡养,以致神光暗淡。

[临床表现]1.自觉症状初起视物昏朦,如有轻纱薄雾遮挡。

随着年龄增长,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眼前出现固定暗影,视物变形。

或可一眼视力骤降,眼前暗影遮挡,甚至仅辨明暗。

2.眼部检查眼外观无异常,视力下降,不能矫正。

①干性者(或称萎缩性、非新生血管性):早期可见后极部视网膜有散在、边界欠清的玻璃膜疣,黄斑区色素紊乱,呈现色素脱失的浅色斑点和色素沉着小点,如椒盐状,中心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后期视网膜色素紊乱或呈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区。

②湿性者(或称渗出性、新生血管性):初期可见后极部有污秽之灰白色稍隆起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其周围可见视网膜感觉层下或色素上皮下暗红色或暗黑色出血,病变区可隆起。

视瞻昏渺是怎么诊断确定病症的

视瞻昏渺是怎么诊断确定病症的

视瞻昏渺是怎么诊断确定病症的
一、概述
上个月感觉视力突然下降,眼前有暗影遮掩。

一开始感觉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贪方便就到附近的小诊所治疗。

可是一直久治不愈,觉得很奇怪,家里人决定要去正规大医院重新诊断和治疗。

这才发现之前的医生误诊了。

下面某同事给大家说说某同事这段曲折的诊断经历吧。

二、步骤/方法:
1、前段时间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逐渐加重,或眼前有暗影遮掩,外观无翳障气色等症状。

一开始某同事到附近一个诊所看看,医生说是圆翳内障,很多老年人都容易患这种病。

2、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一点气色都没有。

后来家里人就带某同事去正规的大医院重新检查。

去到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症状和用药情况,经过一番了解,医生说可能是误诊,所以治疗才没有效果,然后他就开单让大家重新检查。

3、某同事先去做了平面视野检查,发现有中心暗点。

4、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轻度充血或边缘模糊,黄斑区水肿,中央凹反光减弱或消失。

5、接着又做了眼电生理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医生结合以上四个检查,最终判断是视瞻昏渺。

这才发现被之前的医生误诊误治了。

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中医临床路径

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中医临床路径

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住院患者。

一、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病(TCD编码:BYT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ICD-1O编码:H35.31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眼科学》(廖品正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与临床路径制订委员会主编2013年发布的《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

2.证候诊断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临床常见证候:肝肾不足证肝脾不调证脾失健运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协作组经验方。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视瞻昏渺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期)。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视瞻昏渺病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浆液性PED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老年性黄斑变性出现CNV或合并其他眼部病变(如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3~4期)等),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1)肝肾不足证:耳鸣健忘,或失眠多梦,或口燥咽干,或五心烦热,或面红目赤,或盗汗,舌红少苔,脉弦。

眼科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眼科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唐由之主编,XX科技出版社,1985年)。

(1)视物昏朦,视物变形,视力下降。

(2)眼底检查可见后极部视网膜玻璃膜疣、色素脱失或增殖,黄斑区出现浆液性或/和出血性盘状脱离,重者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下血肿,玻璃体出血。

晚期病变瘢痕形成。

(3)结合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早期改变依据眼底黄斑区出现色素脱失和增殖,或散在的软性玻璃膜疣而诊断。

(2)萎缩性改变主要依据黄斑区内RPE萎缩区;渗出性改变依据视网膜下出血、纤维血管膜。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视网膜断层扫描(OCT)有助于诊断。

(二)疾病分型参照《眼科诊疗常规》(XXXX医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非渗出型:几乎总是双眼发病。

黄斑区色素紊乱,散在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和萎缩,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融合,出现地图状萎缩。

渗出型:黄斑部玻璃膜疣融合,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神经神经上皮及/或色素上皮有浆液及/或出血性脱离,视网膜下出血、渗出,晚期形成机化瘢痕。

(三)证候诊断1.脾虚湿困证:视物变形,视物发暗,黄斑区色素紊乱,玻璃膜疣形成,中心凹反光消失,或黄斑出血、渗出及水肿。

全身可兼见头重如裹,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或舌苔黄腻,或畏寒肢冷,或无明显兼证。

2.阴虚火旺证:视物变形,视力突然下降,黄斑部可见大片新鲜出血。

口干欲饮,潮热面赤,五心烦热,盗汗多梦,腰酸膝软。

舌质红、苔少,脉数。

3.痰瘀互结证:视物变性,视力下降,病程日久,眼底可见瘢痕形成及大片色素沉着。

全身症见倦怠乏力、纳食呆顿。

舌淡、苔薄白腻,脉弦滑。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肝脾肾之正,以健脾利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化痰软坚为主要治法。

眼科优势病种视瞻昏渺

眼科优势病种视瞻昏渺

视瞻昏?(眼科重点病种、优势病种)本病外眼无异常,而视力减退,以致视物模糊不清,故《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之为视瞻昏渺。

症状类似西医的脉络脉炎、视网膜炎、以及球后视视神经炎、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等。

病因病机1、肝肾两亏或先天禀赋不足,精血虚少,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致目失涵养,窍道萎闭。

2、久病体虚,气血不足,不能运精于目,神光衰微。

3、七情郁结,玄府闭阻,气血瘀滞,精气不能升运于目。

4、头眼外伤或肿瘤压迫,目系受损,脉道瘀阻,目窍闭塞而神光泯灭。

诊断要点:1、视力改变,单侧或双侧先后发生视力下降,晚期可致高度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2、色觉异常及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等。

3、视野改变,常见为生理盲点扩大,视野周边性缩小,以红色及绿色视野受犯较重。

4、眼底改变: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颜色苍白,边界清楚,筛板孔可见,视网膜血管变细,视乳头周围血管渐减少。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乳头颜色灰白、灰污或腊黄,筛板不清,边缘模糊,动、静脉出乳头后有白鞘伴随,还于眼底见到原发病所遗留的各种改变。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网膜血管明显变细。

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可见出血、渗出、水肿等,脉络膜炎及视网膜炎者可见渗出、水肿等。

辨证论治1、肝肾不足主证:眼内干涩,视力渐降,眼底可见视神经萎缩之改变,或有出血、渗出、水肿等改变,全身证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细。

治疗法则:补益肝肾,开窍明目方药1: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5g,山药30g,山萸肉10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30g,枸杞子10g, 菊花10g,石草蒲10go视神经萎缩者可加地龙10g,升麻3g。

出血久不吸收者,可加水蛭、桃仁、红花。

方药2:加减驻景丸英丝子12g,楮实子12g,五味子15g,枸杞子12g,熟地黄24g,当归12g,川椒 12g,车前子15g。

可在辩证中酌加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角胶、龟板胶等。

若兼阳虚者宜选用加减驻景丸,若偏阴虚者宜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

滋阴降火, 止血化瘀
知柏地黄合生蒲 黄汤加减
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视物模糊,变小变形,病程长,黄斑部有
湿热痰瘀证
水肿,渗出物较多,污秽不清,出血较少,清热利湿, 血色黯红;形体肥胖,头重胸闷,食少腹 化痰散瘀
温胆汤和四物汤 加减
胀,便溏溲黄,舌苔黄腻,脉滑。
眼病日久,视物模糊,黄斑部出血、渗出
清热利湿, 软坚散结
三仁汤加减
苦或口干,舌苔黄腻,脉濡或数。
脾虚湿泛证
眼症同前;全身见食少便溏、面黄无华、 少气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或濡细。
益气健脾, 利水渗湿
参苓白术散加减
肝经郁热证
眼症同前;全身见情志不畅或精神紧张, 胸肋胀满,失眠烦躁,口苦咽干,舌红苔 薄,脉弦细。
疏肝泄热, 行气活血
丹栀逍遥散加减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 噬了光感受器外节盘膜
形成脂褐质
玻璃膜及视网膜 色素上皮变性
引起 形成玻璃膜疣
堆积于色素上皮 与玻璃膜间
玻璃膜疣
临床表现
1. 自觉症 轻:视物昏朦,如有薄雾、纱幕遮挡 中:眼前固定暗影,视物变形 重:视力骤降,不能辨物,甚至仅辨明暗
2. 眼部检查
干性(萎缩性)
湿性(渗出性、新生血管性)
荧光血管造影
黄斑区透见荧光或弱荧光,无 渗漏
黄斑区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 素渗漏,出血可遮蔽荧光
鉴别诊断
治疗
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方药
视力无异常或轻度下降或视物变形,后极
痰湿蕴结证
部视网膜多个玻璃膜疣,黄斑区色素脱失 或椒盐状色素沉着;全身可伴胸膈胀满, 眩晕心悸,肢体乏力,舌苔白腻或黄腻,
燥湿化痰, 软坚散结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视瞻昏渺的
辨证要点”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提分,我们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一)临床特点
视瞻昏渺是指患眼外观正常,视物昏朦,并可伴有视物变性,随年龄增长而视力减退日渐加重,终至失明的眼病。

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初起视物昏朦,随年龄增长,病情发展,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眼前出现固定暗影,视物变形。

或可一眼视力骤降,眼前暗影遮挡,甚至仅辨明暗。

眼底检查:干性者后极部视网膜散在玻璃膜疣,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后期呈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区;湿性者可见深、浅层出血或伴有新生血管膜或黄斑区盘状瘢痕。

(二)鉴别诊断
1.视瞻有色
二者均有视力减退的临床表现,但视瞻有色临床上青壮年多见,视力呈中度下降,用凸透镜部分可矫正,同时荧光造影可协助临床诊断;而视瞻昏渺则多发于50岁。

眼科教材:视瞻昏渺 云雾移睛

眼科教材:视瞻昏渺  云雾移睛

第六节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视瞻昏渺是视力减退,以致视物模糊不清。

角膜病变、虹膜病变、白内障、玻璃体病变、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视神经病变、开角型青光眼、屈光不正都会出现该症状。

云雾移睛指自觉眼前似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至视物昏蒙,相当于玻璃体混浊,常由于葡萄膜、视网膜的炎症、出血、退变以及玻璃体退变引起。

本节介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其它疾病参见有关章节。

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生在25~45岁男性,脑力劳动者多见,是一种散发的、自限性疾病,有复发倾向。

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其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导致屏障功能丧失,使脉络膜毛细血管网的漏出液通过色素上皮破损处渗入视网膜下,而引起黄斑区的水肿或浆液性脱离。

临床表现自觉视物模糊感、眼前有暗影或视物变灰变黄、视物变形。

检查:视力轻度下降,一般不低于0.1;Amsler方格检查有5~10°的中心暗影;眼底黄斑区水肿,可有黄白点状渗出,中心反射消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静脉期于后极部或远离后极部有一个或数个很小的渗漏点,后期逐渐呈喷射状或墨迹样扩大的强荧光斑。

一般患病后3~4个月,水肿吸收,视力可恢复,但反复发作可产生永久性视力下降。

治疗可以应用血管扩张剂,如路丁一日三次每次20mg,地巴唑一日三次每次10mg;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一日三次每次 0.2g,复合维生素B 一日三次每次2片。

中药水肿为主治宜健脾利水,可煎服生黄芪、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苡仁、陈皮、枳壳、甘草;渗出为主的宜化痰软坚,选用枳壳、竹茹、陈皮、制半夏、茯苓、海藻、昆布等。

对于在旁中央的病灶区,可用激光治疗缩短病程。

预防此病的复发与劳累、情绪急剧变化、身体状态不佳等因素有关。

所以要防止复发,除用药物外,更重要的是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的良好睡眠,有规律的生活,不要过度劳累,预防感冒的发生。

总之,患病后要安心休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视瞻昏渺的健康教育

视瞻昏渺的健康教育
_
视瞻昏渺的健康教育
汇报人:刀客特万
CONTENTS
目 录
01 疾病相关知识 02 预防知识指导 03 用药指导 04 饮食指导 05 运动指导 06 护理指导
01
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和症状
定义:视瞻昏渺是一种以视物昏暗、模糊不清为主要症状的眼病 症状:视物昏暗、模糊不清,视物变形、变色,眼前黑影飘动,视力逐渐下降等
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控制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适量摄入蛋白质,提高血浆渗 透压
减少脂肪摄入,改善视功能
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控制血糖和血脂的饮食建议
多吃粗粮和蔬 菜,少吃油腻 和糖分高的食
物。
适量摄入蛋白 质,如鱼、肉、 蛋、豆类等。
控制饮食量, 不要暴饮暴食, 尽量少吃零食。
坚持规律饮食, 定时定量,不 要随意更改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 血压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和血压, 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避免过度用眼:减少长时间使用电 子设备、看书等对眼睛的伤害,以 减轻眼部疲劳。
03
用药指导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使用
处方药:需凭医师 处方购买,按医嘱 使用
非处方药:可在药 店直接购买,按说 明书使用
注意事项:需要按照医生的 建议进行用药,不可自行调 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患者依从性的提高
定期随访:定期与患者沟通, 了解其用药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 作用、用法、剂量及注意事 项,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健康 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
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心理 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视瞻昏渺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视瞻昏渺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例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需定期 检查。
为什么会出现视瞻昏渺?
环境因素
长时间在低光或强光环境下工作、缺乏适当 的眼部保护等也会引起视力问题。
使用电子设备时,屏幕亮度及对比度设置不 当可能加重眼疲劳。
为什么会出现视瞻昏渺?
习惯因素
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 休息等,是导致视瞻昏渺的重要原因。
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觉扭曲和颜色感知异 常。
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什么是视瞻昏渺?
影响人群
各年龄段均可能受到影响,但老年人和用眼过度 者更为常见。
尤其是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需特别关注视 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视瞻昏渺?
为什么会出现视瞻昏渺?
生理因素
眼睛的自然老化、眼睛的屈光状态变化等生 理因素会导致视力模糊。
如有必要,医生可能推荐更进一步的治疗方 案。
视瞻昏渺的治疗措施 视力矫正
佩戴适当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屈光不正 。
定期更新眼镜度数,确保视觉清晰。
视瞻昏渺的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视力问题,如白内障或青光眼, 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应由专业眼科医生进行,确保安全和效 果。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建议使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远 的物体20秒。
如何预防视瞻昏渺?
如何预防视瞻昏渺? 定期眼部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及早发 现和纠正视力问题。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有家族史者应更频繁检查。
如何预防视瞻昏渺?
合理用眼
在用眼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盯 着屏幕,定时休息。
工作环境应保持适当的光线,避免眩光影响视力 。

中医眼科学——视瞻昏渺等

中医眼科学——视瞻昏渺等
《审视瑶函》:“血少视劳精气弱,则视 瞻昏渺”。
《证治准绳•七窍门》:“玄府幽邃之源郁 遏,不得发此灵明耳”。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其有气因精 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 自当补气以生精”。
关于痰瘀
《丹溪心法》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景岳全书》“津凝血败,皆化为痰”
激光光凝渗漏点可使病情缩短,一般经一 次光凝后,大约3~4周之内,视网膜下液 体即可吸收。
激光治疗时不应使用氩激光中的蓝绿色光, 因为蓝色光将被黄斑区视网膜中的叶黄素 吸收,而致神经纤维损伤,一般选用氩绿 色激光,然而治疗黄斑病变最理想的激光 当为红色、橙色或黄色。
第九节 视瞻昏渺
第九节 视瞻昏渺
RPE封闭小带损害的原因究竟是RPE本身 的损害,还是因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病变所 致,目前仍无定论。
2、中医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浊上泛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
视瞻有色
第八节 视瞻有色
(三)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视力减退,眼前中央似有灰
黄色阴影,或视物变形、视直为曲、视大 为小。 2、眼部检查:眼底黄斑水肿,可见一圆形 或椭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消失,有黄 白色点状渗出。
第八节 视瞻有色
(三)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 1 ) Amsler 方 格 表 检 查 : 可 见 中 心 暗
点,方格变形。 (2)视野检查:可见中心暗点。 (3)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黄斑部可见
荧光素渗漏点。
中浆图片
中浆诊断要点
1.多见于20-45岁青壮年,男多于女,常单眼发作, 也可双眼受累,有自限倾向,病程长,且有反复
2.突然发现视力模糊,视物雾感,视物变形、变色, 或眼前有暗影遮挡,多次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视 力障碍

视瞻昏渺诊断与治疗PPT

视瞻昏渺诊断与治疗PPT

视瞻昏渺的饮食 调理
适宜食物
富含维生素A 的食物:如胡 萝卜、菠菜、
南瓜等
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如橙 子、柠檬、猕
猴桃等
富含锌的食物: 富含硒的食物: 富含叶黄素的 富含花青素的
如牡蛎、牛肉、 如大蒜、蘑菇、 食物:如蛋黄、 食物:如蓝莓、
花生等
海带等
玉米、菠菜等 黑莓、樱桃等
不宜食物
辛辣刺激 性食物: 如辣椒、 花椒、大 蒜等
桑叶:具有清肝明目、润肺止咳等功效, 可改善视瞻昏渺症状
黑芝麻:具有补肾、养肝、明目等功效, 可改善视瞻昏渺症状
枸杞菊花茶:具有明目、养肝、补肾等 功效,可改善视瞻昏渺症状
视瞻昏渺的日常 保健
生活起居建议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改善视瞻昏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包括激光手术、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术等 手术适应症:视瞻昏渺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视力下降等,需要严格评估和预防
康复训练
眼部按摩:通过按 摩眼部穴位,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眼 部疲劳
眼保健操:通过做 眼保健操,放松眼 部肌肉,改善视力
油腻食物: 如肥肉、 油炸食品 等
甜食:如 糖果、巧 克力等
酒精饮料: 如啤酒、 白酒等
咖啡因饮 料:如咖 啡、茶等
碳酸饮料: 如可乐、 雪碧等
食疗方剂
枸杞子:具有明目、补肾、养肝等功效, 可改善视瞻昏渺症状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可 缓解视瞻昏渺症状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视瞻昏渺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视瞻昏渺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
视瞻昏渺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
发挥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关于中医证病基本概念
“视瞻昏渺”
以供大家了解和掌握。

视瞻昏渺
病证名。

见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上·目昏花》“视瞻昏渺证,谓目内外别无证候,但自视昏渺,蒙昧不清也。

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致害不一。

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虽治不复光明。


《审视瑶函》称瞻视昏渺。

多因湿热内蕴,熏灼犯目;或劳瞻竭视,肝肾不足,精血亏损,目失濡养,或因肝郁气滞,目络壅阻等所致。

症见自觉视物昏渺蒙昧不清,视力渐降等。

今之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以及视网膜、脉络膜之慢性炎症等内障眼病可出现此证。

【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内容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此整理了“【视瞻昏渺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详情如下:治疗1.辨证要点本病多因年老体弱、饮食不节,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目失所养而引起视力下降,故本病以虚证居多。

2.治疗原则本病以虚证居多,治疗时采取虚者补之的原则。

气血不足者,补益气血;肝肾亏虚者滋补肝肾。

3.辨证论治(1)痰湿蕴结主症:视物昏蒙,视物变形,黄斑区色素紊乱,散在玻璃膜疣,或黄斑区浆液样脱离;全身可伴有胸膈胀满,眩晕心悸,肢体乏力,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或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软坚散结。

方药:二陈汤加减。

常用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

(2)瘀血阻络主症: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底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视网膜下血肿,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可伴有头痛,失眠,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脉沉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3)肝肾阴虚主症: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遮挡,甚至视力骤降,视物不见,眼底可见黄斑部出血,呈片状或圆点状,或视网膜前大量出血,甚至进入玻璃体,常伴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面赤颧红,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常用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4)气血亏虚主症:眼底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金箔样变,或晚期色素上皮萎缩及瘢痕形成;可伴神疲乏力,食少纳呆。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补血。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

常用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党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大枣。

【感冒的转归预后】2020年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2020年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鼓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汗证的中医针灸推拿治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视瞻昏渺科普宣传

视瞻昏渺科普宣传
视瞻昏渺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视瞻昏渺? 2. 为什么会发生视瞻昏渺?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预防视瞻昏渺? 5. 如何治疗视瞻昏渺?
什么是视瞻昏渺是指视觉模糊或视力下降的症状,可能 影响日常生活。
常见于老年人,也可能由其他眼部疾病引起。
什么是视瞻昏渺? 症状
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如何治疗视瞻昏渺?
如何治疗视瞻昏渺? 眼镜或隐形眼镜
根据医生建议佩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 视力。
定期检查度数是否需要调整。
如何治疗视瞻昏渺? 药物治疗
某些眼部疾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遵循医嘱使用 。
如青光眼的眼药水。
如何治疗视瞻昏渺? 手术治疗
对于如白内障等严重眼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前应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风险与收益。
谢谢观看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症状加重
如果视力模糊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及早诊断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何时需要就医?
伴随其他症状
如眼痛、头痛、视野缺损等,需立即就医。
这些可能是更严重眼病的信号。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 。
早期发现眼部疾病有助于预防视力丧失。
患者可能会出现物体看起来模糊、变形、或者难 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
这些症状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存在的。
什么是视瞻昏渺? 影响
视瞻昏渺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
严重时,可能导致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为什么会发生视瞻昏渺?
为什么会发生视瞻昏渺?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 视力模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的表现 , 却 未必 应
该 诊 断为 “ 视 瞻 昏渺 病 ” 。
汉 英 中 医词典 》 同样将 其定 义 为“ 视 瞻 昏渺 症 ” 等等 ,
不 再赘 述 。另 外 除“ 十 一 五” 规 划教 材外 还 有些 学 者 认为 “ 视 瞻 昏渺 ” 属 于 中 医眼 科 疾 病 名 , 如李振 吉[ 6 3
笔 者 为 中医 眼科 初 学 者 , 在 学 习和 临 床 中慢 慢 接 触 了大 量 中医 眼科 知 识 . 但 发 现 中医 眼科 的一 些 疾病 命 名 方 法并 非 完 全 确 切 . 会 让 读 者 产 生 一些 误 解 。笔 者 以“ 视 瞻 昏渺 ” 为例 , 进行 如 下 阐述 。
渺” 这 一疾 病或 症状 。 开 始 笔 者 只将 “ 视 瞻 昏渺 ” 当做 一个 眼病 , 然 而 当翻 阅其他 医 学工具 书 时 , 却发 现 目前学 界 ( 尤 其是 中医学 界 ) 对“ 视 瞻 昏渺 ” 的认 识并 不 完善 。 有 些 学者 认 为“ 视 瞻 昏渺 ” 是 一类 症 状 的概 括 . 如 唐 由之 [ 3 ] 主
编的《 中 国 医学 百 科 全 书 》 就 将 其 定 义 为 病 症——
“ 目珠 外 观端 好 。 瞳神 内无 翳 障 之色 。 唯 自觉视 物 昏
蒙 的病 症 ” ; 再 有 由李 经纬 …主 编 的《 简 明 中 医辞典 》
亦 将 其 定义 为 “ 症 状名 ” ; 以及 李 照 国 [ 5 ] 主编 的《 简 明
推敲。 笔 者随 即 翻阅 了“ 十一 五 ” 规划 教材 中“ 视 瞻 昏
普 通 高 等教 育 国家 级规 划 教 材 《 中 医 眼科 学 》 中为 :
“ 指 眼外 观 无 异 常 , 视 物 昏蒙 , 随 年 龄增 长 而 视 力 日 渐 减 退 的 眼病 。 ” 在 彭 清华 [ z ] 主编的“ 全 国中 医药 行 业 高 等 教 育 十二 五规 划 教 材 ” 《 中医眼科学 》 中认 为: “ 根据《 证 治准 绳 》 视 瞻 昏渺 的论 述 , 主 要 针 对西
光 素 眼底 血 管造 影 ( F F A) 和 吲 哚菁 绿血 管 造影 ( I C .
G A) 检 查有 助 于诊 断 。从 上述 诊 断依 据 中我 们 大致
可 以认 为 只要是 黄 斑 区病 变类 似 A MD ( 黄斑 水 肿 、 渗 出 和 出血 等改 变 ) , 都 可 以诊 断 为 “ 视 瞻 昏渺 ” , 但 有些是 黄 斑 区的继 发病 变 .如息 肉样 脉 络膜 血 管病 变( P C V) 、 C o a t s 病、 视 网膜 脱 离 ( 靠 近后 极 部 ) 、 药 物 毒性 、 视 网膜分 支静 脉 闭塞 ( 视盘 颞侧 1 ~ 2个 视 盘直 径 处 或 恰好 是 黄 斑 区 小分 支 静 脉 闭塞 ) 以及 内 眼手
工具 书和 眼科 相 关文 献资 料 , 对 中 医眼科疾 病命 名规 范化 提 出了 自己的建 议 。
【 关键 词 】 视 瞻 昏渺 ; 病名 ; 症状 ; 命 名 规 范化
中 图分 类号 : R 2 7 6 .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4 3 7 9 ( 2 0 1 5 ) 0 2 — 0 1 3 3 — 0 2
医学 的 年龄 相 关 性黄 斑 变性 ( AMD) 进行 讨 论 。” 从
渺” 的诊 断依 据 : ( 1 ) 视 物 昏蒙 , 视物 变形 ; ( 2 ) 眼底检
查 可见 干性 或湿 性老 年黄 斑变 性 的眼底 表 现 ; ( 3 ) 荧
古 到今 。 数 代 医家都 在致 力 于更 完美 地 阐述 “ 视 瞻 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 0 1 5年 4月 第 2 5卷 第 2期


1 3 3・
学术探讨 ・
初探 “ 视 瞻 昏渺” 定义演变及其 病名规 范化
张 远 龙 杨 光
【 摘要】 本 文 以“ 视 瞻 昏渺 ” 为例, 对该 眼 病名 称 的定 义 归属进 行 了探 讨 , 并结合 中 医眼科教 材 、 各种医学

视 瞻 昏渺始 见 于《 证 治准 绳 ・ 杂病 ・ 七 窍 门》 , 日:
“ 目内外 别无 证候 , 但 自视 昏渺蒙 昧不 清也 。” 《 诸 病 源候论》 卷 二 十 八 中 已有 “ 目暗 不 明候 ” 和“ 目茫 茫 候” 。《 审视瑶 函》 中也 载有 : “ 若 人 五 十 以外 而 昏者 , 虽治不复光明, 其 时犹 月 之 过 望 , 天 真 日衰 , 自然 目 光 渐 衰 。” 在 当代其 定 义在 曾庆 华 [ 1 ] 主编 的 “ 十一 五 ”
主 编 的《 中 医药 常用 名 词 术 语 辞典 》 称其为“ 疾病” ; 邹 积 隆 主 编 的《 简 明 中医病 证 辞典 》 定义其为“ 病
名” ; 李 经纬 等 喁 主编 的《 中 医名 词术 语 精华 辞 典 》 亦
称“ 视 瞻 昏渺 ” 为“ 病证 名 ” 。 据 笔者 统计 , 目前主 流观 点依 然 将 “ 视 瞻 昏渺 ” 定 义为 一 种 眼科 疾 病 , 而不 是
类症 状 的统 称 。 笔者 作为 一个 中医眼科 初学 者在 工 作 和学术 交
流 中却 往往 遇 到一些 困惑 。 比如病 人 有 “ 视 瞻 昏渺 ”
的表现 , 但 却不 是发 病初 期 即有 , 而是 在发 展过 程 中
慢 慢 出现 ;或是 同时还伴 有 其他 一些 眼科 疾病 的临 床 表现 。 这样 在作 出诊 断 时就会 犹豫 不决 , 到底是 否 出现 “ 眼外 观无 异 常 . 视 物 昏蒙 。 随 年 龄增 长 而 视 力 日渐 减退 的眼病 ” 都 能诊 断为 “ 视 瞻 昏渺 病 ” 还 尚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