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绿色评价”变成“指挥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绿色评价”变成“指挥棒”
记者张烁
2013-5-9 5:16:25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9日 18 版)
在上海,与追求分数的教育评价标准不同,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绿色评价”体系,正在成为新型的“指挥棒”。

2013年,推广中小学“绿色评价”已纳入教育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路线图。

如何让“绿色指挥棒”动起来、让学生负担降下来、让教学质量提上去?上海市进行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

新标准催生新变化:
减负,变得理直气壮
“作业做完了吗?”这几乎是妈妈每天下班后,对周浩说的第一句话。

“妈妈觉得我是一个不做作业的坏孩子,才不是呢!”上小学五年级的周浩很是委屈,“每天老是做那几样作业,不是抄写就是默写,没意思!”
除了“没意思”,“累”是孩子们最强烈的感受。

上海市长宁区曾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调研,结果显示,38%的学生每天课外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75%的学生每周参加补课或辅导班学习,45%的学生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甚至还有5%的学生表示“不想上学”。

对此,老师们也有委屈。

上海市安顺路小学教师濮晓漪说:“枯燥的朗读,机械的抄写,没有乐趣,毫无新意,孩子们不快乐,难道我就快乐吗?在快乐和
分数之间,我又能选择什么?”
是的,如果说“好学生”的标准就是考分高,那么,好老师的标准就是如何让学生“会考试”,考高分,否则,“减负”呼声再高,也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

“学业负担的源头在于只见知识不见人。

”一位专家一针见血。

2011年,上海市推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让这一局面发生了可喜变化,“好学生”的标准变得丰富而立体——从学业表现、身心健康、品德行为3个维度进行考量,“三个好”才是真的好!
“绿色指标”让减负理直气壮了!作业时间、睡眠时间和补课时间的长短,也成为考核学业质量的重要标准。

老师可以大胆地控制作业总量、提高教学效益,让孩子“多一点睡眠、多一点游戏、多一点运动”。

“绿色指标希望破除唯分数论,让减负能够真正落实。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

在上海市长宁区,成立了“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对全区小学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指导和监控,单元指导建议学习、备课组集体研讨、备课组长审核、教导处备案、任课教师按需调整、网上发布……每份作业的出炉都要经过这样的流程。

“多重监督下,那些重复性、惩罚性、超额的作业在逐步减少。

”长宁区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主任朱正刚欣喜地看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反省,作业一步步地公开透明让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作业是“蛋白质”,必须有但不能过量。

“现在的作业量降下来啦”,上海建青实验学校五年级(3)班的男孩欧阳文宣兴奋地告诉记者,“原来作业压力好大,经常做到晚上11点,现在最多一
个小时就能做完!”
一组数据印证了“指挥棒”变化带来的减负成效。

今年初,长宁区调查显示,96%的学生“乐意完成作业”,45%的学生反映回家作业量“变少了”,超过八成的三到五年级学生每天作业量不超过一小时。

新标准带来新发展:
提质,有了制度保障
减负不是终极目的,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才是“绿色指挥棒”的价值追求。

那么,负担减下来,质量能保障吗?
在上海市江苏路第五小学,“精细化教学”解决了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课上,学生小俞对“小数点移动规律”一点就通,课堂练习做得又好又快,老师给他的评语是“你真棒!学会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可以不做课后作业”;小田掌握了简单计算,但还不熟练,老师的评语是“在单位换算上还要下功夫,建议选做课后作业C”;小陆掌握知识较慢,老师的评语是“还没有掌握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建议选做课后作业A和B”。

这里的A、B、C,是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有的夯实基础知识,有的进行拓展训练。

“分层布置作业增强了针对性和科学性,让‘吃不饱’的孩子‘吃得饱’,让‘吃饱了’的孩子‘吃得好’,减轻了学生负担不说,还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绿色指标”施行一年多来,上海中小学的孩子们感觉到,学习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作业多了还是少了,学习内容深了还是浅了,而是学习更有趣了,作业更好玩了,本领长得更快了。

软陶京剧脸谱、手工纸盒、“节约用水”小调查、采摘黄瓜日记、面包发霉观察记录……在上海市长宁区的一所小学,记者见到了孩子们五彩斑斓的“作业”,想不到吧?手工纸盒是数学作业,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采摘日记是语文作业,锻炼词汇、描写的能力;面包发霉观察记录是科学课作业,考察观察、分析的本领。

“现在的作业像打电子游戏一样有趣,我做作业很开心!”欧阳文宣说:“这样好玩的作业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我们痛苦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快乐吸收知识的过程,学起来带劲多了!”
“指挥棒”的变化,让回归教育真谛、提升教育质量有了制度保障。

“绿色指标”对学生的学业质量做出精细化要求,不仅包括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教学方式,还包括师生关系、品德行为、身心健康。

按图索骥,让校长和老师有了提升教育质量的方向,让教育行政部门有了衡量优质教育的标准。

上海市教委调查显示,“绿色指标”施行以来,部分学校学生的作业时间得到有效遏制,课外辅导时间大幅下降,但学生学业成绩没有下降,有的学科还出现了上升趋势。

卢梭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

”冰心则倡导:“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随着“绿色指挥棒”舞动的节律,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
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自然的阳光和空气中自由生长。

新标准期待新发展:
衔接,才能治本清源
如今,上海“绿色指标”的举措得到教育部的肯定,正在研究向全国推广。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下一步将扩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建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立德树人,在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5个领域,综合考察学生发展情况。

如何用“绿色指挥棒”代替“考试指挥棒”?作为教育评价改革先行者的上海,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静安区,对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品质”做了全样本调查,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学习环境因素,活动安排、课程开设、设施设备等学习资源因素,学习调节、学科学习、身体发展等学习过程因素,考试压力、作业情况、作息情况等课业负担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摸清了情况,奠定了基础。

在长宁区,启动“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学生学业成就发展”三个指数,以期突破学业评价的单一性、系统内评价的封闭性以及传统评价过程中忽略学生主观感受的弊端,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

黄浦、闵行、闸北、奉贤、松江等区域,也分别承担了基于区情的评价体系改革,将日常教育教学改进依据建立在“绿色指标”的基础上。

“以往我们喜欢从分数出发,通过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标准差等指标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但随着‘绿色指标’逐渐深入人心,情况已经有所改善。

我们调控学生作业总量、调节学生情绪、协调家校教育、开展‘流程教学’特色展……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

”上海市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丁刚说。

在上海,“绿色指挥棒”的权威性越来越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绿色指标”,了解全市或全区的学生学业水平状况、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基层学校可以利用“绿色指标”的监测结果,为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重要依据。

“教育质量监测本身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全面了解教育教学情况的手段、发现和诊断教学问题的方法,作为教育决策的一种依据。

我们要根据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日常调研、社会反响等渠道,多途径地了解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寻求对策。

”尹后庆说,“教育要在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必须追求基于多元标准、更加人本化的教育质量,科学的‘指挥棒’能够引导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从而为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提供可靠保障。


当然,对于新的评价体系,家长们并非完全了解和支持,不少家长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不用天天晚睡早起了,忧的是仅有“身心健康”就能考进好学校吗?对此,郑富芝透露,“要推进中考和高考改革,把课程标准作为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使考试与课程、评价统一起来,有效衔接,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