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种植业比例----+---
林业比例-+·-+···
牧业比例++++-+-··+
渔业比例+++++++·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越大。

1.下列关于表格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变化幅度由南向北增大B.种植业比例都呈下降趋势
C.林业比例的变化对农业结构变化率的影响最小
D.导致牧业比例上升的原因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大力发展
2.导致东部地区各省市种植业、牧业及渔业比例发生明显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B.科技C.气候D.市场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4.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环境D.丁地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读下表,回答5~6题。

行业类型总体北京上海广东
农林牧副渔
制造业
交通仓储邮电通信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娱乐
建筑及房地产
地矿及水电开发供应
信息金融科技咨询服务
社会服务
文教卫体社会福利
党政军社会团体
其他行业
合计
地理单元达标
必修三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编辑:管恩友
校对:杨信祥
5. 表中数据表明三地区中( )。

A.上海商品贸易活动最频繁B.广东水能开发程度最高
C.北京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水平最低
D.广东城市化进程最快
6.三地区在职工作者中,从事制造业比
重最大的是上海,原因是( )。

A.上海机械产品出口量大,需要的劳动
力数量大B.上海制造业发达、部门齐全,
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
C.上海制造业以劳动力导向型为主,需
要的劳动力数量大
D.上海制造业的收入高于北京和广
东,对劳动力更具有吸引力
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
积×100%。

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福建复种指数偏低的最主要
因素是( )。

A.地形B.海陆位置
C.经济发展水平D.纬度
8.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B.农业结构的调整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全球气候变暖
(2013·重庆调研)下面图甲、图乙所示为我国两个盆地。

读图完成9~11题。

9.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10.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
11.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
(2010·福建文综)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

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完成12~13
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他合计占总面积比例(%) 17 12 32 18 21 100
12.
A.甲B.乙C.丙D.丁
13.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
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
涂→旱地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
草地→旱地→滩涂
(2013·苏北四市调研)下图是我国东部某
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15.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2010·福建文综)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完成16-17题
16.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17.应用GI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
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
读“非洲部分地区图”,完成第18题。

18.2013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变化。

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3·湖南四市联考)在太平洋海域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海上测控通信任务的远望号测量船,2011年11月17日圆满完成了为期17天对“神舟八号”飞船的跟踪、测控任务。

据此完成第19题。

19.远望号测量船准确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并
及时发现、稳定跟踪测控目标,主要应用( )。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与
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与数字地球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
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
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
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依据图文资料,
完成20~21题。

20.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21.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
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
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
动人口数量
(2013·杭州一模)2012年3月7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动。

“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千米产地。

据此完成22~23题。

22.对“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168平方千米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性C.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特色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
23.快速地估计2012年西湖春茶的产量,应采用的
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RS+GPS
C.RS+GIS D.GIS+GPS
汶川大地震后,震区灾后重建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
的焦点。

下图是北川新县城城区规划示意图,据图
完成24~25题。

24.该规划图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实地勘测技术
25.因北川县城位于山区,5·12地震的发生使县城周围的山体变得不太稳定,易发生滑坡灾害,要密切关注,这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实地勘测技术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分)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耕地类型
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

试分析其原因。

27.山东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
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

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

近年来,
枣庄的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
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
新,现为全国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


此及下图回答问题。

(20分)
(1)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
(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

”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
(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28.(2012·海口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2012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岛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水源B.热量光照
C.降水热量D.热量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__,新疆还有________。

(3)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4)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必修三第一章单元大标题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第1题,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
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四个省区林业比例的变化
是稳定的,因此林业比例的变化对农业结构变化率
的影响最小。

故选C。

第2题,市场是影响农业生
产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区域边界轮廓
特征、河流特征,可以判断四个区域的名称。

从左
到右依次是:三江平原、山东半岛(乙处为黄淮海平原)、浙江南部、珠江三角洲。

甲地纬度高,冬季漫长;乙地属大陆性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
大;丙、丁两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湿润。

第4题,甲地应保护好沼泽等湿地;乙地的黄淮海平原农垦历史悠久,缺少宜农荒地,发展方向应是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并改造中低产田;丙地地处浙闽丘陵,应该发展立体农业,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丁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解析] 第5题,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上海市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娱乐的在职工作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要高于广东省和北京市,说明上海商品贸易活动最频繁。

故选A。

第6题,上海所处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制造业发达、部门齐全,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

故选B。

答案[解析] 第7题,在图示三省市中,福建的纬度最低,如果考虑纬度位置,福建的复种指数应该是最高的;复种指数主要受热量因素的影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小;图示三省、市都靠近海洋,海陆位置的差异小;福建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武夷山)、丘陵(浙闽丘陵)地区,海拔较高,热量相对不足,导致复种指数较低,故选A。

第8题,读图可知,上海的复种指数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气候变暖都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能改善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扩大市场范围,但对复种指数无影响。

故选B。

答案[解析] 第9题,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第10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11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

答案[解析] 第9题,根据各图的经纬网可知,图中所示的四个三角洲分别是尼罗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由题目提供的资料可知,该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盐荒地,因此最有可能是黄河三角洲。

第10题,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最先形成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滩涂,进一步发展则成为盐荒地,盐荒地经过脱盐改良后才能成为耕地,因此,其发展趋势是滩涂→盐荒地→旱地。

答案[解析] 第14题,对比阶段Ⅰ到阶段Ⅲ的三幅图可知,阶段Ⅲ相比阶段Ⅰ,村庄的数量增大,且出现了小城镇,由此可知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第15题,读图可知,从阶段Ⅲ到阶段Ⅳ,耕地的面积减小,林地、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

随着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直接需求量有所减小,而对花卉的需求量在增大,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及美化环境,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使得花卉和绿化树的面积增大。

答案16.C 17.A 【解析】第16题,考查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

由于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使得大量人口向东部、南部地区迁移导致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密集。

所以选C。

第17题,通过审题可知,要应用GIS技术在图甲基础上制作图乙2000年的人口增长率,关键是要知道2000年的人口增长率为2000年增加的人口数占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的比重。

答案【解析】评估灾害损失需要用到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9. A 【解析】远望号测量船准确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需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及时发现、稳定跟踪测控目标,需借助遥感技术,此处只是捕捉信息,没有分析与计算,因此不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解析】第20题,农民利用RS技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利用该系统把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

第21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由不同的图层构成,而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属于统计学范畴,因此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

答案【解析】第22题,西湖龙井茶的产地界线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第23题,对春茶产量的估计需要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答案【解析】第24题,规划该图要在计算机房内进行,为空间图层,所以选地理信息系统。

第25题,在地面上安装GPS接收机,观察不同时间其经度、纬度、高度的变化,可以掌握地层的细微变化,遥感可以观察大面积的变化,但细微的变化看不出来。

26.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方差异。

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第(2)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

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

第(3)题,核电站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有关。

26.答案(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水位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

(2)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3)
建设可最大限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而黄河三角洲本区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

27.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初期兴起、成长发展、鼎盛衰落、转型再生等阶段。

(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偏大;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

(3)继续发挥原有的建材、电力、化工、纺织等产业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工艺,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搞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28.【解析】
28.答案(1)B
(2)海洋运输管道运输
(3)海南:中部高,四周低;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

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

(4)海南:依托海域广阔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建设能源基地;利用邻国多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