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初一上学期历史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E、铁锅
答案:E
解析: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铁锅不属于四大发明之列,因此正确答案是E。

2、在以下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是: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西周建立
D、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C
解析:西周时期,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形成了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封建制度,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因此正确答案是C。

3、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被考古资料佐证的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答案】B. 商朝【解析】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朝代。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证实了商朝的存在,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4、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的是哪一家的思想?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D. 墨家【解析】墨家学派由墨子创立,其主要思想包括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强调无差别地爱人以及反对不必要的战争,倡导简朴的生活方式。

5、题干: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哪个国家曾实行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韩国
答案:B
解析: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的,使秦国国力大增,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选项B楚国与题意不符,齐国、燕国和韩国虽然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没有实
行过商鞅变法,故正确答案为B。

6、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结果?
A.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B. 提高了官员素质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促进了文化交流
答案:A
解析:唐朝实行科举制度,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并促进了文化交流。

选项A提到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虽然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但这并不是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故A项不是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结果。

正确答案为A。

7、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半坡居民的生活
B. 夏朝的建立
C. 商朝的青铜器
D. 西周的分封制【答案】B 【解析】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其他选项虽然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直接作为国家产生的标志。

8、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增强军事力量
B. 推行儒家思想
C. 扩大商业贸易
D.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 【解析】商鞅在秦国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势力,统一法令,以便更好地控制国家,并间接增强了军事力量。

虽然改革也涉及了军事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但其核心目标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A. 商汤灭夏
B. 周武王伐纣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答案:A
解析:商汤灭夏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夏朝结束,商朝开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因此也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其他选项虽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但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始标志。

周武王伐纣结束商朝,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期,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0、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A. 孔子
B. 荀子
C. 汉武帝
D. 董仲舒
答案:D
解析: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汉武帝是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的皇帝,但并非提出建议的人。

因此,正确答案是D。

11、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夏朝的建立
B. 商朝的建立
C. 周朝的建立
D. 秦朝的统一
【答案】A. 夏朝的建立【解析】根据历史记载,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12、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个时期?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答案】C. 战国【解析】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它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为其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不同体例。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力,记录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下面是《史记》中的一段记载:
“秦王政十年,吕不韦为相,王翦为将,率师伐赵,取平阳、新城。

翦以赵国富强,
恐难取胜,乃分兵为三,以疲赵师。

赵王迁以李牧为将,与秦军战于宜安,李牧大破秦军,斩杀秦将白起。

秦王政怒,增兵十万,命王翦再伐赵。

王翦乃深沟高垒,坚壁不出,赵师数挑战,终不敢战。

王翦以持久战疲惫赵师,终于攻克邯郸,灭赵。


请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要介绍《史记》的作者和这部史书的性质。

2、根据材料,描述王翦在伐赵过程中的战术策略。

3、材料中提到的“李牧”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贡献?
答案:
1、《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这部史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王翦在伐赵过程中采取了分兵为三、以疲赵师的战术策略,并且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以持久战疲惫赵师。

3、材料中提到的“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

他在历史上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在宜安之战中大破秦军,对赵国的国防有着重要贡献。

第二题
材料: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变的开始。

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频繁征战,思想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中,秦国通过一系列改革,如商鞅变法,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秦朝。

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以及文字等,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战国时期的特点。

(5分)
答案:战国时期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诸侯争霸、思想活跃、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

2、材料中提到的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请至少列举三项。

(9分)
答案: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统一度量衡,使各地的贸易更加便利;统一货币,便于经济交流;统一文字,即小篆,以消除文字上的差异,便于政令的传达与文化的传播。

第三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他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在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材料三:秦朝虽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但由于暴政和徭役过重,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哪些官职?这些官职分别负责什么?
答案: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根据材料三,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暴政和徭役过重,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第四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一处洞穴里生活着一群古人类——北京人。

他们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能够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初始阶段,即夏朝时期。

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世袭制朝代,其建立者是禹的儿子启,他继承了父亲的位置,结束了禅让制,开创了家天下的局面。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变革期,铁器的使用与牛耕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同时,这也是一个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诸如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请说明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所处的时间段。

答案:
1、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他们懂得使用天然火,制造并使用粗糙的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2、根据材料二,请简述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建立的背景。

答案:
2、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世袭制朝代,标志着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初始阶段。

它由禹的儿子启建立,在此之前实行的是禅让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答案:
3、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

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还激发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就是所要求的非选择题部分的一个大题,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