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
B.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较单薄。
下列关于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3.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4.地理环境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水热条件好,种植棉花、甜菜
B.一年两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广,发展了畜牧业
D.湖面较宽,水产业较发达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地区工商业发达的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B.紧靠海洋,用水方便
C.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D.海陆交通十分方便
6.B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
C.水田集中连片
D.温暖时期较长
7.图示地区所临海洋是( )
A.黄海与渤海
B.东海
C.黄海与东海
D.南海
8.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9.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③水稻种植业④重工业基地⑤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山脉②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第二、三级阶梯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暖温带与寒温带的分界线
11.图中③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麦
D.冬小麦
12.制约图中③处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热
1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
14.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功能( )
A.查询检索 B.资源调查 C.灾害监测 D.空间定位
15.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地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16.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17.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B.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大致以4000米等高线为界
C.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D.秦岭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8.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垂直高度的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19.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
20.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是
A.东部优于中、西部 B.中部优于东、西部
C.西部优于东部和中部 D.三个经济地带差异不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图,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区域C为_____区,D为_____
区。
在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_____
山,_____山。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______区,
AB间以_____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A与C相邻处的温度带属于______带,B
与C相邻处的干湿地区属______区。
(3)从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______
业为主变为以______业为主。
16.图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你比较这两个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自然环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较:(4分)
①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
③气候________________;④矿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方面的比较:(8分)
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
当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
农业结构
交通
城市化水平
23、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高、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受到的是_____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请你列出其南北至少五个方面的差异(10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C D D C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D C B C A B A 二.综合题
如气候类型不同,注意寻找气温或降水的共同点。
农业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比重,其中基础部门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交通条件的对比要注意分析主要交通方式发展的差异。
答案:(1)地理位置:都位于中纬度地带,都临近海洋(都位于国土的东北部) 地形:都以平原为主气候:大陆性气候都较强(或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矿产:都有丰富的煤和铁矿资源
(2)
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
再生阶段转型阶段
以畜牧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
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都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内河水运不发达
高低
23.(1)飞机航空摄影高; (2)地面反射或辐射电磁波地面接受太阳辐射或大气散射的光能产生地面辐射;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中其反射或产生的辐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况别
11我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