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女人8个“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不可怕,正确调理学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女人8个“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不可怕,正确调理学起来!
长痘了,内分泌失调;
掉头发,内分泌失调;
妇科疾病,内分泌失调;
脾气暴躁,内分泌失调;
大家天天说自己“内分泌失调”,
但是又有谁真正了解
“内分泌失调”是什么样的症状呢?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是一个系统,他并不是像心肝脾肺肾一样的单独存在,内分泌系统里包含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腺,以及分布在全身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这些器官、组织和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我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疾病等。
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这个平衡被打破,比如说激素过多或者是过少,或是各种激素比例失调那么就会造成人体的不适,就会出现各种临床的症状,也就成了大众口中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引发5种疾病
1 黄褐斑、妇科病
由于内分泌失调,28.2%的中青年女性出现面部黄褐斑、雀斑,27.5%~31%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2 儿童发育问题
儿童性早熟、矮小症等小儿内分泌疾病发病率正日益提高。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科最多见的疾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超11%,糖尿病患者约1.2亿人。
4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在我国发病人数超2亿。
5 不孕不育
高达10%~15%的不孕不育发生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
此外,目前内分泌疾病就诊人群和数量呈现出新特点。
内分泌疾病就诊人数陡增
无论是流行病学资料还是临床数据,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较几年前均有明显增加。
发病人群趋于年轻
年轻患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令人担忧。
特别是近40年来
由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我国内分泌疾病的发病率
甚至赶超国外
4个坏习惯干扰你的“内分泌”
>>>>
01 吃得太多太晚
人体激素白天分泌多,夜间分泌少。
如果晚餐吃得太多、吃太晚,会使原本处于低水平的消化相关激素升高,而后上传至下丘脑垂体,引发全身性内分泌失调。
长期持续这种晚餐形式,还会增加肥胖风险,易引发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
02 压力大
压力是造成激素紊乱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人体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身体会“提出抗议”。
压力大,会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正常功能和精子质量;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严重的会造成不孕。
>>>>
03 活动太少
过去人们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农耕种植会使身体感到疲惫,但规律的生活方式给了机体修复时间。
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身体活动远不如从前多,无形中增加了内分泌疾病的发病风险。
>>>>
04 睡眠不足
研究表明,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在内的多种慢性病均与睡眠有关。
每天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或超过10小时,其死亡率增加1.5~2倍。
睡眠不足与睡眠过多,均会通过心脏自主神经失衡、内分泌与代谢紊乱以及炎症状态的形成等影响健康。
“内分泌失调”应该如何调理呢?
1
饮食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吃清淡一些的东西。
如果属于气血亏的话,可以吃一些黑米、小枣、红小豆、银耳等补气血的食品,少吃凉的。
有内分泌紊乱的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口服:思妍金巢安,其中所含有的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不管你体内雌激素水平是偏低还是偏高,它都能起到双面调节的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平衡内分泌的作用。
同时专家建议,不管你是否进入30岁,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坚持喝,不仅可以帮助你有效的调节内分泌,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延缓更年期从而延缓衰老。
2
有氧运动提升身体能量至少要达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后每分钟心跳达130下的有氧运动才能有助于健康。
3
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生闷气。
减轻心理压力,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努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惊、怒、恐等一切不良精神刺激内分泌失调。
4
成年人应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要提高睡眠的质量,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在睡觉之前的2~3个小时内,进行20分钟左右的低强度锻炼,也可以在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
这些做法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