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课件——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便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 时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 飞,无不随心应手。散文句式富于变化,有时骈散相间, 平仄相调;有时长短交错,张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乐美。
阅读步骤 快速读懂散文“六步法”
第一步:抓标题,感知主要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理 解标题有助于感知文章内容。
回忆 场景一:三角花园里的普希金雕像。
现实
场景二:参观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场景三:在普斯科夫与当地作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情发展。 场景四: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
第三步:抓细节,明确形象特点。 1.普希金是一位有着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为 维护人格的尊严而献诞生命,影响深远的伟大的俄罗斯民 族诗人。 2.“我”是一个自小敬慕普希金、大学钟爱其作品、 如今不远千里来参观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中国游客。
二、散文的主要特征 1.形散神聚 所谓“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
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 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阐述哲理、表达志趣、 寄寓乐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例如,《荷塘月色》 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 术和思想中蕴含的乐趣。
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 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 着巨幅油画,描画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 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 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 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延近待”的职务,他 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 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
(有删改)
技法演示 第一步:抓标题,感知主要内容。 标题“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中心词是“痛苦大于
力量”。结合全文,“痛苦”指普希金被沙皇政府监视和流 放、政治上的迫害、人格上的侮辱等,不仅来源于个人,更 来源于时代;“力量”指普希金奋起反抗时拥有的力量。他 的人生悲剧,也是俄国社会的悲剧。
第二步:找线索,理清行文思路。 1.逐段理解段意(见文中段后括号内文字)。 2.文章大致按照游踪顺序来讲述,以一个个场景来叙述。
2.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重视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主观情感。与 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性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 意。 抒情性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 的描画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常 用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手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手 法者并不多见。
第四步:找文眼,把握主旨情感。 1.文眼。第六段的“纪念堂里那幅……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中普希 金的遗言是文眼,点明标题,也是解读普希金人生悲剧和作者情感、思想的关 键。 2.主旨情感。本文通过叙述作者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普希金踪迹的故 事,表现出普希金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揭示出普希金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赞扬了普希金本人及其作品的伟大,抒发了作者对普希金的无限怀念与景仰。 第五步:品语言,感受表达魅力。 本文语言具有平实、淡泊之美。叙述语言通俗质朴,却意蕴丰富,味淡却 旨浓。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错误,作者只是说“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 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认为 出全集能让后人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不代 表作者认为收集最优秀的作品便无助于人们了解这样的 普希金。故选B。
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 洛夫斯克村的讲授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 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一位年轻的女讲授员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 活】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 情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 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 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 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 【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情发展,“我”认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
2.线索多种多样 有的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来组织 材料,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 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杨朔的《荔枝蜜》;有的以 某一思想来统率全篇,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 之内,如秦牧的《土地》。
3.语言优美 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散文笔调。散文笔调,第一是语言 凝练,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具体来看,散 文的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1)讲究文采 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描,着力表现事物的 “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 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如魏巍 的《我的老师》。
3.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性散文。它与抒情性散文一样 重视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性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性散文重于 感情。它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这类散 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等。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周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 理服人;熔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 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性散文。
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画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 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 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 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 是属于个人的。【介绍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所见的情形和探讨普希金之死】
散文 课件
一、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抒情、议论三种功能,与 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性散文。记叙 性散文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又可将它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 文。记事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 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 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人散文以人物为中心, 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情特征做粗线条勾画,偏重表现人物的气质、性 情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童年时代的一段记忆开头,既点出了作者与普希金结缘之早,也 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访问普希金流放地的期待。 B.当地出版的普希金选集虽然收集了他最优秀的作品,但作者并不满足, 认为这无助于人们了解完整、复杂、真正的普希金。 C.满地密叶的林荫道,秀美静谧的庄园,若有若无的细雨,这些环境描写, 将寻访者的怀念、景仰与惆怅渲染得更加深切。 D.文章结尾,作者由普希金的痛苦和命运生发开去,将“喜欢天才的命运 还是庸人的生活”这一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启人寻思。
第四步:找文眼,把握主旨情感。考生要关注文中的抒情句、议论句 和首尾句等,还要看文章描写对象和所选材料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 度等。
第五步:品语言,感受表达魅力。考生要能理解关键字词含义和妙用 之处,体味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意,鉴赏语言风格,感受语言的精妙等。
第六步:析手法,分析写作技能。散文常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 征、想象等手法,分析这些写作技能,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 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 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 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 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表达了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踪迹时的心 情,并发表议论】
2.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 谈你的看法。
答案 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 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达吉雅娜是本 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③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 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
第二步:找线索,理清行文思路。考生一要抓住文中有关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的内容,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二要分析段意,思考各个段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文章是 如何生要抓住有关形象的描写,明确 形象类型(人、物、景),分析形象的外在特点,进而明确形象的内在特征。
阅读范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王小鹰
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 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 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 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介绍 小时候“我”是如何认识普希金的】
第六步:析手法,分析写作技能。 1.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以第七段为例,“我们在米哈伊洛夫 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是记叙,“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 着”“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是描写,“我 想起古人有一句话……短暂而璀璨”是议论。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使文章表达自然,意蕴丰富,情感浓郁。 2.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相结合。文章多为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如第五段中的“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XXX。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 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 夙愿。【由回忆到现实,讲述普希金父母的庄园终于向我们开放】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 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 意。我好像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慢慢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 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 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 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地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种本性; 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环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要与虚荣,而那些正 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情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参观米 哈伊洛夫斯克村,联想起大学时为普希金在此创作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 学们的争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