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4.3.2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现把 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让混合气体
通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将 [ D ]
A、和氯气单独通过时相同 B、和二氧化硫单独通过时相同 C、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D、可能失去漂白性
漂白性物质小结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HClO、O3 Na2O2、H2O2 Ca(ClO)2 化学变化
CO2 SO2 NOx
燃烧
石油 煤 金属矿物
酸雨:主要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 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
正常雨水(含雨、霜、露、雹、雾等)由于存在CO2 原因其pH值约为5.6 。在水中当pH值小于5.5时, 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当降到小于5时,各种鱼类和 两栖动物及昆虫、水草及浮游生物面临灭绝。
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2、污染物的来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1)SO2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与石油)
的燃烧、含硫金属的冶炼以及制造硫酸、磷肥 等产生的废气。
(2)NO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含有哪些成分?
酸雨的形成: 雨水. 霜. 雹. 露 等
1.下列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BC )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氟氯代烃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2.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内N原子数和O原子数之 比为( C )
A.a/b B.a/2b C.a/(a+2b)D.b/a
有气体:H2 Cl2 O2 HCl NO A
B
NO2 NH3 SO2 CO2
1.若洗气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可收集 的气体:有: Cl2 O2 HCl
NO2 SO2 CO2 2.若瓶中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
H2 O2 NO
1.将20mL充满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 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 气体10mL,求原混合气体的中NO和NO2 的体积。 NO-5mL NO2-15mL
2.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O2混合于 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 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原 气体总体积的( C )
A.1/4 B.3/4 C.1/8 D.3/8
3.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应采取的措施 (C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Ba(OH)2,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通过小苏打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3、 NO2 易溶于水:
3 NO2 + H2O =2HNO3 + NO
两种气体的收集方法相同吗?
1.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D) A.N2和O2 B.H2和Cl2 C.H2和O2 D.NO和O2
2.下列气体溶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 AB ) A.SO2 B.CO2 C.NO2 D.Cl2
------工业生产硝酸,将尾气(NO)吸收通入适 量的氧气后再溶解于水,经过多次循环氧化、溶 解,可充分利用原料,并减少NO的排放,保护 环境。
4 NO + 2H2O + 3O2 = 4HNO3 【科学视野】: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
某试管内盛有NO2气体12体积,把它倒立于盛水 的水槽中,剩余__N_O_气体,试管内的气体为 ___4__体积;试管内的溶液为_H_N_O_3溶液。 如要使试管内充满水,则应通入02_3__体积。
活性炭 SO2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永久漂白
暂时漂白 永久漂白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第2课时 氮的氧化物 大气污染物
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科学视野:信使分子——NO
想一想: (1)199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主要研究成
果是什么? ------发现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2) NO一向被视为大气污染物,却在生命过程中有 如此重要的功能,这是否能给人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试管倒立在 试管水位上升到 2HNO3+NO
水槽
2/3处
(2) 往试管 通入O2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 2NO+O2= 色;水位继续上升,2NO2
红棕色又消失
(3) 继续通入氧气 水逐渐充满试管
4 NO2 + 2H2O + O2 = 4HNO3
3NO2+H2O= 2HNO3+NO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科学探究
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步骤
现象
解释(反应 式)
(1)
(2)
(3)
科学探究
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反应
式)
(1) 将充满NO2的 红棕色逐渐消失, 3NO2+H2O=
酸雨有哪些危害?
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 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 活动,其中1983的主题是防治酸雨
资料卡片: 防治酸雨的措施? 88页
------世上没有绝对的有害物质
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在放电或高温下:
N2 + O2 放=电 2 NO
2、在常温下:
(无色)一氧化氮
2 NO + O2 = 2 NO2 (红棕色) 二氧化氮
*比较NO和NO2的性质:
NO:无色、不溶于水、不稳定(易氧化),与水不反应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稳定、有毒性, 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与水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