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齐鲁文化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齐鲁文化作文
黄河日夜奔流,滋养着齐鲁文化的浩然正气。

两千年多年来,孔孟之乡的浩然正气仍是潜滋暗长,让这一方水土无时无刻不被净化着、陶冶着,在新时代继续迸发蓬勃向上的力量!齐鲁人民用勤劳与智慧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但是,无论物质环境如何变化,齐鲁文化的浩然正气始终不变,这是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淘洗、沉淀、凝练、发扬,最终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力量。

据史料记载,早在四五十万年前,齐鲁大地就有了“黄河先民”,远古人类已经在这里生活动作,可见这是一块“宜居宝地”,只有天籁的垂青与庇护。

三皇五帝的传说从齐鲁大地而来,伏羲、女娲也在这里留下数不清的故事。

伏羲通晓天文地理,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而女娲“补天”的壮举更显示出齐鲁人不畏艰难、敢于挑战、敢于抗争的气魄,这就是天地间的正气所在。

齐鲁文化的本质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就是“家国同构”理念,先哲主张把一个家视为一个“小国”,把一个国家视为一个“大家”,“以国为家”才能“爱国如家”,在面对大是大非之际能够舍生取义,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这种深沉的家国之爱在齐鲁大地有深厚的积淀。

孔子主张“和为贵”,追求和谐、和顺、融和,在追求团结的同时尊重差异,至今仍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孟子则主张“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自励、自律、自强、自重的精神也成为齐鲁文化之魂,这是天地间的英雄正气,表现出大无畏的进取精神。

时至今日,齐鲁文化、齐鲁精神也在与时俱进,成为民众宝贵的精神食粮。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社会不免物欲横流,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激烈,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消极负面的文化糟粕。

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追寻内心的感受,对物质的追求让诗情画意淡漠成一缕烟,每个人好像都承受着巨大的、无形的压力,进而导致理想空虚、道德失落、价值感缺失。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拷问灵魂:生活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其中,只要你能静心于齐鲁文化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当年公孙丑曾问孟子:“何为浩然之气?”孟子告诉他:“至大至刚,配义与道”。

先哲的回答可谓言简意赅,但却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这种浩然之气正是人们所追求的价值与宁静,小到一个人的内省,大到家国格局的思考,都要建立在浩然之气上。

一个人讲求正义有德,才能获得他人的赞同和认可;一个国家正义有德,才能在国际社会中“必有邻”,齐鲁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而且有着明显的“重义轻利”特点,一个人必须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能够为集体利益牺牲小我,这种优秀的品质在齐鲁文化中处处可循。

有无私奉献、有勤劳进取、有百折不挠,齐鲁文化并非完全是“刚硬”的,她柔和的内蕴同样有着强大的力量。

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从他人角度换位思考的思维令人敬佩,能够设
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才能营造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关系,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落井下石,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信任,才能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

一旦社会被这种团结的力量所支撑,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是无往不利的,这样的思想也能让你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遇到问题不偏激、不冒进,能够以平和的方式化解矛盾,不失为一种难得的处世智慧。

我非常喜欢孟子的一句话:“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这是自我修养、即“养吾浩然之气”的先决条件。

人要有自己的坚强意志,不能自暴自弃,即使遇到再大的难题也要保持尊严和独立的人格,都要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

这是自我认知、自我调适、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动力。

从自己做起,脚踏实地,先扫一室后扫天下,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齐鲁文化中的务实精神,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才有泰山不让土壤的博大精深,才能将一己之力汇入历史的汪洋,衍生出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力量。

齐鲁文化的浩然正气还体现在“以德行仁”中,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意思是说有道德、施仁政才能有统一天下的力量,“德”与“仁”是儒家精神的两个重要支点,也是齐鲁文化的根脉之基。

大到“以德治国”,小到“以德治家”,处处离不开“有德、守德”,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规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所以,他才会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共振力量。

精神文化之所以能够撼动人心,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默契所在。

“以德
治国,以仁治世”,“仁爱”精神在齐鲁大地熠熠生辉,从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良爱”、墨子的“兼爱”,处处体现出齐鲁文化浑厚的爱人之心,这是一种济世为人的大爱,这种爱让齐鲁文化前来年本色不变、初心不改。

在这纷扰世间,沧海桑田不知有多少变故,唯一不变的是天地大道,齐鲁文化就像一面高高飘扬的大旗,以黄河为杆,以泰山为帜,撑起了源源不断的齐鲁文脉,也撑起亘古不变的天地正气,愿这一方浩然之气滋养天地,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迸发出新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