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苏珊的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苏珊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像的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能变成好事。
”这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坏。
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识字卡片、苏珊的画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大画家齐白石的画和一张大画家徐悲鸿的《八骏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画画,看,她画的漂亮吗?(出示苏珊的画)说起这张画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咱们快读读课文吧。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小红花作为奖励。
3、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三、尝试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了,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四、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设疑: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有关的句子。
(1)爸爸走过来仔细看了看,说:“孩子,别哭了……”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爸爸?
(2)读一读第五段爸爸的话,想一想?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爸爸的话是亲切和善的,苏珊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教师指导。
五、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苏珊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创设情境,领悟道理。
(1)教师投影出示:
①小明很爱打篮球,他最心爱的篮球玩坏了,妈妈让他扔掉,免得占地方,可他舍不得。
你有什么办法帮帮他吗?
②夏天到了,小虎头发长了去理发,可是理发时,由于他不小心一动,理发师用电推字给他的一块头发剃光了,你说怎么办?
③王一在做一个小人纸偶时,不小心将小人的肚子上扎了一个洞,你如何帮他补救?
④小蓝在画一张大山图时流鼻血了,血滴在空白处,糟糕!怎么办才好?
(2)请学生在上面四件“坏事”中任选一件或多件帮忙补救,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想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中、讨论中更好地领悟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并由课文拓展到了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
六、全课小结: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小黑板出示,学生齐读,感悟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