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作业设计方案(第一
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美术活动,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历史背景调研:学生需在家长的协助下,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资料,包括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艺术价值等,并整理成简要的文字介绍。

2. 创作构思: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构思一幅以秦兵马俑为主题的创作画。

要求主题突出,构图合理,色彩鲜明。

3. 绘画实践:学生使用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等),将构思转化为具体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需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和细节的刻画。

4. 制作展示板:学生用剪纸、贴画等手工制作方式,制作一个展示板,将文字介绍和绘画作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展示作品。

三、作业要求
1. 历史背景调研:文字介绍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能够准确反映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创作构思:主题明确,构图合理,能够体现学生对秦兵马俑的理解和感受。

3. 绘画实践:画面布局合理,色彩鲜明,细节刻画到位。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制作展示板:展示板制作需精美,文字和图片的排版要合理,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本课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历史背景调研的准确性、创作构思的新颖性、绘画实践的技巧性和展示板的制作质量等方面。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 反馈与指导: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将作品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仔细审阅,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2.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要求和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3. 教师可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热情。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增强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秦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2. 提升学生的美术绘画和制作技能,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现秦兵马俑的艺术特征。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珍惜和保护国宝。

二、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为创作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相关的主题绘画或手工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
1. 绘画部分:
学生需自行设计一张关于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绘画作品。

主题需体现秦朝的文化特征和兵马俑的规模、工艺水平等元素。

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展示所了解的历史风貌,表现自己的创作想象力。

2. 手工作品部分:
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制作一个小型的秦兵马俑模型或用各种材料拼贴一幅有关秦文化的场景图。

材料可以包括纸张、纸盒、粘土、布料等,鼓励学生在创作中体现创意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作业要求
1. 绘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主题突出,色彩运用得当,能够反映出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特色。

2. 手工作品需体现秦朝的建筑风格和兵马俑的形态特征,细节处理要到位,能够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审美。

3. 无论绘画还是手工作品,均需在作品背面简述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历史认识和艺术感受。

4. 作品需保持整洁,不得有乱涂乱画等不良现象。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作品的主题是否突出、构图是否合理、色彩运用是否得当、细节处理是否到位、创意和动手能力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既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也要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3. 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记入平时成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作业反馈
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3. 对于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展示并鼓励其在学校或社区的展览中展示,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