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二中—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二历史模拟试题 人教版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高淳二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模拟试卷
08.1.11
历史
命题人:江小福审核人:王益平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为天下人谋永福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要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清朝统治腐败
C、中英禁烟使英商遭受巨大损失
D、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3、火烧圆明园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中法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4、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称王
C、定都天京
D、青浦大捷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6、左宗棠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贡献是()
A、领导了禁烟运动
B、收复了伊犁
C、收复了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参加了反收割台斗争
7、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是()
A、前线将领指挥不当
B、士气低落、厌战
C、日军实力过于强大
D、李鸿章推行避战自保方针
8、19世纪末刺激列强瓜分中国事件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黄埔条约》
9、香港的中学生想查阅香港与祖国大陆分聚离合历史文献,他首先应该翻阅的文献资料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黄埔条约》
10、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强迫清政府下台
C、强占租借地
D、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
11、有关部门要建立一座现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纪念馆,可以进入陈列室的人物有()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左宗棠④李鸿章⑤邓世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12、19世纪中后期,面对外侮,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其中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洋务运动
B、慈禧垂帘听政
C、百日维新
D、左宗棠收复新疆
13、对新文化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
C、是我国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4、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下列法令你最赞同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训练新式军队
15、戊戌变法失败说明()
A、地主阶级抵抗派无法实现救国愿望
B、农民阶级无法挽救中国近代沉沦命运
C、洋务运动无法使中国赶上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D、资产阶级改良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16、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A、北洋军阀
B、封建迷信思想
C、帝国主义
D、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17、下列事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义和团运动③洋务运动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它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19、孙中山曾自称“洪秀全第二”,二人思想共同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武装推翻清政府
D、修改不平等条约
2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的性质是()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2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标志土地革命时期到来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之路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23、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的资产阶级民主相比,突出的新特点是()
A、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B、采取武装斗争形式
C、群众基础的扩大
D、基本上取得胜利
24、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的转移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25、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致使当时东北人民处境悲惨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忙于北伐战争
B、中国的武器落后
C、蒋介石实行不抵抗
D、中国人民不愿抗日
26、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美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企图
C、基于国民党亲英美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27、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
A、破坏敌人的交通战,摧毁日伪军据点
B、粉碎日军的三光政策
C、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D、进行大反攻
28、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是()
A、歼灭国民党主力
B、转入战略反攻
C、配合东北战场进行辽沈战役
D、歼灭所有反动派解放全国
29、科举制建立和废除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明朝、清朝
30、鸦片战争后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A、《新青年》
B、《沪报》
C、《申报》
D、《时务报》
二、非选择题(计30分)
31、时光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去了沈阳,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7年底你来到了南京,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了延安……你怀着一颗爱国心,用你的笑和中国人民共呼吸,共抗争。
请回答:
(1)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你在以上五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条。
(5分)(2)时光飞逝,当你在晚年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你想对日本新一代的中学生说些什么?(4分)
32、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很薄弱,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灰、洋钉。
请回答:
(1)从材料中看出,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2)为挽回中国的利益,号召实业救国的实业家是谁?(2分)他有一个什么称号?(2分)(3)他有没有改变近代民族工业的状况?(1分)原因是什么?(2分)
33、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材料二: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指中央哪几次会议?(6分)
(2)这三次会议分别有哪些意义?(6分)
初二历史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⑴① 1932年,东北三省沦陷。
② 1936年,西安事变。
③ 1937年,南京大屠杀。
④ 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⑤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⑵通过向他们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他们了解日本侵华的真实历史,为中日正常友好往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32⑴从材料中看,总体上中国近代工业很薄弱,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⑵张謇,状元实业家。
⑶没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生存,要改变落后状况,必须推翻这三座大山。
33、⑴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⑵中共“一大” 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初二历史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⑴① 1932年,东北三省沦陷。
② 1936年,西安事变。
③ 1937年,南京大屠杀。
④ 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⑤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
⑵通过向他们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他们了解日本侵华的真实历史,为中日正常友好往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32⑴从材料中看,总体上中国近代工业很薄弱,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⑵张謇,状元实业家。
⑶没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生存,要改变落后状况,必须推翻这三座大山。
33、⑴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⑵中共“一大” 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