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一机集团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机一中2013-12-30——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生活理性 君子之道
“君子”又次之。
《论语》中有关君子品格的表述在许多方面与圣人、仁人不同。
首先,君子的形象总是文雅的,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需要借助外在的形象获得他人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同;而仁人志士并不一定讲究这一点,他们直接透显内在的生命情怀,以质朴博大的精神打动人,形象如何无关紧要。
君子一般也是博学、有才艺的,讲究礼仪规范。
这些也与仁人志士不同,仁人志士以其道德精神和无畏牺牲来贡献社会,知识渊博与否、才艺有否是次要的。
而且,他们还往往姿态狂放,不拘束于礼仪规范。
在社会上为人做事,君子与仁人的道德表现也有差异。
他们都要求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但是君子的友情和孝敬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仁人志士为民族社会的大业可以忽略这一点。
君子所敬的主要是职业事务,仁人志士所敬的则是大事业,他们因为大事业可以不安心具体事务。
同样是为政,君子也侧重在行政事务上的诚勉,而仁人志士的精神更多表现在国家政治领域。
显然,从《论语》语录看,孔子对于君子与仁人的境界差别有明确的阐述。
他反复强调这一点,应当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那些圣人,实现了内圣外王,是历史道德的符号,高不可攀。
仁人无私无畏的境界,也是现实社会中绝少数人才可能做到的。
而君子,则社会上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所以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倡导君子修养的目的,就是为普通人建立人生的坐标,为全社会设置一个普遍可行的价值原则。
新时代的人文社会建设,也需要教育培养人,但是以什么样的道德境界为目标,社会成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素质,这些问题值得再探讨。
实践证明,标准过高,要求绝大多数人超越人类社会道德实践的可能性,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论语》的思想给予我们启示:在全社会可以广泛宣传、个人可以普遍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有关爱他人及社会的仁德之心,也有个人的欲求,有价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
1.下列有关“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是孔子所讲的人生修养中的三种境界之一,和“圣人”、“仁人”相比,“君子”的道德境界最低。
B.“君子”也能像“仁人”那样具有道德信仰,恪守人生信条,但君子的道德还没有达到为信仰而不计私利的境界。
C.君子的形象总是文雅的,他们在社会上为人更着眼于日常生活,做事更安心于具体事务。
D.君子是在礼仪活动中表达对人的关爱,仁与礼相配相合,所以他们跟现实更近些。
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有至高的政治地位,道德圆满,功业辉煌,但他们只是历史道德的符号,高不可攀。
B.仁人志士直接透显内在的生命情怀,以质朴博大的精神打动人,他们都不讲究外在的形象。
C.仁人虽然没有赫赫的文功武治,但是他们无私无畏的境界是现实社会中绝少数人才可能做到的。
D.仁人志士往往姿态狂放,不拘束于礼仪规范,而君子一般是博学、有才艺的,讲究礼仪规范。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君子和仁人都要求具备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等方面的素养,而仁人志士为民族社会的大业可以忽略这一点。
B.在《论语》中,君子在形象、才艺和为人做事等方面与仁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C.有关爱他人及社会的仁德之心,也有个人的欲求,有价值信仰,也有生活理性的君子之道,可以作为新时代人们普遍追求的道德境界的目标。
D.孔子倡导君子修养,应当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是为全社会设置一个普遍可行的价值原则。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7、翻译句子
(1)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向死者赠衣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曰 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四、诗歌鉴赏(共22分)
(一)(11分)
平 凉①
[明]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唯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平凉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对比映衬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此诗的前四句写晋军破吴是如何对比的?其作用如何?15.有人评“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极佳,请问这句好在哪里?B.C.在传达上级文件的会议上,与会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D.中伊两国石油公司领导人正式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石油进出口合同,双方都表示,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都将信守这一君子协定。
A.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C.美联社报道说,2500多名专家历时6年撰写的这份获得了一致通过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全球升温后果作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科学阐述。
D.
七、作文(60分)
2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古来历朝历代特别重视节俭。
但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现代社会,消费可以刺激社会发展。
节俭和消费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呢?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除诗歌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