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
政府规章的效力知识讲解
一、引言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我国制定了众多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具有各自的效力范围和适用规则,对于规范社会行为,推动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法律法规的效力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二、正文
法律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3) 在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时,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行政法规
(1) 由国务院制定,是执行法律的重要手段。

(2) 对执行法律的规定作出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3) 在没有相应法律的情况下,行政法规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行政规章
(1) 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

(2) 对执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作出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3)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规范行政管理活动。

部门规章
(1) 由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或行业协会制定。

(2) 对执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作出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3) 可以规范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行政管理活动。

地方性法规
(1)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2) 对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3) 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地方政府规章
(1)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

(2) 对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作出具体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