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中医护理路径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689 临床医学论文
中医护理路径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效果
及舒适度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路径对肛肠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xx年12月―20xx年3月收治的104例肛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予以中医护理路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疼痛评分、排便困难积分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SAS、SDS、VAS 评分分别为(37.17±3.33)分、(41.41±3.18)分、(3.63±0.91)分与对照组(42.03±3.32)分、(45.79±3.22)分、(4.92±1.04)分相比显著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大便干结(0.82±0.13)分、紧迫感(0.95±0.33)分、排便不尽(0.68±0.08)分与对照组(1.85±0.22)分、(1.53±0.22)分、(1.36±0.17)分相比显著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69%高于对照组23.07%(P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xx年12月―20xx年3月收治的104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4例肛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2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30∶22,年龄23~58岁,平均(37.69±3.42)岁;其中肛裂16例,肛瘘18例,肛周脓肿10例,混合痔8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31:21,年龄24~59岁,平均(37.93±3.51)岁;其中肛裂15例,肛瘘17例,肛周脓肿11例,混合痔9例。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均为手术治疗肛肠疾病者,可有效沟通,自愿进行研究;排除标准:智力障碍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不配合治疗或护理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基础护理,主要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饮食,对术后并发症予以对症处理等;研究组行中医护理路径护理,具体为:①成立中医护理小组,并对各类肛肠科疾病予以分析讨论,依据既往护理经验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不同疾病适用护理路径,对护理小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根据护理计划与制定路径实行护理措施;②术前对患者进行情志、生命体征评估,对其肛门皮肤、脓肿、裂口等情?r进行观察,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讲,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指导其术前注意事项,树立治疗信心;③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术前鼓励安慰患者,提高治疗配合度;术后对可能出现并发症情况进行介绍,指导相关注意事项,利用移情法、语言安慰法等方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机体应激反应;④为患者讲解中药特色,使用方法、目的及效果,术后辩证应用清热解毒中药进行熏蒸治疗以及耳穴疗法,帮助缓解疼痛,指导其正确用药;⑤予以饮食护理,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以理气活血、润燥凉血及清热利湿为主;定时检查引流、创口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训练。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及疼痛评分,其中心理状态采取SAS、SDS评分,得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疼痛采取VAS评
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比较两组排便困难积分,分成大便干结、紧迫感与排便不尽,0~4分,分数越高越严重;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主要有肛门坠胀、尿潴留、肛缘水肿等[2]。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疼痛评分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心理与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排便困难积分
两组护理前排便困难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69%高于对照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 3,P<0.05),见表3。

3 讨论
肛肠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为疼痛,其引发因素多为手术、并发症、排便与换药等,而疼痛会导致患者应激反应加剧、负面情绪增加,进而进一步加剧疼痛感,造成恶性循环[3-5]。

相关研究发现肛肠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中医护理路径方案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研究现就采取此护理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其后期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循证依据。

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心理与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护理前排便困难积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69%高于对照组23.07%;此次研究结果与王红[6]相似,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0.53±1.31)d较对照组(12.41±2.46)d显著短,护理满意度(98.8±2.31)%较对照组(94.5±3.62)%显著高;表明中医护理通过情志护理、按摩、中药熏洗等措施的实行,使患者不良情绪缓解、舒适度增加、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从而临床疗效提高,住院时间缩短。

传统基础护理大都按照已制定好护理
模式进行,从而临床护理过程缺乏针对性,患者预后情况与舒适度降低,临床满意度受到影响。

中医护理路径属于一种全新标准化护理模式,该护理方案的制定坚持将患者作为中心,通过各种临床资料的查询、既往护理方案的参照、患者病情评估等参考加强护理针对性、科学性,护理措施实行按照该护理路径进行,可减少不必要、重复护理操作,使护理具备预见性[7]。

此外,中医护理路径小组成员选用临床实践经验、专业知识较强人员,并予以技能培训,提升中医护理专业技能水平,从而使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中医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减轻陌生感;对患者讲解术前须知,从而使患者机体处于最佳手术状态[8]。

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手术治疗大致过程、术后并发症情况、中药特色等,可有效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情志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语言疏导、观看轻喜剧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使其术前紧张恐惧感与术后疼痛感减轻,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9]。

中医认为肛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引发主要原因为局部血气阻塞,“不通则痛”,而中医护理路径按照疾病不同,辩证实施耳穴按摩、穴位热敷、中药熏蒸等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口愈合,护理干预效果增加,患者预后增强[10]。

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
指导,叮嘱其多用润燥凉血及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食品;根据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提肛训练,加强术后机体恢复。

研究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对护理效果及预后作详细分析,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肛肠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路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减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