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有答案-河南省郑州市某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某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
1.
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C.漂白粉要密闭保存
D.浓盐酸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即可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常温常压下,48gO2所占的体积是33.6L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就是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
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16g/mol
3. 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液氯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液氯具有漂白性
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会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
D.氯气有毒,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尾气吸收;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4.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B.为防止钠与水反应时燃烧,可将该反应置于试管中进行,以减少与氧气的接触
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生成物为过氧化钠
5.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用盐酸酸化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6.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小的是()
A.SO2
B.CH4
C.CO2
D.O2
7. 某硫酸铝溶液中,含Al3+a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为()
A.3a/2mol
B.a/18mol
C.a/27mol
D.a/96mol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
C.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D.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全是水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B.22.4LN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
D.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0. 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97g/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28
C.44
D.48
11.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3.6gH2O
B.含N A个分子的H2
C.0.8molO2
D.标准状况下2.24LNH3
12. 下列物质①氯气②次氯酸③次氯酸钙,能直接使干燥有色布条退色的是()
A.仅①
B.仅②
C.仅②③
D.①②③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C、1.0×105Pa时,相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1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
C.当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D.2mol气体的体积约为44.8L
14. 1gN2中含有n个N2的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可以表示为
A.14nmol−1
B.28nmol−1
C.mol−1
D.mol−1
15.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B.71gCl2所含原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D.25∘C、101Kpa时,64gS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3N A
16. 等物质的量的Na和Na2O2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
之比为()
A.1:1
B.1:2
C.2:1
D.2:3
综合题)
17. 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
2Na+Cl2↑。

已知物质A、B、C、D、E、F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请按要求书写:
(1)A→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E+F→Na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过氧化钠可用作制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8. (1)0.5molCH4的质量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18.
(2)3.1gNa2X含有Na+0.1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________。

18.
(3)0.6mol的氧气与0.4mol臭氧(O3)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18.
(4)8.5g氢氧根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

18.
(5)14gC2H4与C4H8的混合物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9. 已知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反应方程式为: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某同学为了测定氯气的体积并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现有如图装置,请回答:
(1)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接__、__接________。

(2)洗气瓶中所装液体是________。

(3)在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

实验题)
20. 实验室中要测定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的纯度,可用如图装置实现。

(1)锥形瓶中应放________,分液漏斗中放________,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如图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应选用如图中的________(填“①”或“②”)。

不选用另一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取用样品的质量为2.5g,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280mL(标准状况),计算样品中
Na2O2的质量分数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某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
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钠易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但与煤油不反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氯水中含有次氯酸,不稳定,应避光保存,B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而变质,C正确;浓盐酸易挥发,应密闭保存,D错误。

2.
【答案】
C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常温常压下,气体的V m>22.4L/mol;C.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的数量、质量的单位,选项A错误;B.常温常
压下,气体的Vm>22.4L/mol,48gO2所占的体积大于33.6L,选项B错误;C.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含有的
碳原子数目相同,选项C正确;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
【答案】
B
【考点】
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A,液氯是液态的氯气,没有次氯酸,不能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液氯无有漂白性因此A
错误。

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遇到水会生成次氯酸,可以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因此B正确。

C.氯气的性质很活泼,能够和很多金属反应,但必须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才可能发生反应,因此C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浓度小,吸收能力低,因此氯气用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效果好,久置的氯水,次氯酸最终分解为盐酸,因此D错误。

4.
【答案】
A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根据钠的化学性质处理钠着火;
B、在试管中反应,空间小,可能引起爆炸;
C、
生成了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不是白色固体;D、先生成氧化钠,最终生成了碳酸钠。

A、钠与水反应,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应该干燥的沙土灭火,选项A正确;
B、若
是反应置于试管中进行,反应空间太小,剧烈反应,容易发生危险,选项B错误;C、
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选项C错误;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
开始生成氧化钠,最终变成了碳酸钠,选项D错误;答案选A。

5.
【答案】
B
【考点】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且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氯水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故B正确;盐酸中含有氯离子,向氯水中加入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氯
离子,故C错误;Cl2+H2O 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向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溶液呈酸性,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故D错误;答案选B。

6.
【答案】
A
【考点】
气体摩尔体积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小,则气体的体积越小,根据气体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进而比较体积大小。

假设气体的质量都为mg,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SO2)==mol,n(CH4)=
7.
【答案】
B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gAl3+物质的量==a/27mol,根据;硫酸铝化学式Al2(SO4)3=2Al3++
3SO42−,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a/18mol;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过氧化钠,选项A正确;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可放出氧气,选项B正确;C.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选项C正确;D.氯水久置,因反应产生的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生盐酸和氧气,氧气逸出,所以最后得到的是稀盐酸,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9.
【答案】
D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选项错误;
B.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选项错误;
C.标准状况下H2O为非气态,选项错误;
=0.5mol,标准状况下11.2LHCl的物质的量为D.2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2g
44g/mol
11.2L
=0.5mol,故含有相同的分子数,选项正确;
22.4L/mol
故选D.
10.
【答案】
C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在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由M=ρV m可知,M=1.97g/L×22.4L/mol=
44g/mol,又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答案选C。

11.
【答案】
D
【考点】
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少。

A、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C、0.8molO2;
D、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因此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小,分子数最少,答案选D。

12.
【答案】
B
【考点】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次氯
酸钙不能直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必须与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所以正确的仅有②,答案选C。

13.
【答案】
A
【考点】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依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分析判断,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B、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的使用条件是标准状况;C.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气体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依据pV=nRT分析判断;D.温度压强不知气体
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20∘C、1.0×105Pa,同
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选项A正确;B、未指明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
体摩尔体积22.4L/mol,选项B错误;C.依据pV=nRT分析,压强和温度同倍数增大,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为22.4L,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选项C错误;D.温度压
强不知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2mol气体体积不一定为44.8L,选项D错误;答
案选A。

14.
【答案】
B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公式N/N A=n=m/M,带入公式:1/28=n=n/N A,整理结果为N A=28nmol−1
因此B正确。

15.
【答案】
B
【考点】
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故分子个数小于0.5N A个,选项A错误;B.71g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氯
气为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N A,选项B正确;C.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选
项C错误;D.64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分子,含有的分子数为N A,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6.
【答案】
A
【考点】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过氧化钠的相关计算
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Na+2H2O=2NaOH+H2↑,2Na2O2+2H2O=
4NaOH+O2↑,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判断。

设Na和Na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由与水反应的方程式:2Na+2H2O=
2NaOH+H2↑,2Na2O2+2H2O=4NaOH+O2↑,可知分别生成1molH2和1molO2,二者体积之比为1:1,答案选B。

综合题
17.
【答案】
(1)2Na+2H2O===2NaOH+H2↑2Fe+3Cl22FeCl3CaCl2+
Na2CO3===CaCO3↓+2NaCl2Na2O2+2CO2===2Na2CO3+O2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包括电化学)
【解析】
(1)由转化流程可知,A与水反应生成C,且C与二氧化碳反应,则A为Na,C为NaOH、E为Na2CO3,B为Cl2,D为FeCl3,F为CaCl2。

【解答】
(1)A→C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2)B→D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3)E+F→NaCl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4)过氧化钠可用作制氧剂,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2Na2CO3+O2。

18.
【答案】
(1)8g11.2L62g/mol161∶13∶21∶15×6.02×1023(或3.01×1024)8mol
【考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0.5mol甲烷的质量=0.5mol×16g/mol=8g,标准状况下甲烷的体积=
0.5mol×22.4L/mol=11.2L;
(2)1个Na2X中有2个Na+,则含有0.1molNa+的Na2X物质的量为0.05mol,M===62g/mol;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2−23×2=16;
(3)由m=nM可知,氧气与臭氧的质量之比为(0.6mol×32g/mol)∶(0.4mol×48g/ mol)=1∶1,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0.6mol∶0.4mol=3∶2,氧原子个数之比为(0.6mol×2)∶(0.4mol×3)=1∶1;
(4)一个OH−中含有10个电子,则8.5g氢氧根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10×6.02×1023mol−1=5×6.02×1023;
(5)C2H4与C4H8的最简式均为CH2,14gC2H4与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CH2部分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8=8mol。

19.
【答案】
(1)gℎed饱和食盐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考点】
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探究氯水、氯气的漂白作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
化学能与电能的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连接仪器装置的题目一般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性质验证装置→气体测
量或尾气处理装置。

连接顺序:a接d、e接b、c接g、ℎ接e、d接f;
(2)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有时也用水代替),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要在
Cl2干燥之前),然后通过无水CaCl2得干燥的Cl2。

故洗气瓶中所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
(3)任何气体的制备实验开始之前,都必须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在制氯气前,必须进
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题
20.
【答案】
(1)Na2O2样品H2O2Na2O2+2H2O4NaOH+O2↑①过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H2O 和CO2,不宜暴露在空气中称量78%
【考点】
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定量研究的方法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钠的重要化合物
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解析】
(1)Na2O2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易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
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所以锥形瓶中应盛Na2O2,分液漏斗中装水;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砝”原则,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水、二氧
化碳反应,应该密封称量;
(3)只有Na2O2和水反应生成O2,根据氧气和Na2O2之间的关系式计算Na2O2质量,
从而计算其纯度。

【解答】
(1)Na2O2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Na2CO3易溶于水但和水不反应,
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所以锥形瓶中应盛Na2O2,分液漏斗中装水,反应方程式为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Na2O2;水;Na2O2+2H2O=
4NaOH+O2↑;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砝”原则,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水、二氧
化碳反应,应该密封称量,所以选①;不选用另一装置的原因是过氧化钠容易吸收空
气中的H2O和CO2,不宜暴露在空气中称量;
(3)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0.0125mol,设过氧化钠的质量为m,
2Na2O2+2H2O=4NaOH+O2↑
2×78g1mol
m0.0125mol
156g:1mol=m:0.0125mol,m==1.95g,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10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